第1篇:中医气血与脑电能量关系的探讨
为了探讨中医气血与脑电能量的关系,本文应用日本产CF-500型双通道信号分析仪,对比分析了不寐症辨证分型与成年健康人;健康老年人与健康成年人;60岁以上脑卒中患者与健康老年人各组脑电功率谱的峰值频率、峰值频率的能量、峰值频率的相关系数、脑电功率谱的总能量等项指标。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检查对象:不寐I组(中医属劳倦思虑太过,以致气血不足)共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为18~54岁,平均年龄为34.1岁。
检查前均停服一切药物3天以上。诊断标准参考神经症临床工作诊断标准(中华神经杂志1985:10)。
不寐n组:(中医属邪火扰动心神)共18例,男4例,女14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40.5岁。检查前均停服一切药物3天以上。
诊断参考标准同上。
脑卒中组:共28例,男20例,女8例,为我院神经科1985年5月?1986年1月临床明确诊断为脑卒中患者;年龄为60?77岁,平均为64.8岁。自发病到记录脑电日期最短1个月,最长3个月,其中大部分病例经“CT”检查证实。
健康老年组:共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为60?81岁,平均年龄65.5岁,身体健康,无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健康成人组:共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为17?58岁,平均年龄38.8岁。身体健康,无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2脑电记录条件:电极位置按照国际脑电学会标准,以单导记录左、右中央区(Cs、C4)电位,经脑电仪输出并由磁记录器记录。
3信号分析:实验用CF-500型双通道信号分析仪,频率分辨率为0.125Hz,最大分析频率为50Hz,参考电压IV。分析了上述导联脑电的功率谱、相关函数,为了反映功率谱所代表的能量,将功率谱进行了1/3倍频程分析,并将各1/3倍频程累加。在以上信号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下述参量进行了对比分析。
1.峰值频率:即在功率谱上,能量处在峰值时的频率。
2.峰值频率的能量:即在能量最高点对于参考电压IV的dB数。
3.峰值频率的相关系数:即在峰值频率时两侧脑电相同频率的相干系数。
4.脑电率谱的总能量|用1/3倍频程倍号处理后得到14个累积的能量值,再把以上14个数值进行累加得到总能量。
二、结果
1不寐组与健康成人组比较:按有邪与无邪的虚实原则,不寐I组属虚,不寐n组属频值频率的相关系数、脑电功率谱的总能量结果比较。
讨论本研究通过对不寐、脑卒中恢复期、健康老年人、健康成年人共116例脑电能量的分析,发现脑电能量的改变与中医气血的变化有明显的一致性。如同时不寐,因气血耗伤所致组脑电的能量显着低于健康组,因情志不遂邪火扰动心神组没有这样的改变。健康老年组脑电能量显着低于健康成人组,是由于老年人气血已衰的缘故。而老年脑卒中患者脑电的能量显着高于健康老年组,这正符合了“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的论述。
“气者,人之根本”,“神者,?气血所生”。脑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而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脑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15%。因而气血的状况直接影响着脑的功能,反之脑的功能状况也表现出人体气血的变化。气血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要理论,用脑电能量的变化来观察人体气血的状况,可能会为气血理论研究及补气药物的观察提供客观的指标。
作者: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贾敏周绍华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浦京遂李盈忠
第2篇:探讨如何运用中医气血理论防治缺血性脑卒
中医学认为气与血是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运动的两大根本性物质,气血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其中又以急性脑血管疾病多见。急性脑血管疾病在中医学中又称中风,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疾病,是我国城市居民死因的首位,其死亡率高于心血管疾病及癌症,也是成年人致残的最主要原因,带来了极重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而其中又以缺血性中风病最为多见。本文就中医学中气血理论与缺血性中风之间的联系,来探讨如何运用气血理论来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防治。
1中医气血理论的涵义
中医学对气血的阐述最早见于《内经》,在《素问?调经论》就明确提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正平,长有天命。”指出气与血是组成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础的物质《灵枢》:“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难经》“血主濡之。”气与血,均是通过脾胃运化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在人体内经过五脏六腑的运化而生成的。气的温煦与推动作用,血的滋润与濡养作用,对人体五脏六腑与形体官窍的正常生理功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素问?调经论》还指出:“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认为气血不和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治疗上以调和气血为基本治则;从而初步建立起气血理论及论治方法。
南宋医家杨土瀛在其所着《仁斋直指方》提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滑则血滑,气塞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通,血有一息之不行’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气血之间在生理上与病理上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对气血理论的完善,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其《医林改错·气血合脉说》指出:“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在《内经》》气血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气血失调是外感内伤一切疾病发生的基础;并且强调“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能使周身的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通而血活,何患疾病不除”。重视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运用气血理论,通过调理气机来推动血液的运行;并首次提出了用补气活血法治疗脑卒中;对气血理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中医气血理论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2.1气血理论与脑的关系在中医学中认为气与血是脑生长发育和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而《灵枢?经脉》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虽蛰藏着受之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同时也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而五脏六腑之精多为后天之精,是由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所构成,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精、肾精、水谷精微、气血津液是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中,气是生命之源,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其中元气是由肾精所化,是人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可激发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而肾精对脑髓的生成和充满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津液也是血液的组成部分,营气与津液同行脉中,从而形成了血液;因此气血是化生脑髓的重要源泉4,是脑生长发育和维持其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医林改错?脑髓说》指出“灵性记忆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同时脑为元神之府,而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脑必须在气血的濡养下才能产生“神”,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提出“血气者,人之神”;同时在《素问?六节藏象论》》也提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大脑必须通过气血的温煦、濡养,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2.2缺血性中风发病的病因病机中医学对中风的病因病机早有论述,其作为中医“风、痨、臌、膈”四大难病之首,历代医家都重视对中风病的研究。虽无病名,但有关中风的记载,最早见于讷经》,诸如偏枯、偏风、大厥、薄厥、煎厥、卜击等。“中风”的名称最早记载是在东汉张仲景所着的《伤寒杂病论》中,“中”和“风”结合能形象的说明了本病发病临床特点,即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言语蹇涩,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喁僻不遂等为主要表现,从此以后“中风”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而存在。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和治疗,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自唐宋以来,关于中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转折,认为“虚、瘀、痰、气、血”是中风病发生的重要病因病机,尤其是气与血。
在缺血性中风病中,气之化生不足和/或消耗太多,可致气推动无力,血行迟缓,形成血瘀,瘀滞于脑脉,脉失所养,蒙蔽清窍,可见突然昏仆、半身不遂之症;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气虚身中卒中,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指出元气亏虚,导致中风发病,经脉的气血不通,脉道瘀阻病变。而清代医家在前世医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气血亏虚、血脉痹阻,肢体失养是发生中风的关键的原因,如清.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明确提出“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指出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是由于“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创立元气亏损是半身不遂本源的学说,并创立方药补阳还五汤,通过其益气活血通络的功效来治疗中风病的半身不遂,现在临床上仍然使用。
3中医气血理论在缺血性中风病治疗中的运用
通过上述对气血与脑关系的分析,结合中风病发病的病因病机及中风病长期临床实践,认为“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病主要病机特点6;其治疗核心环节是益气活血。而“益气活血”法,通过补气以推动血液的运行,活血以加强气血在全身的分布,进而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7,是以“气为血之帅’“气能行血,气能生血’“血能载气”等气血相关理论的具体应用。而作为益气活血治法的代表方脑络欣通,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对改善缺血性中风病有显着的临床疗效,其组方主要是由补气药与活血药等组成,具体方药为黄芪、红花、三七、当归、天麻等,具有益气活血通络的功效;针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病机特点,通过补气促进血液在脉管中的运行8,进而促进大脑的血液运行,有利于大脑功能的恢复;是中医学理法方药在临床实践运用的具体体现。以及以补为通(益气扶正以帅血),以通助补(活血通脉以复旧、载气),益气和活血交互作用、彼此协同的过程9,它能够改善脑供血,改善血液流变性,调整血栓素(TAX2)及前列腺素(的动态平衡,调节神经递质及细胞因子,抗神经元凋亡,对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对气血与脑关系的分析,气血是形成脑髓的根本性物质,是人之脑髓得以不断地生长发育及维持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两者在生理是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进一步地认识到“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发病机制,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在治则上重在调理气血,通过以益气活血为主要治疗方法;从而更好的为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服务。
作者:宋袓荣1胡建鹏2(1.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88;2.安徽中医药大学省部共建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