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肿瘤学论文

科学研究促进临床肿瘤学研究生教学效果的探讨

2023-12-08 04: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肿瘤学是当今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其科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操作技术更新迅速。因此,对于临床肿瘤学研究生的培养,需要紧跟该领域知识与技能更新的步伐,从而完成高等医学院校与国家高等教育方针规定的创新型与操作型并重的人才目标。科学研究处在学科知识的最前沿,引领着当今科学的发展潮流,利用科学研究可以培养与提高肿瘤学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动力。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培养有助于临床问题的解决,操作实践技术的提高以及研究生个人知识素养的提高。因此,将肿瘤学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对于培养医学创新型与实践型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及重要价值。


  关键词:科学研究;临床肿瘤学;研究生;教学与实践


  一、引言


  人才培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一环,也是高等教育的职能之一。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开始倡导各行各业的科技创新人才,包括医学高等院校对创新型与实践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临床肿瘤学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肿瘤学创新与实践人才,成为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重要任务。创新与实践人才的培养最主要来源于肿瘤学的科学研究与科学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动力及实践创新,为医学肿瘤学的发展提供医学创新与实践型人才。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科学创新与实践创新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如何缩小这一差距,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关注的重点。本文提出在高等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提倡科学研究与实践创新技术相结合的模式,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及创新动力,从而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科学研究对临床肿瘤学研究生教学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科学研究提高临床肿瘤学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及创新动力


  教学实践证明,科学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带教老师的个人知识素养,同时作为高校创新教育的实施者,给予研究生一定的科学研究知识可以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生初入科学研究的领域,对未知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充满了新奇,也是教师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时间节点。科学研究的最新知识主要来源于科学研究论文,一般书本的知识的更新落后于论文的发表。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接受创新的知识,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本人的知识素养提高,了解肿瘤学科的发展与进步,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指引与教授,开启研究生的创新之门。研究生在课堂上接受教师传授的新知识、科技成果等,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教学质量。从国内高校来看,科学研究雄厚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概率就大,数量就多。因此,科学研究知识的学习是提高临床肿瘤学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及创新动力的重要保障。


  (二)科学研究是培养临床肿瘤学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科学研究无论从知识水平与实践水平都给医学高等院校提供了重要途径。科学研究的途径可以通过课堂上前言科学知识的贯穿与教学来实现。研究生学习的全过程中,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科学研究的途径可以通过把科学研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科学研究的途径可以通过研究生在实验室的训练,掌握实践技能,进行实践技术的创新。因此,培养医学肿瘤学创新型人才就要避免“填鸭式”的教学,避免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鼓励、引导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科学研究不仅是最前沿知识的来源,也是在创新中的指导思想,更是培养医学临床肿瘤学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三、科学研究如何促进临床肿瘤学研究生教学效果及途径


  (一)教师查阅文献,熟悉教学内容的最新进展,课堂上传授学生


  科学研究的最新知识通常来源于前沿的研究论文,这就需要带教老师及时跟踪教学内容相关文献的最新进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医学临床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部分最新研究成果,学生课下再温故知新,巩固现有知识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汲取最新肿瘤学的发展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最新科学研究进展的某个问题,分组讨论,提取精华,让学生在互动中更好地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另外,对于临床肿瘤学研究生来说,教师在课堂上可开展“肿瘤的生物治疗”“肿瘤的免疫治疗”“肿瘤的放化疗”及“肿瘤的防治”等引领前沿研究的专题讨论。专题讨论可以增加教学知识范围,开阔研究生的科学视野,增加研究生的创新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不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肿瘤现有的最新进展,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与水平,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进行临床基础研究实验室实践感受,培养肿瘤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基础实验室进行的科学研究都是最前沿的专业热点方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举办一些科技工作活动日,带领临床肿瘤学研究生参观肿瘤学基础研究实验室座谈会,介绍临床科学研究解决临床应用中的哪些问题,现场参观观摩,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开发研究生对创新性研究的热情。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专业的实验课,通过课题的选择、文献的查阅与调研、课题的确定与设计、课题的实施与改进、实验结果的发表等来综合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创新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实践不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专业教学的效果,达到培养临床创新型与实践型的复合型人才。


  (三)鼓励支持临床肿瘤学研究生参加课题研究,培养自身科研兴趣与实践操作能力


  培养临床肿瘤学研究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除了让研究生在基础实验室进行参观感受与实践学习,还可以通过让研究生本人独立参加课题研究。目前,高校研究生教学过程中,推出了一些培养研究生的课题项目,如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全国大学生科研挑战杯、科学研究的系列比赛等。医学临床研究生独立开展项目的科学研究可以提高研究生自身的科研热情与兴趣,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思维与逻辑,提高研究生实践操作中的动手能力,综合提高研究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等等。研究生经过自身的深切体会与学习,不断达到创新的目标,成为创新型与实践操作型的医学人才。因此,对于医学研究生的创新培养,高等医学院校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推荐研究生独立参加科学研究实验。


  四、结语


  科學研究是医学临床肿瘤学研究生获得创新知识与创新实践操作能力的源泉,是医学发展中获得创新与实践复合型人才的有力保障。医学高等院校要紧紧把握好这个中心点,才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以及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在医学研究生的教学中要鼓励与支持研究生亲自加入到科学研究中,在获得最新专业领域前沿知识的同时,也锻炼自身的科研思维能力,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为我国的医学事业培养后继人才。


  参考文献:

  [1]谢静波,汪玲,吴鸿翔,等.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7(1):9-11.

  [2]曹浩哲,郑鹏生.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与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6,24(5):718-721.

  [3]易丽丽.科研平台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4):24-26.

  [4]何玥,阴赪宏,吴玉梅.基于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医学综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探讨[J].北京医学,2016,38(11):1245-1246.

  [5]葛金芳,解雪峰,吴繁荣,等.科研教学互动在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0):28-29.

  作者简介: 柴大飞,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医科大学肿瘤防治研究所。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