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40年来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灾害的救援上,尤其在2004年底印度洋海嘯、2008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国内外重大医学救援活动中,护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护士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世人、业界所关注。中华护理学会在2008年成立了中华护理学会灾难护理专业委员会。2008年11月,刚刚成立的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就高度重视护理学科及我国护士在医学救援领域中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不可替代的、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在心肺复苏的理论、实践的教育培训中,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专业人员组成中,中国医学救援护理学已是呼之欲出的专业,必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1.全球急救、灾害医学历史回顾
自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社会相对稳定,科技发展,人类交往频繁,疾病谱改变,人均寿命增长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在常态下影响个体生命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扶摇直上,且往往以突发急症形式危及生命;交通创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也大大增加。现场急救处置及时、正确,途中转运得当,不少伤病人可获生机、减轻伤残。反之,则生命过早终止,残疾加重。
1976年,国际上著名的麻醉科、内外科医生在德国美茵茨(Minze)发起成立了急救、灾害医学俱乐部,不久即更名为世界急救、灾害医学协会(WorldAssociationforEmer¬gencyandDisasterMedicine,WAEDM)。政府、社会重视发展急救事业,应运而生了适于现代社区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EMS)。仅约20年的时间,在80年代中期,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包括我国香港地区)完成了EMS体制、机制及法制的建设,EMS已成为城镇社区处理常态下24小时全天候服务重要、惟一的体系与事业。
20世纪70年代后,全球自然灾害形势日益严峻,尤其到了80年代,频频发生的严重灾害,危害了公众生命安全,制约了经济发展,甚至造成某些国家、地区社会动荡,政局更迭。为此,联合国于1989年12月22日通过了第44/236号决议,将20世纪的最后10年,即1990〜2000年定为“国际减灾十年”,包括我国政府在内的各国政府、社团和民众积极参与了这一行动。
1989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举办的“首届世界预防事故和灾害会议”提出了“安全社区宣言”。安全地生活是一项基本权利,要使“人人安全”。现代城市意外伤害和天灾人祸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已构成了世界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并随着都市现代化在继续恶化。WHO在1993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所发表的文告中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对在家中、路上或工作场所可能遇到的危险认识不足,未能形成公众舆论。但是,一个新的流行病学模式正在出现,意外事故和肉体伤害行为常常对受害者个人及家庭造成灾难性后果。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事故造成的损伤,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和个人集体的暴力行为,受伤需治疗的人数为上述的100〜150倍,其中约有200万名受害者形成永久性残疾。与此同时,急救、灾害医学的学术核心——心肺复苏(CPR)不断推广、普及,世界急救灾害医学协会及心肺复苏医学创始人彼得•沙法教授(PaterSafar),随后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建立了国际心肺复苏与灾害医学研究中心,成为该领域的科研教育的重要基地。
综上所述,20世纪中期城市EMS的创建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此前“救护”(FirstAid)难以在现场处理包括猝死、创伤在内的急救窘状;而公众,即日益增多的“第一目击者”在现场救护危重伤病人,无疑及时有效地帮助了专业EMS的工作,大大提高了现场抢救的成效。
在传统的现场救护的基础上产生了现代急救医学(EmergencyMedicine),其内涵日益丰富,外延更为扩展,出现了灾害医学(DisasterUedicine)。灾害医学即是急救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延伸,或理解为急救医学的分支,或二者并列,这并不重要,也不矛盾。笔者等认为,灾害医学与急救医学很难区分,只不过两者在造成伤病人的原因、环境方面不同,以及受害人数(个体、群体)等不同罢了。
2.21世纪初期严峻的灾害形势及其特征
人类期盼世界和平,渴求社会安定,但天灾人祸不因20世纪最后岁月的“国际减灾十年”的结束而离去,灾害形势依然十分严峻。2000年10月11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先生在国际减灾日文告中说道:“我们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容易受到灾害的伤害。灾害造成死亡的人数在不断加大,灾害的经济损失也迅猛增长。作为一个国际社会,我们相当被动。”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9•11”特大恐怖事件。2003年春,中国爆发了“非典”(SARS)公共卫生事件。2004年底,印度洋发生了强烈的地震海嘯。2005年8月美国遭到卡特琳娜飓风袭击,巴基斯坦发生地震。2008年“5•12”中国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真是天空、大陆、地下灾难迭起。而在此间,伊拉克、阿富汗地区战争不停,中东以色列、巴勒斯坦的民族恩怨不断,战火纷飞,我国的矿难、井喷等各种生产事故也是此伏彼起。突发事件、灾害事故的多样性、严重性,在21世纪初更加凸显。正如安南秘书长在“国际十年减灾日”结束的讲话中说,当初减灾指的是自然灾害,但专家们很快地把减灾活动扩展到多种灾害,这是十分正确的。我们面临着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技术灾害等多种灾害。
由20世纪后期到21世纪初期,频频发生、种类繁多、范围广泛、破坏严重的灾害,与历史上的一些灾害相比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变化,具备了新的特征,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这是由于现代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和社区结构等诸多因素决定的。
我们早已结束了农耕自给自足的时代。全球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密集的人口居住在一起。密集的人群需要依赖他人的资源来维持生存,依靠他人来获得食物供应、冷藏、燃料、能源和诸如污物、污水处理等公共卫生服务。可以这样说,越是生活在现代化程度高的社区人群,依赖他人的生存状况就越为严重;繁华的城镇也就显得更为脆弱,不堪一击。
科技的突飞猛进,使我们人类在享受文明阳光的同时,也时而在受到灾害阴霾的笼罩,有时甚至挥之不去。全球气候的变暖,往往导致频繁的飓风发生。喷气式飞机在全球上空的忙碌飞行升降,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各种传染性疾病在一天之中,由地球这端的天涯带到另一方的海角。在人类的身体、生理受到灾害损伤的同时,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由于因特网的作用等等,“技术”使局部灾难在本质上可以“全球化”,还可以使身体、心理全方位地受到伤害,可以波及个体、群体乃至更为广泛的人群。这样的灾难本身及其衍生、次生的灾害,在20世纪中叶前是难以想象的。地球、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更为广阔的“灾难谱”。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个新的“灾难谱”的内涵、特点、外延。
3.伴随灾害而生的“医学救援”行业、学科的崛起和发展
尽管20世纪后期、21世纪初以来灾难不断,联合国的1990〜2000年的“国际减灾十年”的成果是不容忽视的。它是人类在全球共同为减灾防灾、保护家园与公众安全建设上树起的第一个里程碑,并从中提炼了两条重要的理念。
第一条是“使21世纪成为安全的世界”(forasaferworldinthe21ThCentury),它即表明了全球灾害形势仍然很严峻,减灾要为持续长期发展作出贡献。“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根本转变,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创新。十年减灾活动后,必须在全球持续地将此活动开展下去,体现了人类在今后自身生存、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
第二条理念是提出建设“预防文化”(BrildingaCultureofprerention)。“预防文化”(国内多译作“安全文化”)是在减灾十年深入发展研讨时形成的理念,并很快将此口号印在国际减灾十年的标记上。这个重要理念的提出和对它内涵的深入探讨、实际运作,在国际减灾的活动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预防文化,强调防御优先,无论是何种灾害在其发生前、发生后立即采取对策。我国政府在2004年初制定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一系列应急预案,就充分应用了这一理念并付诸实施。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当今又处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较快时期,自然的、人为的、技术的等等灾害的形势十分严峻。为此,国务院于2004年1月开始制定应急预案和建设应急体制、机制、法制。2006年1月,国务院向社会颁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007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至此,我国在应对各种突发灾害事件上有法可依,有预案可遵循,有规范可操作,有情况可发布。
我国根据突发事件、灾害等所有的“天灾人祸”,按其发生的过程、性质和机理,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4大类。
我国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范围广泛、损失严重的国家。如破坏性地震在20世纪占全球的1/3,死亡人数59万人,占全球的1/2。2008年又发生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事故灾难是在生产生活中发生的重大恶性事件,如矿难、井喷、火灾、倒塌等。突发公共事件是指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的传染病流行,如2003年的“非典”,2004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社会安定事件是指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恶性事件,如恐怖活动,爆炸投毒等。
上述4类突发公共事件并不完全孤立地存在,可以相互交叉、彼此影响,相互关联、同时发生或引发次生、衍生事件。而且,如发生在重要城市地区,则事件又具“放大”效应。在当今我国经济腾飞,城市化进程加快,国际间的交往频繁,恐怖活动猖獗等因素对于我国突发灾害事件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所有的重大突发灾难事件的发生都会造成人、人群的伤亡,尤其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所造成的人体心理、生理伤害,在救灾抢险、医学救援上,都比以往历史时期更为复杂和困难。“急救”的涵义已难包容,使用“医学救援”一词,更为确切、全面。
无论何种何类突发灾害事件,人们关注的焦点是“人员伤亡”,医学救援的主要目的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这一目的的实现,是保持社会稳定、减少负面影响的重要因素,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公众评价政府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新兴的医学救援学科承担着重任,是政府、社会、公众及行业、学术界关注的重要事业。
可以这样说,医学救援事业伴随着当代文明社会的进步、社区模式的完善,以及频频发生的常态下的突发事件,社会公众迫切的需求应运而生,并在不断发展。从20世纪50〜60年代前传统的现场初级救护(FirstAid),到20世纪70〜80年代建立并完善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以及在20世纪最后的“国际减灾十年”和21世纪初的几年间,EMS又大力加强了针对包括恐怖活动在内的各种灾害救援现场的建设,使医学救援的事业和学科建设、实际操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4护理学、护士在医学救援中的地位和作用。
4 护理学、护士在医学救援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现代临床医学的理论与实践中,传统的观念是人们重视诸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学科,以及医生在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内的地位和作用,而对于护理学和护士在这些医疗机构、科室中的地位通常被淡化,或视为一般性的辅助工作。越来越多的医院外的紧急事件和灾难事故的发生,院外现场救治的任务大量增加。众所周知,现场急救,往往是需要立即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更多地使用“手段”、“技能”,而护理学中侧重操作及“动手”,而不是讨论、“动嘴”部分,因此就显得重要和突出了。
我们还必须看到的一个基本事实是:20世纪70年代风靡全球的既应用于医院内又适用于医院外的“第一救命技术”的心肺复苏(CPR),在多数情况下,最早接触垂危伤病员、最早实施抢救措施的多是护士。在各种灾害现场的创伤处理上,同样也是护士在医疗操作上的“身先士卒”。
从2001年美国“9*11”事件、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救援活动中,社会学家及医学家已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医学救援离开了护理学的理论、实践将难以承担其使命,无法开展其工作。中国文化“救护”一词,本身就明确地涵盖急救与护理。在各种灾害、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援中,现场维持、恢复生命的基本抢救技能是“心肺复苏”(CPR)。具有执业护士资格的护士均可以进行此项抢救,而发达国家的专业急救人员包括护士在内则是现场实施急救的“主力军”;我国院内急诊科及院外急救中心,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护士,通过规范培训及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等行业协会考试,即具有开展救护的资格。
灾害事故的现场医学救援还包括伤病员集中点、难民营的巡诊医疗。面对大量的伤病员,急需及时的各种创伤急救护理操作,包括软组织损伤、烧伤的清仓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均离不开护士。
在灾害事故幸存者的心理支持方面,护理人员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即使在异国他乡语言交流困难的情况下,护士的“天使形象”和细心操作也能给予伤病员心理上的安抚和支持。
此外,高级护理人员是医学救援临时管理机构的重要成员。在印度洋海嘯救援中,笔者与各国救援队包括雅加达和印尼卫生部、国际SOS急救组织等专家们取得共识,现代社会中已经奠定了护理学在医学救援中的重要地位,如果不重视、不加强、不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将是救援工作的重大失误。
在应对重大灾难事件时,需要在灾区等现场建立各种流动医疗队、流动医院、帐篷医院,此时护士的作用更为凸显。每一个急救单元的两位负责人中,必然也应该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护士或护士长。
在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2005年的卡特琳娜飓风等救援中,美国国土安全部的联邦急救处理局(FEMA)下的国家灾害医疗系统(NDMS)设计的流动医疗队和帐篷医院已经应用,显示出充分使用护士的有效作用。在急救单元的建立、启动、运行中,对护士的地位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同时,对医生、护士关于高级灾难生命支持(ADLS)等所使用的教材和培训都处在同一等级上。美国的有关权威部门指出,在未来的10年内,基本灾难生命支持(BDLS)、高级灾难生命支持(ADLS)课程提供有关在各种灾难事故现场如何作好准备及实施抢救程序的培训,不仅仅是创伤,还包括一些特殊的情况,如化学、生物、放射等,这将是美国每一个医生、护士都必学的同一级别的课程,当然还包括医院外EMS专业人员和医院急诊科人员。
事实上,欧美近十多年在医学救援行业、学术的发展上,美国比起欧洲的一些国家而言,各种灾难更加频发,所以对护理学、护士的地位作用就更为重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在EMS事业中,具有护士执业资格的人在不断增加,尤其对垂危病人抢救转运中以直升机为主的“空中急救”队伍中,护士的比例明显在提高。
曰本也是一个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对灾害的防御、演习及医学救援工作一直较为重视。在灾害发生后,护士与其他专业急救人员一起在现场参与抢救,充分发挥其专业知识与技能。但护理学、护士在面对灾害时的地位、作用也一直并未形成其自己的行业和学术。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关于灾害护理学的论著迅速增加,认识到了灾害护理教育的必要性。1999年创建了“日本灾害护理医学”并召开了年会。由于阪神大地震发生等原因,兵库县在曰本灾害护理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与有关方面和志愿者们还就灾后重建、灾后持续性护理援助等做了大量的工作。
5尽快建立中国医学救援护理学
综观人类在灾害救援中的活动,可以追溯到远古年代。但就近代而言,亨利•杜南最早倡议建立国际性救援团体,提出救援活动不分敌我,1863年成立了5人委员会,日后发展成国际红十字会,这可以说是开创了医学救护的先河。20世纪60年代后,心肺复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并被大众接受,使救护由传统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4大技术发展成“第一救命技术”,这使“救护”的理论、技术得到了根本性的提升,为现代医学救援提供了社会、普及、技术的广泛基础。与此同时,国际急救、灾害医学行业及学术活动创立和发展,尤其在20世纪末联合国提出的“国际十年减灾活动”期间,医学救援事业行业已经形成。
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频频发生的灾害,伴随着医学救援活动进一步的开展,2001年4月23日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成立,4月27日中国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相继成立,均将护理救援列为其组成部分。2001年9月11日美国特大恐怖事件后成立了“群众灾害教育的国际护理联盟"(InternationalNarsingCoalitionformassCasualtyEdication,INSMCE)。
20世纪70年代后,在中国急救、灾害医学逐步迈向现代化过程中,已经充分注意到,医院内、外的医学实践均伴随着护理活动进行;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是医学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5年底,中国国际救援队及中国医疗队在印度洋海嘯的救援实践中,更加深切地认为,护理学、护士的地位作用,可以说与临床医学、医生“平分秋色”。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医疗队都普遍发现,医学救援队伍中护士严重不足。事实上,医学救援护理学与医学救援相伴相随而生不可替代,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可惜在过去未能引起重视,缺少认真的总结提升,更没有把它引向形成医学救援护理这样一门学科。
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实践,又一次使我们认识、审视、评估护理学与护士在医学救援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008年12月,在由中华护理学会、香港医疗局和华西医院护理学院等联合举办的首届四川汶川地震灾害护理高级研讨会上,专家们达成共识:创立中国医学救援护理学条件已经成熟。
在这里应该指出的是,一些国家对此的称谓是“灾害护理学”,笔者认为,这样的称谓“自窄领域”,只是面对灾害而言。事实上,护理学、护士的作用远不仅仅是应对灾害。在无灾害的背景下,无论是个体的还是群体的紧急事件,如猝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脑血管意外,急性中毒,交通事故导致的各类创伤等,都需要有护士的参与,有时甚至是惟一主角,尤其是近年来欧美国家EMS人员中有不少是护士独档一面,显然用“灾害护理学”是不够全面的,我们认为,用“医学救援护理学”更为确切、科学。
随着我国政府2006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事件应对法”的颁布,以及2008年由国家批准的“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的成立[9],在紧急事件、灾害挑战中崛起的新兴学科“中国医学救援护理学”已呼之欲出。它必将在常态下和突发灾难事件的“救死扶伤”中作出重要的独特贡献,并将为现代护理学开拓出一个崭新的广阔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