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中医学论文

中医分证论治水肿

2016-10-22 18: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目的:对水肿患者的分证论治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38月~20159月收治的32例水肿患者的分证论治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2例水肿患者经分证论治后,痊愈13例,好转16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0.63%。结论:对水肿患者进行分证论治,指导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对其身体进行精心调理,可使病情有效好转甚至痊愈。

 

水肿是指因内伤及外感等导致肺脾肾三脏对水液宣化的输布功能出现失调,造成水液潴留于体内,在肌肤泛滥,致使眼睑、头面、腹背、四肢甚至全身出现浮肿等临床症状。本文选取我院20138月~20159月收治的32例水肿患者,对其分证论治特点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水肿患者32例,均为20138月~20159月我院收治的病例,其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在2763岁之间,平均年龄(52.43±8.26)岁。患者通常由眼睑或下肢开始水肿,再蔓延至四肢或全身,少数严重患者还伴有腹大胀满、恶心呕吐以及头痛等症状。

 

1.2方法

 

风水泛滥:患者症候表现为眼睑浮肿,迅速蔓延至四肢或全身,并伴有恶寒发热、关节酸痛及小便不利等。主要治法是疏风利水,可采取炙甘草、泽泻、白术、防己、麻黄、防风、车前子、茯苓、羌活、猪苓及桂枝等方药,并越婢加术汤。

 

湿毒浸淫:患者症候表现为眼睑浮肿,并延及至全身,严重者会出现溃烂、恶风发热等。主要治法是清解利水,可采取炙甘草、野菊花、连翘、杏仁、紫花地丁、金银花、赤小豆、生麻黄及紫背天葵等方药,并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水湿浸渍:患者症候表现为起病缓慢,病程时间长,全身水肿,身重胸闷等。主要治法是通阳化湿利水,可采取大枣、桂枝、陈皮、猪苓、苍术、茯苓皮、白术、生姜、泽泻、大腹皮、桑A皮及生姜皮等方药,并五皮饮合胃苓汤。

 

湿热壅盛:患者症候表现为遍身浮肿,烦热口渴,大便干结或小便短赤等。主要治法是分利湿热,可采取炙甘草、木通、槟榔、生姜、黄柏、泽泻、商陆、大腹皮、赤小豆、茯苓皮及川椒目等方药,并疏凿饮子。

 

气滞水停:患者症候表现为肢体或全身浮肿,纳食减少,胁肋胀痛,暧气不舒等。主要治法是行气利水,可采取炙甘草、白术、厚朴、北柴胡、猪茶、苏梗、芍药、茯茶、川穹、制香附及枳壳等方药,并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气虚水溢:患者症候表现为下肢明显浮肿,晨起时最为严重,怠倦无力,纳少便溏且腰背酸软等。主要治法是补气利水。可采取炙甘草、党参、茯苓皮、杜仲、山药、防风、生薏苡仁、车前子,防风、炒白术及防己等方药,并防己黄芪汤合参苓白术散。

 

脾阳虚衰:患者症候表现为腰以下部位明显浮肿,面色萎黄,易疲倦,四肢阙冷及脘腹胀闷等。主要治法是温阳健脾利水,可采取炙甘草、木香、干姜、椒目、桂枝、大枣、大腹皮、炮附子、茯苓皮及白术等方药,并实脾饮。

 

肾阳衰微:患者症候表现为腰以下位置明显水肿,气促,心悸,腰部酸痛,面色灰白及尿量增多或减少等。主要治法是温肾利水,可采取桂枝、山药、熟附片、白术、车前子、山茱萸、仙灵脾、茯苓、熟地黄、泽泻、巴戟天及鹿角片等方药,并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气阴两虚:患者症候表现为长时间浮肿,乏力气短,头晕目眩,手足发热及纳少腹胀等。主要治法是益气养阴利水,可采取内茅根、枸杞子、生熟地、防己、芦根、山药、二至丸、山萸肉、车前子、太子参、生薏苡仁、紫河车、生黄芪、续断及茯苓皮等方药,并防己黄芪汤。

 

2.结果

 

本组32例水肿患者中,风水泛滥者3例,湿毒浸淫者2例,水湿浸渍者2例,湿热壅盛者2例,气滞水停者3例,气虚水溢者4例,脾阳虚衰者5例,瘀血阻络者4例,气阴两虚者4例,肾阳衰微者3例。经治疗后痊愈13例,好转16例,无效3例,故治疗有效率为90.63%

 

3.讨论

 

水肿患者的致病原因有很多,包括风邪袭表、劳欲过度、饮食失调、疮毒内陷、情志失调、水湿内侵等,也可能是因其他疾病造成肺脾肾三脏功能出现失调,致水液代谢异常而引发的,患者多为一种原因致病,亦有部分患者兼杂致病其中因疮毒内陷或外邪侵袭导致的水肿多起病急骤,而其他原因致病患者病情通常较为缓慢。水肿多为本虚标实,且病情反复,如迁延不治会致病情加重而危及生命,因此及时治疗水肿尤为重要。对水肿患者治疗时,应根据其临床症状、舌象、脉象等症候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等,明确其发病原因及疾病类型,选用合适方药,并据其病情程度适当加减。治疗过程中,不可急于求成,不可擅改药方,需坚守病机,长期治疗,以求稳步前进,方可见效,同时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节、保证充足睡眠、戒烟戒酒及皮肤清洁等方面,从而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妥善调理自身体质,预防感染。总而言之,对水肿患者进行分证论治,据其实际情况加减用药,指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其自身机体功能,治疗时稳步求进,在水肿消退后,进行康复治疗,以此巩固疗效,经过精心调理,多数患者病情可有效好转甚至痊愈。

 

作者:郭磊  王琳晶   杨明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