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探讨中医阴阳学说中老子思想的影响
中国医药学诞生在3000多年以前,并且不断的充实和发展,逐步形成其特有的理论思想体系,其理论构建立足于中国古典哲学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汲取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成果,广泛地研究了生命的起源、人与自然、疾病的发生和防治等问题,在医学领域里建立起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一阴阳、五行、经络、藏象、气血津液等学说,其中的阴阳学说是整个中医药理论的核心。中医运用阴阳学说认识自然现象变化法则、药物饮食气味厚薄、人体生理功能,脏腑病理,指导人们祛病强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把阴视为生理上的物质内容,而将阳视为内在的物质运动的表现,两者相依相辅,构成完整的生命。其中人体内的每一具体单位既与五行相比附,也同时具有阴阳的不同属性。中医强调“阴平阳秘”,认为人体阴阳平衡才是健康,视阴阳失调为疾病的表现,而治病的方法正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通过调整阴阳,补偏救弊,达到阴阳平衡的目标即可。由此可见阴阳学说在中医思想理论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医在其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哲学的朴素唯物主义,对中医阴阳理论的形成影响极大,除了《易经》以外,老子将“阴阳”概念上升为哲学范畴来反映世界万物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这对中医阴阳学说的形成也是有影响的,但经过笔者对相关文献的搜寻发现这方面的论述并不多,为了寻根究源,以更好的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传统文化,探析老子思想对中医阴阳学说形成影响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阴阳学说起初属于中国古典哲学的范畴,是华夏民族用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认识论,在先秦道家的思想体系中占有很大的地位,数千年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先秦道家“气”的概念和“阴阳”的概念共铸一炉,融入医学,促使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从而产生了中医学理论巨著《黄帝内经》。而《黄帝内经》又发展了先秦道家的思想,把充满了朴素辩证法的阴阳学说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广泛应用于医学各领域,成为中医学的理论支柱之一,极大地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其中老子思想对中医阴阳学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1老子思想对中医归纳阴阳属性的影响
阴阳作为哲学概念,最早见于《易经》。《易经》用八卦的符号来表示事物的两种相互对立的概念:“一一”表示阴,“一”表示阳,《易经。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显然,《易经》把阴阳赋予了哲学概念,它把八种常见的自然物,配以阴阳而成八卦。随着阴阳认识的不断深入,逐步又形成阴阳学说。在阴阳学说形成的过程中,先秦道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老子首先明确提出阴阳属性普遍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他通过研究自然、社会、人事现象,发现事物都有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他列举了有无、难易、高下、前后、长短、进退、美丑、生死、刚柔、祸福、损益、贵贱、动静、攻守、正奇等诸对范畴,说明对立面不是某个领域的特殊现象,而是贯穿各个领域、各方面的普遍现象,并将对立面抽象为阴和阳的普遍命题,以阴阳“二气,’的和谐作为万物得以存在的根据,“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12”从而使阴阳概念获得了本体意义。同时又强调对立双方是相互依存,互为存在为前提的,“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而中医也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无不包含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成与败,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等。阴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统一是对立的结果,没有对立也就没有统一,没有相反也就没有相成。如果这种相互依存关遭到破坏,便会导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甚而“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机体也就死亡了。这正是从人体医学上对“天下之所恶,唯孤、寡”的最好注解。由此可见二者对阴阳属性的认识如同一辙。
2阴阳互根互用和消长转化是道的体现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道”在老子哲学中作为最高范畴,主要是指形成世界万物的本原和构成世界万物的本体以及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2”阐述了先秦道家对宇宙生成的看法。“道”首先形成一个阴阳未分的“原始统一体”,这个阴阳未分的混沌宇宙(原始统一体)就叫“一”,这就是所谓的“道生一”。“原始统一体”接着发生的阴阳剖判或分阴分阳就是所谓的“一生二”。阴阳既分,随即就以阴阳互根的方式形成无数“新的阴阳统一体”,其中的“三”就是指由阴阳对立统一而构成的“新的阴阳统一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而正是由于“新的阴阳统一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才形成了丰富多姿的世界万物,这就是所谓的“三生万物”,这其中就包含事物阴阳的消长转化。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内经》称之为“阴平阳秘”,即取得了动态平衡。如果这种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即形成疾病。阴阳相互制约的过程就是相互消长的过程,没有消长也就没有制约。所以《内经》说:“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任何事物相互对立着的一面,总是通过消长对另一面起着制约作用。另外还体现在中医阴阳的互根互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便是用阴阳互根互用理论来概括机体的物质与物质之间、功能与功能之间、功能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老子的“道”既强调了阴阳的循环性、运动性“周行而不殆”又突出了它的转化,如“反者,道之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亦即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规律,如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又曰:“物或行或随,或虚或明,或强或臝或载或隳”即认为一切事物皆处于阴阳发展变化之中。因此,“道”是对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老子》的“道”还突出了它的客观性,如原文曰:“道法自然”,即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
3中医“三阴三阳”是老子“二生三”论的思想延伸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朔源于《易经》卦爻。《易经》之八经卦由初、中、末三爻组成,表示阴阳消长的三个阶段。六十四别卦亦分为三象,以每两爻为一象,自下而上分为三位,分别象地、人、天,实为“一生二,二生三”的胚模。因此“二分为三”实源于《易经》老子不过是把它明确化而己。所谓二分为三,应是二各分为三,其原理为一分为二的进一步发展,其优点在于把阴阳消长转化的阶段更精确化,更具有实用价值。
老子二分为三、三生万物对中医三阴三阳理论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内经》发展了先秦道家的阴阳学说,深入地探讨了阴阳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三阴三阳的理论。把阴分为太阴、少阴、厥阴;把阳分为太阳、少阳、阳明,共6个层次。《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内经》认为,含阴与含阳的成分之所以多少不等,是因为阴阳的每一方面都不是静止不动的,阴阳各方在向对立方面转化之前有一个量化的过程,从而出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的情况。《内经》阴阳二分为三的论述很多,如三阴三阳经开阖枢理论,三阴三阳标本中气理论,热病的三阴三阳传变理论等皆是。《素问·热论》用阴阳二分为三理论,把三阳病分为太阳、阳明、少阳;三阴病分为太阴、少阴、厥阴等体现了阴阳消长的三个阶段,为《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中医三阴三阳理论和《周易》、《老子》二分为三理论密切相关。三阴三阳理论对阴阳两方面进行了数量和层次分析,包含着阴阳相互渗透、动静消长、互相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在指导中医的理论和临床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4中医养阴学派受坤柔虚静观念影响而形成
老子阴阳溯源于《易经》八卦,又以坤卦为首。坤象地,主静性柔,坤属牝马性阴。这样崇尚阴柔的思想对中医养阴学派形成有很大影响,使之在实际治疗中所用治法以柔顺养阴为主。元代朱丹溪认为“阴常不足”,创立了大补阴丸,和易理、老子思想的渗入有一定关系。养阴学派纠正了刘完素的独尊火派,对补充和完整中医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后世影响颇大。明朝张景岳提出了元阳元阴,创立左归饮,从根本上养阴,是对朱丹溪学派的发展。
中医阴阳学说源于先秦易经、老子道家思想,又有别于先秦道家。它丰富和发展了先秦道家的阴阳理论,把哲学思想方法与中医学理论融为一体使中医学成为具有哲学理念的医学,用以认识和解释人体生理病理,指导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中医阴阳学说所蕴涵的辨证法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价值,两千多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起到了极大作用,也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作者:吴志明,石瑜(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200)
第2篇:探讨中医阴阳学说的指导作用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对中医临床与研究有着无可替代的指导作用。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确立,越来越多人认识到阴阳学说中存在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落后性。更有甚者,以此中存在的部分落后性,否定中医的科学性,甚至妄图全盘否定中医学。因此,在当代视野下,现代铁杆中医应该如何认识中医阴阳学说,如何将传统中医学所描述的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成果相互联系、相互印证、相互促进,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1传统阴阳学说概述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关于对立统一理念的朴素哲学。《类经•阴阳类》曰: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学说即是基础与运用相结合的理论学说。阴阳代表对立事物的矛盾性,同时也代表了此两类事物间的相互对立、制约、排斥、互根、互用、互藏、交感、消长、转化、自和等运动规律和形式,并依此推演出了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自和与平衡等众多内涵,表现阴阳之间的相互对立而又相互统一,相互制约而又依存,相互排斥而又相互交感的复杂关系。
2现代医学视野下的阴阳学说
带着阴阳学说的思想内核反观现代医学可发现,现代医学从机体、系统到器官、组织、细胞,甚至基因,都存在着这样一种对立制约又关联的关系。
2.1基因层面存在的阴阳学说
随着基因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研究成果体现出阴阳学说思想。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与肿瘤相关的两类基因。其中原癌基因与细胞增殖相关,当其结构改变或过度表达时,可能导致细胞癌变。抑癌基因则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增殖,从而遏制肿瘤形成,存在负调节作用。两者存在对立制约的关系。原癌基因存在过度表达的特性,可以认为其性属阳;同理,抑癌基因则属阴。这两类基因相互制约,相互消长,以达到阴阳平衡状态,则机体健康不会患肿瘤疾病。同时,抑癌基因存在变异构成共同致癌途径的潜力,表现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相对性,以及阴阳转化、交感互藏的趋势。可见,运用阴阳学说,可以阐释基因层次的一些复杂关系。
2.2激素层面存在的阴阳学说
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存在的拮抗和协同的作用也体现了阴阳学说。如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其性似阴;胰高血糖素则升高血糖浓度,促进能量动员,性为阳。两者作用相反,共同维持血糖的动态平衡,相互对立制约而又相互联系。两者又同出于胰腺,互根互用,胰高血糖素通过升高血糖,又可间接引起胰岛素分泌,表现出“阴阳皆长”其他的,比如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共同控制细胞分裂,降钙素和PTH共同调节钙代谢、下丘脑GHRH和GHRIH对生长素分泌的双重调节等都是阴阳学说的体现。以上皆是两种激素作用相对,却能共同达到一种平衡状态,这也是“阴阳自和与平衡”。
2.3细胞层面存在的阴阳学说
血小板具有黏附、聚集、释放作用,特别其表面的凝血因子有良好的凝血功能。与之对应的,小血管内皮细胞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则具有抑制凝血的功能,两者在细胞层次对立制约,两者的消长动态变化达到的自和与平衡状态则是凝血功能正常的保证。
2.4系统层面存在的阴阳学说
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对人的整体功能有重要调节意义。交感神经能加快心跳、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促进糖原分解、肾上腺素分泌等,主要起促进作用,性趋于阳;副交感神经减慢心跳、舒张血管、降低血压、促进胰岛素分泌,主要起抑制的作用,性趋于阴。两者对立制约,互为消长。然而,对于消化系统,交感神经主要起抑制作用,副交感神经则起兴奋作用,两者表现出阴阳转化、互藏的特性。在某些外周效应器,交感与副交感神经作用一致,如两者皆促进睡液分泌,相互统一,互为所用。从支配效应器官而言,两者相互拮抗,对立制约;从整体功能而言,两者又相互协同统一,共同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符合阴阳之间对立又统一,制约又依存,排斥又交感的复杂关系。
3结论
《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可见阴阳可以无限细分,阴阳学说一分为二的观点、普遍性的观点、统一性的观点,广泛存在于机体中。机体不同层次存在的各种相互作用与调节,维持了机体内环境及生理功能平衡和稳定,与阴阳平衡的中医整体观念是高度一致的。中医强调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就是包括了各个部分的全息性和部分之间的联系性,即每个部分的阴阳特性汇总为人体总的阴阳特性。总之,人体上下、内外各组织结构之间,以及每一组织结构本身,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都可以用阴阳来加以概括说明。因此,在当代医学研究进展视野下我们可以发现,阴阳学说是机体生理病理在宏观微观中广泛存在的拮抗、反馈机制的哲学概括。
作者:林龙,蔡小华(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
第3篇:从临床分析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随着对血压变异性(bloodpressurevariability,BPV)研究的不断深入,血压变异性的传统认识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血压变异性,也称血压的波动性,是描述血压在一段时间内波动程度的量化指标。生理状态下,血压变异性既受内源性机制的调控,又受到机体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正在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所用降压药物的活性作用以及服用方式亦可显著影响患者的血压波动特征。按照血压波动的频度与时间周期,可将其变异性分为不同类型,而不同类型之间其临床意义有所不同。变异性较高的患者未来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对血压变异的正确认识,对于进一步加强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估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血压变异性属于现代医学的概念,在临床上既无特异性表现,古人对此又无认识,但可以从血压的动态变化规律与中医阴阳学说的论述中探讨血压变异性与中医阴阳学说的关系。
1血压变异性与中医阴阳学说关系
追溯血压变动与中医阴阳变化的关系,不外与人体昼夜阴阳的变化、人体昼夜气机升降、性别差异、四季阴阳变化等相关,而这些因素在传统中医文献记载中源远流长。古代学者认为阴一阳谓之道也”,道的基本内容即阴阳的对立统一,正是因为阴阳的消长变化,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并呈现出“一阴一阳”的交替。按照中医阴阳学说,宇宙万物具有统一的运动基调(即时间节律一致)。而统一的运动基调,即阴阳二气的消长转化。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谓“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故中医学对时间节律也进行了相应的描述,如《灵枢•经别》有“人之合乎天道也”,《灵枢•卫气行》有“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东西为纬”,《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有“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内有五脏,以应五时”等论述。中医学受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体的生命活动必然受到大自然的限制和影响,也相应地认识到阴阳时间节律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故体现在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中医学特有的阴阳时间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人体昼夜阴阳的变化阴阳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现象或事物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人体昼夜阴阳的变化也是如此。《灵枢•营卫生会》曰:“夜半为阴隆,夜半后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己,与天地同纪。”由此可以看出夜半为阴隆盛之时,日中为阳隆盛之际,平旦和日入为阴阳平衡的时候。若以—天分阴阳,白天属阳,夜间属阴。一天之中,阴阳不断消长,但总体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人体血压的变异性与《内经》中对阴阳消长的描述是一致的,上午7时到9时为辰时,属于阳中之阳,为一天当中阳气最盛时,故血压在阳气的鼓动下达到一天的峰值。而夜间23时到凌晨1时为子时,属于阴中之阴,为一天当中阴气最盛之时,阳气收敛,故血压达到一天当中的谷值。血压的变异性受阴阳消长的影响,但血压的高低主要由阳气主宰,阳气最盛时,血压最高,阳气内敛时,血压最低。
1.2人体昼夜气机升降中医学将气的运动称作气机,其运动的基本形式可以简单的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其中阳气的升降既反映阴气的消长,又标示着昼夜气机的运动变化。阳气的升降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正如《医理真传》中所说:“人身之气机,日日俱从子时发起,子为一阳,故曰太阳。”随着子时一阳出生,气机生发开始,血压的变异性受气机运动的影响,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规律。
1.3性别差异男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与女性大致接近,而舒张压则男性高于女性,男性舒张压波动幅度也较女性偏大,收缩压的波动幅度二者大致相近,此变化规律系来自国外学者的研究报道。男属阳,女属阴,男性舒张压波动的幅度较女性偏大,血压也较女性偏高;昼属阳,夜属阴,不论男女或现代医学分级、中医辨证分型等高血压均表现出日间高于夜间的现象,这说明了血压的高低以及波动幅度的大小和阳气关系密切。
1.4四季阴阳变化《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微者,渐也;上者,增长之意也;下者,消减之谓也。血压随四季交替表现出冬季血压偏高、夏季偏低的规律。
2从实验研究看血压变异性与中医阴阳学说的相关性
有动物实验发现,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istar大鼠24h的收缩压呈现出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几乎为截然相反的动态变化。当SHR血压升高时,Wistar大鼠血压则下降,SHR血压达到峰值时,Wistar大鼠血压则是谷值。SHR与Wistar大鼠这种完全相反的现象说明了SHR的阴阳失衡,Wis¬tar大鼠血压自戌时到寅时逐步升高,其各点血压均较白昼午时到酉时偏高,说明其血压呈现出夜高昼低的现象,和人类的昼高夜低相反。此现象揭示了鼠为夜行动物,其生活规律与人不同,故其内在对应于外界阴阳的变化也与人类不同。Wistar大鼠的谷值出现在阳盛阴始的午时,峰值则出现在阴阳变动的酉时。此实验研究提示阴阳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变化,与血压变异有一定的关系,也进一步说明血压变异性与阴阳的消长变化相应。
3从临床分析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
范群丽等将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临床问卷调查,填写高血压患者登记表格及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表后进行辨证分型,分为无症状者、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证型不明确者,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动态血压的监测。结果表明,痰湿壅盛证组白天与夜间平均收缩压的差值明显高于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组(P<0.05),阴阳两虚证组白天与夜间平均舒张压的差值明显低于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组(P<0.05)。
齐连芬等采用24h动态血压检测技术,对11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监测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动态血压水平,计算夜间血压下降率,以此判断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显示,肝火亢盛证患者白天收缩压升高幅度最大,与气阴两虚证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气阴两虚证患者血压分布曲线呈非勺型的发生率较高,与其他证型患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徐明瑾等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1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勺型和非勺型与中医证候分型的关系。结果表明,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型非勺型高血压患者与勺型高血压患者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阴阳两虚型平均脉压差和平均脉压指数均较其他证型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平均收缩压高于痰湿壅盛型(P<0.05)。从临床研究中可以得出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候分型存在相关联系。
综上所述,不论从古代中医文献的记载、现代实验研究,还是从临床研究结果上分析,可以看出血压的动态变化规律与中医阴阳学说的论述有着一致性,从而加深了我们对血压变异性的中医认识,并为从平调阴阳角度探讨中医药改善高血压异常变异提供了研究思路。
作者:孙东建\蒋卫民2(1.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级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江苏南京210029)
第4篇:研究中医阴阳学说的重要意义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中医理论现代化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相较于现代医学及中医学其他应用学科取得的明显进步,中医基础理论则严重滞后,制约了整个中医药学的发展。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关于阴阳学说的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从不同侧面肯定了阴阳学说的科学性以及指导性地位,但具体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尚不能被现代科学所解释,基于现代科学体系的中医阴阳学说理论构建尚未完成。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非常广泛,从理论研究到临床实践,从药性分析到方剂配伍,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全面合理地阐明阴阳学说是开启中医学研究的钥匙,诚如张景岳所云: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因此,对于阴阳学说的研究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阴阳起源及历史沿革
"阴〃"阳"作为词语,最初的涵义非常朴实,仅指曰光的向背,向曰者为阳,背曰者为阴,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随着人类观察范围的扩展及认识程度的加深,阴阳的涵义也逐渐得到引申,凡是和向曰有关的事物或属性均被归属于"阳",凡是和背曰有关的均被归属于"阴",借以概括自然界具有相对属性的事物和现象。先秦时期,经过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阴阳已由日常观念提升到一个理性水平,以老子的《老子•四十二章》"万物伏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为开端,形成了具有哲学意味的抽象概念,也标志着阴阳学说初步形成[1]。真正进一步对阴阳做最全面、系统、具体阐述,而且把阴阳与社会伦理联系起来进行论述的首推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以"阴阳〃命篇的就有《尊阴卑》《阴阳位》《阴阳始终》《阴阳义气》《阴阳出入上下》《天地阴阳》等,此外还有《四时之副》《同类相动》《人副天数》《循天之道》等都论述了与阴阳相关的问题。中医学引入阴阳学说,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成书于两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系统总结了汉以前的阴阳学说,博采各家观点,加以融会贯通,使阴阳学说与中医学完美结合。以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结构,如"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发病规律,如"生之本,本于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决〃;说明诊断和治疗原则,如"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等等。《黄帝内经》以后,包括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金元四大家以及明清时期的张景岳、温病学派等在内的历代众多医家都从理论和临床实践对阴阳学说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形成了至臻完善的中医阴阳学说。中医学发展至近现代,阴阳的含义也有了一些变化,《中医学基础》(四版教材)对阴阳定义为: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是古代的两点论。〃目前《中医基础理论》[规划教材(六版教材)]基本沿袭了上述说法: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之间运动变化规律包括阴阳的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
2阴阳学说的现代研究
2.1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
关于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中医学的说理工具和方法论,促进了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柴瑞震认为阴阳学说已渗透和融入到《内经》的基础理论体系中,使阴阳学说与《内经》有机地结合,成为中医药理论体系之根基,并奠定了中医药理论的基础。赵国求认为,中医症候实质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在于认清中医症候实质与阴阳平衡及生命物质运动的关系。阴阳是中医的核心,阴阳平衡是中医对健康个体的描述。生命物质运动稳定平衡态是自然科学(包括西医)对健康个体的描述。郭蕾等学者认为中医学研究人体复杂系统抓住了控制人体系统自组织演化方向的根本力量——阴阳,人体系统各种不同的演化状态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阴阳的相互作用,是人体系统各种宏观有序结构生成的前提和基础;是人体系统维持自组织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人体系统结构失稳的根本原因;是临床实践调控的对象,阴阳的变化还是人体系统宏观有序程度的度量,把握了阴阳调节就可以提高人体健康稳定态的有序度,以及引导人体系统从趋于平衡的稳定态向非平衡的有序稳定态演化,达到延长人体寿命目的,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阴阳学说存在局限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学的创新和发展。张宗明认为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对于构建中医研究纲领的硬核,促进中医生长点的确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中医理论的直观性、模糊性和超稳定性,这些特点阻碍了近代中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董中国等通过对哲学、科学和中医学进行比较后认为,不可否认,阴阳学说所具备的朴素唯物辩证法是中国古代思想界最伟大的创造,它所蕴含的深刻哲学思想具有高度的普遍理性,有着自然、社会、思维一般规律总概括的哲学属性,也有着较广的适域,对今天及未来世界仍将起着长远的指导作用。它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如同日月与万物的关系,万物的生长离不开曰月,但还需各自独特的生存环境。闵晓俊等™提出中医传统阴阳理论认识的局限性,表现在阴阳理论范畴过大化和过于直观性而不太严密;结合现代哲学和相关科学知识大胆地提出了现代中医阴阳理论的新认识——地球生态系统阴阳观。
2.2从数学、物理和生命科学的角度
赵致镛等以数学分析方法,从中医之根本理论——阴阳五行着手,分别建立了阴阳之间的函数关系及其数学分析定量模型;阴阳定量与药物定量之间的数学表达;对脏腑辨证的各脏的阴阳定量。冯前进等学者将物理学的对称理论与中医学的阴阳理论比较后认为,物理学用对称性译解自然简约的和基本的物理运动规则,而阴阳也用同样的规则实现了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学理论以及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基本设计;物理学具有的对称性与不变性相联系,而阴阳却因相对运动以至守衡;对称性是一种思维工具和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毫无联系的现象在深的层次上却具有的相互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能发现许多我们原本不知道的世界,而阴阳学说也具有同样的功能。喻阳兴认为阴代表物质,阳代表能量;同时中医中的阴阳又是描述方法,是古人描述世界和生命的描述方法。它的描述规则为:当他们比较两个事物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差别的时候,把产生或者接受能量相对多物质相对少的一方命名为阳;把物质相对多,产生或者接受能量相对少的一方叫做阴。刘克强等认为,脏腑之阴阳,即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是脏腑阴阳学说的解剖生理学基础。由于脊髓节段神经分布的特点,有的脏器出现功能异常,植物神经对该脏器进行调节时,由于定位及神经分布的特点,结果会导致"多脏器调整”,多脏器调整是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生克乘侮理论的解剖学基础。张洪钧等通过对人类基因组草图研究数据、核苷酸所含能量及功用等资料的分析,发现可以将ATGC按照中医阴阳理论进行阴阳分类——嘌呤(AG)属阴,嘧啶(CT)属阳;而二者又可以分别再分阴阳,即A为阴中之阴,G为阴中之阳,C为阳中之阳,T为阳中之阴。这种分类结果与基因表达后出现的功能(表型)阴阳属性一致:癌基因功能属阳,其序列GC含量高于人体所有基因的平均水平;抑癌基因功能属阴,其序列GC含量相应低;药性寒凉中药(属阴)的基因/基因组具有低于人类基因/基因组的GC含量;药性温热中药(属阳)的基因/基因组具有高于人类基因/基因组的GC含量。提示了中医阴阳理论用药基因组研究的可行性。高倩等采用德国MORA-Super生物共振治疗仪(药物筛选程序)作为检测指标,选择了32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开展发散与收敛中药筛选试验,结果实验组23种发散药中筛选出22种;对照组12种收敛药中筛选出0种,符合阴阳对立的基本理论,也证实急性荨麻疹选用发散类中药符合中医基本理论。陈赐慧等认为,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以治疗中,如张介宾《类经•运气类》所言:天本阳也,然阳中有阴;地本阴也,然阴中有阳。此阴阳互藏之道也"。炎症微环境中的整体属性书阴,抗炎属阳,而在这这整体之中,不同的细胞和分子又表现出不同的阴阳属性,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寓”,共同促进肿瘤的进展。李建省等认为肿瘤的实质是细胞水平上阴阳平衡失调的结果。细胞增殖属阳,凋亡属阴,细胞凋亡过少而增殖过多,阳盛阴衰形成肿瘤;当凋亡速度大于增殖速度,即阴阳趋向于动态平衡,则恶性肿瘤消退。
2.3从气、经络、臧象、五运六气和养生的角度
张其成认为,《黄帝内经》将"气"模型、"五行〃模型与"阴阳〃模型相结合,共同构成阐释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综合模型。这个最基本的"气一阴阳一五行〃生命模型体现了超形态的功能、关系性思维、相对性、全息性、重时轻空。陈阳H人为经络包含阴阳两部分,阴者可叫做"经络阴",即经络通道,也就是躯売;阳者可叫做"经络阳",即经气,也就是气血。有了经络阴和经络阳,神明才会出现。如果从阴阳之动静属性认识经络,可以发现是经络阴(经络通道,躯売,属阴)、经络阳(经络经气,气血,属阳)及神明(阴阳交合的表现)三者的统一结合体。这三者共同组成经络,缺一不可。倪新强认为阴阳学说的介入当脏腑相互关系进行总结的一个深刻动因。前人在运用对立、互根关系说明事物或现象时,常将表里与阴阳进行联系或并列使用。近代医家秦伯未在增补《谦斋医学讲稿》时明确指出:表里、虚实、寒热、升降等一系列的医用术语,都是从阴阳相对观点上滋生的。"顾植山认为,其实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首先是古代的自然科学模型,在中医学中是具体的医学理论,在自然模型机医学理论的层面上,是有具体的事物可指的,是可以实验,可以量化的。如果仅从哲学的层面讲阴阳五行是片面的,远远不够的。张挺提出生命本于阴阳是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石,阴阳平衡即为中医养生的终极目标,协调阴阳即为中医养生的最高准则,并从情志、饮食、时令、娱乐、起居、调补和房事等七个方面详细论。
3体会
通过以上文献的整理可以看出:目前,在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等基础理论的研究方面,中医专业和非中医专业的现代学者们做了大量工作,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阴阳学说进行诠释和论证,但相关研究结果尚缺乏普遍认可的可量化、可重复的检测指标,也未能强调阴阳五行应用的客观化、标准化的限制性范围。当前,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以古代文献为基础,从阴阳学说的概念发生、演变规律、思维方法、辨证论治用药规律、中医理论的诠释与创新以及中医经典中科学问题的梳理等方面加以研究,其它则以中医理论现代研究文献为基础梳理、总结、挖掘研究。然而,实验研究作为当代理论研究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论发展的加速器。如果不借用实验方法,则中医学的发展只能缓慢爬行于经验积累之途,不可能获得加速发展的机制,更不要说飞越发展。但以整体论"象〃思维为基础建构的中医理论,与以西方还原论为指导思想形成的实验研究之间,具有一定的不可通约性。且相关研究多偏重理论上的互参和经验的总结,实验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直观标准的实验方法和足量确切的数据。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中医科张怀亮等自2004年首次提出细胞生物场效应与经络实质理论后,又运用现代生物共振技术相继开展一系列中医中药的临床筛选与理论符合度的研究,通过引进现代科学分析方法,在中医中药属性上找突破口,以揭示作用机理,用精确和新颖的证据来证明阴阳学说的科学性,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即将开展经络生物共振技术(人体法)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肺经经络值检测以及荨麻疹患者发散收敛中药适应性筛选研究,实验将通过荨麻疹的经络细胞生物场变化信息检测——生物共振技术,开展中医阴阳学说相关量化检测研究,该成果将证明和提供一种中医理论客观量化的研究方法。当然,由于该实验只是从阴阳对立的一个侧面进行研究,对于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阴阳理论来说,想要完整透彻地阐明其本质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广大中医学者共同探索、协力进行。
作者:李胜男1,张怀亮2(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46;.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