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提高中医心身医学临床应用的指导策略
现代医学模式正在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化,新的医学模式强调人体的健康在于生理、心理及社会三者的协调与平衡。而形神论与新的医学模式本质上是一致的,为新的医学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将成为人类医学向高层次发展最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在中医心身医学兴盛的同时,挖掘具有中医特色的形神理论指导心身疾病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医心身医学的临床应用。
1产后抑郁症
1.1基本症状
古代中医书籍并无产后抑郁症病名的具体记载。古代对该病表现出的各种症状辨证归入产后诸症范畴。产后抑郁症与其它原因引起的抑郁症不同,产后抑郁症是一种介于产后精神病与产后忧郁的精神性疾病,属于现代心身疾病,即中医“形神病”范畴。产后抑郁症一般发生于分娩后的数天或数周,其发病率较高,流行病学研究5显示:欧美国家发病率为13%〜19%,国内患者发病率为18%〜30%,因此亟需引起广大医务人员与患者的重视。产后抑郁症临床表现为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疲劳、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对事物缺乏兴趣、社会退缩行为、担心自己或婴儿受到伤害,甚至严重者可能有杀婴或自杀的行为。
1.2发病原因
目前,产后抑郁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心理、妊娠、分娩及社会等因素有关。
1.2.1心理学因素根据心理学因素调查显示,焦虑因素可能造成孕妇的不良心理反应,甚至出现自杀或杀婴的倾向。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调查表(EPDS)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发现:高神经质、低外倾性、低宜人性及低严谨性是导致抑郁症的易感因素;自信度低、社会经济地位差和单亲家庭等造成心理缺失感的孕产妇更容易患有产后抑郁症。
1.2.2生理学因素调查研究发现,遗传、身体状况、激素水平、分娩等因素均被认为是诱发产后抑郁症的重要原因。
1.2.3社会因素产妇从自己的社会关系获得的来自他人尤其是家人或伴侣的物质及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对产妇的精神健康较为重要。若来自社会的支持较少,半数以上会出现产后抑郁症。
2产后抑郁症防治
产后抑郁症主要病机为气机失调、情志抑郁,因此预防产后抑郁症须做到“形与神俱”,重视身心同调。
2.1产后抑郁症预防
3.1.1做好产前心理预防医护人员要认真告知产妇分娩过程的安全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以防加重生产过程;家人要给予产妇最大的精神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最大的自信心,保持良好心态。
3.1.2创造温馨舒适环境产妇经历人生的又一次重大转变,不仅消耗大量体力,而且要承受其他人无法理解的心理震荡。因此,产妇最需要的即一个安静、舒适、温馨的环境,帮助产妇适应变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打扰。
3.1.3创造良好家庭氛围产后是产妇情感最脆弱的时候,面临着身份的改变和人生转折,各种精神刺激易被放大化,尤其是孩子的性别、产妇的体型、孩子出生造成的经济问题等。家人则更应该多关心产妇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避免产妇出现驳逆心理。
2.2产后抑郁症治疗
2.2.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确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点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帮助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目前国外治疗产后抑郁症主要采用心理疗法和艺术疗法,且以心理疗法为主。心理疗法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疗法、非指导性咨询疗法、信息支持疗法等。与国外类似,国内也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信息支持疗法、非指导性咨询疗法,但仍处于借鉴阶段。目前,国内关于问题解决疗法的研究有助于治疗产后抑郁症,但人际心理疗法方面的研究尚不深入,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此外,国内采用的艺术疗法比较单一,且多以音乐治疗为主。
2.2.2药物治疗根据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抑郁症效果比较显著,不良反应少且程度较轻,有助于尽快缓解病情,减少患者及家庭的痛苦,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1)疏肝解郁药配合抗抑郁药。邵爱琴等采用帕罗西汀配合中药治疗效果显著,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单纯西药治疗组显著下降。
(2)疏肝养血活血法配合抗抑郁药。王春香等采用疏肝养血活血法辨证治疗产后抑郁症患者,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解郁汤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HAMD评分。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3)养心解郁法配合抗抑郁药。朱临萍采用养心解郁汤配合帕罗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患者100例,结果显示帕罗西汀联合养心解郁汤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显著,明显缓解抑郁症状。黄春蕾等将6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组加用补心汤,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郑小青将104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组加用天王补心汤加味,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更佳,且复发率明显降低。
2.3心身疾病
2.3.1基本症状心身疾病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是指主要由心理、社会等因素引起的一类躯体疾病。中医理论认为情志异常导致的机体气机紊乱是心身疾病的主要病机。赵志付认为心身疾病发病首先伤肝,肝心同病,多发展为肝肾阴虚或肝脾肾阳虚证。武成认为情志因素是心身疾病的主要病因,同时也是症状。
2.3.2心身疾病治疗古代医家治疗心身疾病大多采用纯心理的治疗,但大量普遍的心理疾病必然会导致脏腑病变,因此应强调“心身同治”“心身并调”。何振峰等认为采用一定的心理治疗,可促进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上转变,以达到心身同治的目的。孙爱云提出从脑论治心身疾病,并采用药物同时配合心理疏导以达到治疗目的。张丽萍等提出从脾胃论治心身疾病具有现代科学依据,临证应用亦可取得确切疗效。
3结语
由于产后抑郁症没有突出的临床特征,因此临床上往往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忽视,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治疗。防治产后抑郁症应该立足于中医理论,做到形神并调、心身同治,尽量避免产后抑郁症的发生,降低其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促进中医现代化,推进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进程,不断提高中医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以期为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姜娜,顾东亚,何清平(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
第2篇:探索中医心身医学的创新思路
心身医学是研究各种精神情感因素如何导致躯体疾病发生、发展、演变,以及这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等问题的医学分支学科。中医学从先秦时期直至今日始终贯穿着心身医学的思维方法。因为形神统一观是中医整体观的重要内容,从普遍性和特异性两个角度去把握形神(心身)之间的复杂联系是中医学形神观中的独到之处。辨证认识心身关系既有利于我们从总体上去探讨心与身、神与形之间的关系又可深化对心身病症的认识,提高诊治的效果因此中医心身医学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中医多学科研究中较为引人关注的领域.和其他领域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存在的问题相比中医心身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亦存在缺少对其固有规律的深入探索和对发展思路的明晰认识等问题。我们不揣浅陋着重谈谈对中医心身医学的基础理论发展思路的思考。
1继承的思路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这一前提,继承的目的是为了有所创新,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继承本身也包含着创新。
由于19世纪以来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撞击对中医业医者的创伤性经历,也由于中国传统的实用主义观点的深刻影响,造成了多年以来以西医学所用的“方法”作为评价中医的“标准”的倾向,以及强调实用而缺少抽象性和理性思考的倾向,这些因素导致了中医基础理论的逐渐萎缩。祖国医学历代众多丰满的广角的论述,未被系统准确整理,甚至被割裂肢解、压缩异变。中医心身医学,是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中医新兴学科,从诞生起即被打上时代的烙印。解决好继承问题对于中医心身医学的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1务博求深,全面系统整理
心身医学是建立在心理学、行为学、文化学、社会学、生物学等众多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随着古代社会生产的医学观点,同时期的金正希也指出“人之记性皆在脑力的发展,祖国医学完成了从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向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过渡,这种医学模式一直延续到产业革命之后才有了变化。在该医学模式下,医学与哲学的相互渗透较为普遍,从而也使中医心身医学的内容不仅存在于古典医籍中,而且还广泛存在于诸如哲学、文学等多种古典书籍中,如对“情志”这一心身医学要素的认识,不仅存在于〈内经》等医籍中,在《左传〉、《正名》、《礼记集解》、《白虎通》等书中亦可见到丰富的内容。因此,在挖掘、整理时仅囿于医籍中恐将有失于“博”,使大量的心身医学内容难以被发掘。同时,即使对医学典籍中的心身医学内容,由于“从总体上说,目前全面掌握中医理论的人不多”(引王琦“扬起中医理论研究的风帆”一文中语),因而,其研究仍多处于零星发掘的状态,缺乏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的系统整理和深入发掘,因而有失于“深'可以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古典医籍及各类典籍的学习整理研究仍是重要任务。
1.2运用动态观,探索演变轨迹
人类文化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华古代文化传统,也是一个动态的整体,虽有其统一、共性的一面,而各时期、各领域、各学派又有差异。因而中国文化大背景对中医心身医学发展的影响在不同时代有所不同,使中医心身医学内容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通过对历代各个层面心身医学思想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不断探索出中医心身医学发展的轨迹、规律及其背景条件或根据,从而对中医心身医学的发展有所启示。例如:关于人之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由何所主,即所谓“藏神”的问题,《内经)虽有“头者,精明之府”之说,并对脑之生成和发育、脑之生理、脑之病因病机、脑之诊断部位和手段、脑之病症均有论述,但心主神明,统帅精神活动及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观点,是《内经》关于形神问题中最基本的重要观点,此观点一直指导着后世乃至今日的临床实践。然而,随着心身医学思想的发展,在临床实践基础上,明代医家李时珍又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清代王清任更有“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的著名论断。这种对藏神理论的发展,一方面完善了神明理论,使对薄厥、厥逆、真头痛等众多心身病变之病机及治疗的认识更趋合理,一方面也揭示了心身医学发展的规律。即随着社会需求和疾病谱的变化,中医心身医学必须从大量临床新经验的积累中进行理论上的总结与升华,进而指导实践。
1.3去芜存精,去伪存真
在继承问题上,应当指出:任何一种历史分析都不能满足于停留在过去人的自我理解上,继承不是简单的复归,而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吸取其科学、合理的部分,拋弃荒谬、错误的内容,克服局限,实现高层次的继承。因此,在对古代文化遗产中的心身医学内容进行整理研究之时,要对古人提出某种理论时的科学文化背景、生产力发展水平有深刻的把握,反对将古人任意地拔高或现代化,敢于对传统认识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否定,唯有如此才能保持学术的进步与活力。如“祝由”问题,从马王堆医书中的记载看,它确属通过迷信仪式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该疗法是在尚未脱离神灵主义医学模式的背景下产生的,虽有其合理、治病的一面(通过暗示作用而收效)但对其迷信仪式的方式应当予以否定、拋弃,即使对《内经》中的有关“祝由”问题,亦应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合理的扬弃。
2创新的思路
继承的目的在于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更好地指导不断发展的临床实践,才能保持蓬勃的生机,中医心身医学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
2.1多学科研究,走创新之路
多学科研究是当代科学技术革命重要规律之一,只有多学科的不断渗透,不断促进,才能推动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独立发展的路是没有的。现代心身医学的研究中,即大量采用了社会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生物学研究的方法和成果。这些方法和成果的运用,促使了近40年来现代化心身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学科化进程的完成。中医心身医学虽有大量社会学、心理学和生物学思想的运用和体现,然而作为系统的研究手段,中医心身医学的研究对之尚很少自觉地加以运用。例如,临床上对内伤发热、内伤咳嗽、郁证、厥证、阳痿等许多典型的心身疾病的治疗和愈后调养,仅从生物学角度考虑问题显然是不够的,而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仅靠古人提供给我们的社会文化信息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频度和地域的幅度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不同文化的交融和冲突使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日益错综复杂,这就更要求我们应结合社会学方法,对病人进行诸如精神刺激和生活事件量表的调查研究等,熟悉各个病人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和个性特征,制定包括治疗在内的心身康复方案,以期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愈后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2.2结合现代科学,开展创新性研究
对中医心身医学的现代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性研究,即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临床的、实验室的研究。应用现代技术是其研究“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二是理论研究,即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对中医心身医学经典概念、观点、学说进行新的探讨和论证。应用现代理论是其“现代化”的主要标志。理论研究和技术研究是相辅相承的,就研究的性质、地位、作用来说,理论研究是技术研究的先导,不进行必要的理论研究,技术研究会遇到困难甚至迷失方向。但不能设想把理论研究完成了再进行技术研究,它们是交叉发展、相互促进的。
有别于运用近代科学的力、声、光、电、磁、热、化学的元素分子结构、化合与分解、化学分析、生物学的解剖、组胚等理论所进行的过渡性研究,心身医学的研究应更加自觉地运用真正的现代科学理论,如系统科学、人体科学、分子生物学、相对论等。因为心身医学中的要素——“精神”,本身是不可解剖和还原的,只存在于活的人的整体。现代系统论指出这是“系统”的,重要的本质特征是系统的整体特有的“系统质”,发生在这里的疾病和发生在各解剖部位的疾病有着原则性的差别,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可以正确理解和阐明这些理论的科学原理。
应当指出,祖国医学对人体的认识不是以自然科学通过实验研究提供的人体知识为框架,因而从未受自然科学知识发展水平的束缚,而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故其所反映的人之生命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整个自然科学迄今对人体的全部认识,使中医临床千百年实践有效的东西,现代科学难以作出说明。因此,对中医心身医学理论中反映出的关于生命、社会、心理的深层本质和规律,应善于挖掘和阐发。这样做不仅对于中医心身医学,而且对于整个中医学、医学乃至现代人体科学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飞霞1孟林2(1.郑州市骨科医院,河南郑州450052;2.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第3篇:探讨中医心身医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在二千多年前中医就已提出“天人合一论”、“整体观V”、“形神合一”、“情志学说”等学说和理论,并体现在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方面。这实际上就是中医的心身医学经验与理论,与1997年美国精神科医生恩格尔所倡导的新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新的整体医学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惜的足中医心身医学的经验与理论只是零散地记载于各种医藉中,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成为单独的学科,因此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就中医心身医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及发展方向加以探讨。
1加强中医心身医学的研究是历史赋予中医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和工作节奏不断加速,各种不同类型的矛盾和压力给现代人类带来越来越大的精神负担。这些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由此而来的心身疾病在疾病谱中的地位已显著上升。徐俊冕等报告上海中山医院、华山医院门诊病例1108例中,心身疾病(按美国疾病统计手册第3版,DSM-ID)达368例,占33.2%,和西方国家的情况相近朱开明对1015名不同人群采用分群定点随机抽样调查发现有33.6%的人心理处于不健康状态,而且从自述中还有57.4%的人患过各种疾病,有43.5%的人现有不同的疾病;有63.2%的人患过一种或多种心身疾病;更为重要的是26.3%的人患过各种躯体疾病,23.4%的人患过两种以上的心身疾病。可见人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认识或体验到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怍用。
由干加强了对心身相互关系的研究,综合医院病人的心理障碍得到了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有调査资料表明,内科380例病人中出现心理障碍者占29.5%,外科430例中出现心理障碍占21.8%。这些心理障碍增加了临床诊断的困难,出现了误诊的可能性。根据国内外资料分析,目前心身疾病趋向分为16大类,200多种疾病,这16大类心身疾病多属目前的疑难病范畴;而人类疾病死亡数3/4多为心身疾病,其中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占3/4,恶性肿瘤占1/4,其它各种疾病占1/4W。这些疾病多是与中医形神相关的疾病,也就是所谓的心身疾病。根据心身医学的观点,预防和治疗人的疾病就不仅仅是药物、手术等方法而应结合心理治疗,中医学在治疗心身疾病有着独特的经验和特殊的地位。因此,加强中医心身医学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是历史赋予中医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2确立理论框架是中医心身医学研究的首要任务
中医心身医学要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应确立它的学科结构,并建立起一系列的核心概念或基本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完成学科化。中医心身医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应立足于历代医家在这一领域已积累的有关较为零乱或稍有系统的经验与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民族心态等具体情况,就临床中常见的心身疾病及心身问题从各种角度加以研究,并与现代心身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使之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心身医学学科。具体应包括以下几点:
核心概念研究中医学的“形神合一”、“天人合一论”,是中医的基本理论,认为人的生理与心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神本于形而生,人体脏腑的机能活动是十分复杂的,这些复杂的机能活动之所以能够互相协调,全靠心神的调节,如心神受伤,脏腑功能必然受伤,就产生心理生理疾病即心身疾病。中医学还认为,自然界和社会环境是一个大宇宙,人体是一个小宇宙,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是很大的,心身疾病的形成是由于人的心理社会应激和个体的易罹患素质相线作用所导致的,遗传生物学因素、心理,行为和社会环境都对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发挥r各自重要的影响。而现代心身医学的哲学观点可概括为:“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在这个统一的生命体系中,心理和生理功能是不可分割和相互依存的,进而心身统一对个体的健康和疾病起着共同的作用”。中医心身医学与现代心身医学的哲学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
“形神合一”、“天人合一论”是中医医学心理与生理、精神与躯体关系的最准确,最完整、最精辟的学说,长期有效地指导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是中医学整体观的重要体现,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应当确定为中医心身医学的核心概念或基本理论。
病因病机研究中医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研究应根据“五脏情志论”、“中医体质学说”、“中医气质学说”和“三因论”等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心身医学的认识来进行。中医学认为,情志活动是人体各脏腑功能活动的一种表现,(素问•天纪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优恐”,脏腑的神气(神、魂、魄、意、志等)表明心理状态,是从七情五志上表现出来,并与心身疾病的形成关系甚大。情志过极就会影响人体气叽的条畅,使其升、降、出、入的功能发生紊乱,气乱则五脏六腑不安而产生各忡疾病。中医同时认为,七情可直接内伤脏腑,六淫与饮食劳倦在心身疾病的形成中也起一定的促发作用;脏腑的阴阳、气血、津液的盈亏状态与先天禀赋及后天生长发育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持征及心身疾病的易患性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与气质(人格)有关。
中返学对心身疾病病因病机研究实际.h巳很透彻了,现代心身医学对人格或行为模式和疾病的关系研究很多是借鉴于这些学说的。如张明等通过沈阳市和上海市城市化水平比较、重要经济指标比较、职工和城区人U比例、城市基本设施和居住条件比较,发现上海居民在人u集中、居住条(牛、工作紧张、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等方面都明显超过沈阳。因此,上海市民那些反复出现的紧张刺激形成的特定的反应模式——A型行为类型的病例就较多,A型行为模式和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被认为比较成功。以1975年Rosenman的研究为例:在3000多名29〜59岁男性成人大阵本中,先按行为模式区分为A型和B型两个队列,前瞻性追踪观察8〜9年,然后比较两群人中冠心病的患病率。结果发现:A型行为模式的人群中冠心病患病率为B型的2.2倍⑴。这些研究成果与中医分析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相--致,说明中医对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的学说是很有价值的,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
心身疾病的中医诊断研究:运用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程序收集病人心理异常的症状及体征,依据中医辨证方法进行“神”和“形”的诊断,是中医对心身疾病&断的特色。目前应在以此为主体的基础上借助西医诊断和现代心身医学诊断技术,开展中医心身疾病的诊断研究。在诊断研究的过程中应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不少临广生习惯于用单一病因来理解“心身”一词,认为心身疾病多是因“心”而引发“身”的问题,两者有线性因果关系,往往把高血压病、冠心病、溃疡病等理解为“心因性疾病”,这是错误的,不但同现代主张的疾病多因观点不符,而且把这些身体疾病和“歇斯底里”等疾病混淆起来了,也抹杀了心身疾病和心因性疾患的根本区别。
第二,心身是指机体某一器官或系统在结构或功能上有可证实的障碍,且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有别亍神经证或精神病。
第三,心身紊乱与心身反应也不同干心身疾病。心身紊乱是指躯体功能出现持久性的数fi:上偏离正常,这些偏离虽很严重,但多数人持恒定状态,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心身反应是心理现象的伴随症状,可用仪器记录其变化,如脉搏、呼吸、血压、心电变化的曲线等。
心身疾病的治疗和預防研究从心身医学研究中产生新的预防和治疗观点与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心病需要心药治V“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是中医几千年的医疗实践而提出治疗心身疾病的基本原则。临床医生都懂得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应该是躯体治疗和心理治疗并重,但实际工作中往往只注重对身体症状的治疗而忽视心理治疗,因此治疗效果常不理想。中医对心身疾病治疗和预防研究的重点,具体应着重以下几点:(1)中医心理疗法规范化研究;(2)躯体治疗方法研究:包括药物,针灸、食疗,推拿、气功导引等;(3)运用现代研究成果,针对病人的某些易罹患倾向的人格特征,进行前瞻性干预以降低患病率与病死率。
3借鉴当代科学方法和研究工具,提高中医心身医学研究的质量
由于心身研究涉及到心理和生理、人和环境间多因素的的相互作用和联系等多层次、多方面,尽管中医枳累r许多宝贵经验和理论,但因历史的原因不可避免地夹杂了一些只有历史局限性的理论和不确切的概念,限制了中医心身医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亟需借鉴当代的钭学方法和研究工具加以更新和发展。
运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流行病学作为方法学在探讨病因学上有其独特的作用,可运用对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纵深的研究。如,中医七情在A型行为模式的冠心病发病率中,各因素间内在的及其数的关系等等。
以内科心身疾病研究作为突破口,逐渐向其它学科渗透:西方国家的心身医学研究起步较早,根据国内外资料分析,目前心身疾病可分为16大类,200多种疾病,其中内科心身疾病占r全部心身疾病的40%左右,涉及到心血管、脑血管、消化、呼吸、内分泌、神经、泌尿生殖、骨胳、肌肉等7个系统。近年来心身医学研究发展很快,其中有一个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即先从内科疾病着手,成立“心疗内科”,然后逐渐普及其他各科。目前我国中医内科人员占了整个中医队伍的80%左右,所以应加快进行中医内科心身疾病的研究,再逐渐普及到妇科、儿科、外科、肿瘤科等科。
运用量表工具:现代医学的很多检测手段和褚密仪器对于了解人体的病理变化极有帮助,怛对心理社会闪素所引起心身疾病的评估就不适用。中医心身医学研究完全可借鉴、运用这些工具,也可根据中医的特点建立新的。
引进循证医学:近年来,循证医学在国际临床医学领域内得到r迅速发展,其核心思想是:任w医疗决策都应建立在最新最佳临床科学研究证据的基础上。中医心身医学研究完全可以、也应该引进循证医学,将零散地记载于各种医籍中、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的中医心身医学经验与理论,进行有效的文献检索,并对其进行评价,找到最适宜和有力的证据,通过严谨的判断,将最适宜的理论、最佳的诊断方法、最精确的预后估计及最安全的有效的治疗方法运用于临床实践,使中医的临床医疗决策科学化。这样,中医心身医学研究的质M必将有质的飞跃。
1992年国际心身医学会有位权威人士曾提出“世界心身医学应向中国中医学寻找智慧”,充分肯定了中医学对世界心身医学的贡献与价值,中医心身医学应主动与现代心身医学接轨以适应疾病谱的改变,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刘德桓(福建中医学院附属泉州市中医院,362000,福建泉州//男,1952年生,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