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临床肿瘤研究论文

2023-03-04 20: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临床肿瘤研究论文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某些大成市中已占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1]. 早期诊断与治疗,早期发现复发与转移,对乳腺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可见于乳腺癌组织细胞表面,细胞表面糖蛋白(CA153)是目前乳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 本研究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CEA和CA1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个辅助手段.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随机收集吉林省人民医院2006年间原发性乳腺癌40例,均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并经病理诊断. 其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乳腺小叶癌15例,髓样癌5例,全部为女性,年龄23~78(平均49)岁. 对照组:乳腺良性疾病20例,其中经病理诊断为小叶增生8例,乳腺纤维腺瘤12例,亦全部为女性,年龄16~72(平均47)岁. 两组病例术前均未行放化疗. 年龄经检验(P>0.05). 1.2方法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尽快分离血清,置-80℃冰冻保存待检,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清中CEA和CA153含量,血清CEA试剂盒由潍坊三维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生产,CEA血清正常参考值为15 μg/L, CA153检测亦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IRMA),血清CA153试剂盒由Centocor公司生产,正常值20 U/mL,按说明书操作. 结果判断: 以试剂盒给定的阳性界值,CEA为15 μg/L. CA153为20 U/mL,高于正常值为阳性. 组织学分级: 采用BloomRichardson系统Nottingham改良方案[2],将分化程度从高到低分为Ⅰ, Ⅱ, Ⅲ级. CEA和CA153联检中如果有一项为阳性者即为阳性病例. 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阳性率之间用χ2检验. 2结果 2.1乳腺癌组和对照组CEA和CA153表达的比较乳腺癌组CEA 的血清含量及阳性率分别为(21.55±6.96) μg/L和32.5%,对照组CEA含量及阳性率分别为(9.83±2.31) μg/L和0. 乳腺癌组CA153的血清含量及阳性率分别为(37.63±23.22) U/mL和47.5%,对照组中,乳腺小叶增生有1例呈阳性,但其血清值小于37.63 U/mL,其余均小于参考值,乳腺癌组和对照组此两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2.2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EA和CA153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见表1乳腺癌Ⅲ级分化组CEA和CA153含量及阳性率均高于Ⅰ级分化组(P<0.01),肿瘤>5 cm组的CEA和CA153含量高于2~5cm组和<2 cm组(P<0.01),淋巴结转移组CEA和CA153含量及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P<0.01). 表1乳腺癌患者血清CEA和CA153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略 2.3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EA表达与CA153表达的关系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EA阳性组CA153含量高于CEA阴性组(P<0.01),CEA阳性组的CA153阳性率亦高于CEA阴性组(P<0.01),表2. 表2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EA表达与CA153表达的关系 略 3讨论 肿瘤标志物目前日益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临床监测,判断疗效及愈后等方面. 乳腺癌肿瘤标志物中以CEA和CA153使用的较为广泛[3]. CEA是一种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属于肿瘤细胞表面的结构抗原,是一种具有人类胚胎抗原特异决定族的酸性糖蛋白,是从腺癌和胚胎结肠粘膜组织中分离的辅助诊断指标[4],但其特异性较差,除结肠癌外,还可见于乳腺癌,胰腺癌,肺癌等,可作为肿瘤普查筛选的指标之一. 肿瘤相关抗原CA153最早发现于乳腺癌细胞,是位于细胞膜上的一种分子量较大的粘液样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300~450 ku,包括一个膜区,一个细胞内区和一个富含糖基的细胞外区,由抗人乳脂球膜抗体115D8和DF3所识别,存在于多种腺癌内,如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及胰腺癌[5],当细胞癌变时,由于糖基转化酶被激活,引起细胞膜上蛋白酶和唾液酸酶活性增高,细胞骨架破坏,CA糖类抗原增多并从癌细胞膜上分离出来[6],向血液中释放,可作为肿瘤标志物应用于肿瘤的辅助诊断,疗效监测和转移复发的判定,当乳腺癌发生肝转移,尤其是骨转移时CA153含量会显著升高,阳性率可达100%[7],EssmannSeboth等[8]曾报道有CA153检测比临床及影像检查早48 mo发现乳腺癌转移复发的病例,因此它对乳腺癌的动态追踪、判断复发转移有一定价值. 本研究结果表明,CEA和CA153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有一定相关性,联合检测这些指标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愈后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天泽,徐光炜主编,肿瘤学[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47.553. [2] Page DL, Ellis IO, Elston CW. Histologic grading of breast cancerLets doit (editorial)[J]. Am J Clin Pathol, 1995,103:123. [3] 孙龙安,李龙,林钢主编. 医学特种检验与实验室诊断[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53. [4] Kuasela.P, Haglund C, Ruberts PJ. Comperison of a new tumor marker CA242 with CA191CA50 and Carcinoembryorni cantigen (CEA) Indigertive tract disease [J]. Br J Cancer, 1991,63(4):636-640. [5] 万文徽,李吉友. 肿瘤标志的临床应用[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7,20(1):49. [6] Haglund C, Lundin J, Kuusela D, et al. Ca242 a new tumor marker for pancreatic cancer[J].Br J Cancer,1994,70:487. [7] 陈智周,范振符,杨剑,等. 肿瘤标记物CA153的免疫放射分析及临床应用[J].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2):125. [8] EssmannSeboth D, Fuchs I, Jakesz R, et al. CA153 in the post operative follow up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n: Klapdor R, eds.Current tumor diagnosis: application, clinical relevance, research trends[M]. New York: W Zuckschwerdt Verlag, 1994:158-159.

求论文.论述中国肿瘤的临床用药发展趋势,并对地区性用药的特点做分析

1.传统抗肿瘤药物[2]
根据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理,可以大致将其分
为四类:直接作用于 DNA,破坏其结构和功能的药物;干扰 DNA 合成
的药物;抗有丝分裂的药物;基于肿瘤生物学机制的药物。
1.1 直接作用于 DNA 的药物
1.1.1 烷化剂类
作用机制。 从有机化学的角度看,烷化剂和 DNA 之间的反应,实
质是亲核取代反应。 烷化剂上有较好的离去集团,能在体内形成缺电
子的活泼中间体或其他具有活泼亲电性集团的化合物 ,DNA 中含有
富电子的集团(如氨基、巯基、羟基、羧基、磷酸基等),在和 DNA 反 应
时,烷化剂或通过生成正碳离子的途径与 DNA 发生 SN2 反应,或直接
和 DNA 按 SN1 的方式进行烷基化,从而影响或破坏 DNA 的结构和功
能,使 DNA 在细胞增殖过程中不能发挥作用。
1.1.2 金属铂络合物
作用机制。 顺铂络合物进入肿瘤细胞后水解成水合物,该水合物
在体内与 DNA 的两个鸟嘌呤碱基 N7 位络合成一个封闭的五元螯合
环, 从而破坏了两条多聚核苷酸链上嘌呤基和胞嘧啶之间的氢键,扰
乱了 DNA 的正常双螺旋结构,使其局部变性失活而丧失复制能力。 反
式铂络合物则无此作用。
1.1.3 博来霉素类
作用机制。 博来霉素类抗肿瘤药物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糖肽类抗肿
瘤抗生素,它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的 DNA,使 DNA 链断裂和裂解,最
终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1.2 干扰 DNA 合成的药物
1.2.1 作用机制
干扰 DNA 合成的药物又称为抗代谢抗肿瘤药物,通过抑制 DNA
合成中所需的叶酸、嘌呤、嘧啶及嘧啶核苷代谢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细
胞的生存和复制,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1.2.2 药物分类
叶酸拮抗物、嘧啶拮抗物、嘌呤拮抗物
1.3 抗有丝分裂的药物
作用机制:
药物干扰细胞周期的有丝分裂阶段 (M 期), 抑制细胞分裂和增
殖。 在有丝分裂的中期细胞质中形成纺锤体,复制后的染色体排列在
中间的赤道板上,到有丝分裂的后期,这两套染色体靠纺锤体中的微
管及马达蛋白的相互作用向两极的中心体移动。 抗有丝分裂药物作用
于细胞中的微管,从而阻止了染色体向两极中心体的移动,抑制肿瘤
细胞的分裂和增殖[3]。
有丝分裂抑制剂与微管蛋白有很强的亲和力,这些抑制剂大多数
是从高等植物提取的天然产物及衍生物。
2.新型抗肿瘤药物
传统抗肿瘤药物都是通过影响 DNA 合成和细胞有丝分裂而发挥
作用的,这些肿瘤药物的作用比较强,但缺乏选择性,毒副作用也比较
大。 人们希望能提高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高度选择地打击肿瘤细胞
而不伤害正常组织。
随着生命科学学科的发展,有关肿瘤发生和发展的生物学机制逐
渐被人们所认识,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始走向靶向合理药物设计的研
究途径,产生了一些新的高选择性药物。
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
靶向药物。 从抗肿瘤药物靶向治疗的角度看,可将其分为三个层
次:
第一层次:把药物定向地输入到肿瘤发生的部位,如临床上已采
用的介入治疗,这是器官水平的靶向治疗,亦称为被动靶向治疗。
第二个层次:利用肿瘤细胞摄取或代谢等生物学上的特点,将药
物定位到要杀伤的肿瘤细胞上,即细胞靶向,它带有主动定向的性质。
如利用瘤细胞抗原性质的差异,制备单克隆抗体(单抗[4])与毒素、核素
或抗癌物的偶联物,定向地积聚在肿瘤细胞上,进行杀伤,效果较好[6]。
第三个层次:分子靶向,利用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生物学
上的差异,包括基因、酶、信号传导、细胞周期、细胞融合、吞饮及代谢
上的不同特性, 将抗癌药定位到靶细胞的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上,抑
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最后使其死亡。
血管抑制剂药物的发展。 肿瘤生长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在癌
发展和转移的过程中新的血管生长是必要的条件[3]。 新的血管生成涉
及到多种环节, 例如在血管内皮基底膜降解时金属蛋白酶活性增加。
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重建新生血管及形成新的基底膜时有许多生长调
节 因 子 参 与 , 包 括 纤 维 生 成 因 子 (FGF)、 血 管 内 皮 细 胞 生 长 因 子
(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及转化
生长因子(TGF)。 它们能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使 DNA 合成增加。 另有
一些调节因子能抑制血管内皮的生长,如血管抑素、 内皮抑素、干扰
素 α 和干扰素 γ 等。 针对上述不同的环节及有关靶点,已研发出多种
血管生成抑制剂,例如对金属蛋白酶有抑制作用的 Marimastat,抑制血
管内皮生长的内皮抑素 Endostatin,抑制整合蛋白识别的 Vitaxin 抗体
及非特异性抑制剂反应停等。 此类新药进入临床试用的已有数十种,
对多种肿瘤及肿瘤转移显示出治疗效果,它们与常用抗癌药合用时能
提高疗效,但其确切疗效仍需临床验证的最后报告。
3.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前景
3.1 靶向抗肿瘤药物将继续不断发展
3.2MDR(多药耐药)逆转剂
MDR(耐药性)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肿瘤化疗
的一大难点,因此寻找发展 MDR(多药耐药)逆转剂是非常必要的,或
者加用两种或更多种抗肿瘤靶向药物可能会进一步提高传统细胞毒
化疗方案的抗肿瘤效果[4]。
3.3 抗肿瘤转移药物
临床诊断的肿瘤患者大约有 50%以上的已经发生了转移,而大部
分癌症患者最后都死于转移,因此研究开发抗肿瘤转移药,如肿瘤转
移多肽抑制剂、肿瘤细胞水解酶抑制剂也是必须的。 吕彦恩等人通过
对 IL-2 基因修饰的细胞毒 T 淋巴细胞抗肿瘤效应的研究得出如下结
论:IL-2 基因转染的 CTL 过继回输,可直接杀伤和诱导激活机体特异
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使体内抗肿瘤效果显著增强,有效抑制实验性肺
转移瘤的生长[5]。
3.4 基因治疗
2002 年 10 月 7 日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的发现项目是:“细胞
程序性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 这项发现使得人们认识到,随着基因导
入系统、基因表达的可控性的深入研究以及更好更多的治疗基因的发
现,人们可以通过导入野生型抑癌基因、自杀基因、抗耐药基因及反义
寡核苷酸、肿瘤基因工程瘤菌等来治疗癌症[3]。 基因治疗将会成为综合
治疗恶性肿瘤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
4.总结
传统抗肿瘤药物虽然作用比较强,但是特异性较差,毒副作用较
大, 因此, 它在今后的抗肿瘤药物市场中所占比列将会日益下降;同
时,具有靶向功能的抗肿瘤药物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占据市场很
大的份额;而基因治疗手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临床研究论文的核心内容由什么组成?

核心内容结构包括文题,署名,结构式摘要,引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

以下是临床研究的相关介绍:

临床研究是以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病因和预防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要研究基地,由多学科人员共同参与组织实施的科学研究活动。

临床研究分为多种。人们用研究来检验肿瘤预防、筛检、治疗和方法能否改善肿瘤病人生存质量。人们用临床研究来评价可能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个病人进入一项治疗研究并不意味着他仅仅接受实验性治疗,情况经常是新药物或新疗法与有效的药物或方法结合应用,来观察是否有额外的效果。

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临床研究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