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肿瘤学论文

关于老年妇科肿瘤患者中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2023-12-06 02:3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关于妇科肿瘤的临床治疗方案


现如今在妇科疾病种类逐渐增多的过程中,肿瘤性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妇女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即使我国相较于其他国家肿瘤性疾病的发病概率较低,但是近年来我国肿瘤性疾病的发病概率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患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根据国际临床诊断标准,肿瘤性疾病女性患者年龄低于35岁已经成为一项预后的危险因素[1]。前国际标准上已经将35岁作为划分年轻肿瘤性疾病的界限。从调查分析中了解到,年轻化的肿瘤性疾病具有极强的侵扰性,预后状况非常差。妇科肿瘤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肌瘤、宫颈癌、卵巢癌、输卵管肿瘤、子宫内膜癌等。本文研究探讨B超检查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作用。为临床今早治疗提供可采取的综合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接受妇科肿瘤诊断的患者361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均在20-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8岁。经过检查与手术治疗确诊所有患者的病理特点。


1.2方法在检查的过程中所有患者均使用GELOGIQP5彩超诊断仪,在检查的过程中使用3.5MHz凸阵探头,在患者膀胱处于充盈状态的情况下进行检查,仔细检查患者肿物大小、内部回声、与周围脏器组织间的关系、后方回声、形态、边界。在患者接受二维彩超检查后使用彩色多普勒现象观察肿块内部与周边的血流情况和性质,其中有部分患者还同时经阴道进行超声检查。


2结果


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各类肿瘤共361例,其中子宫肌瘤263例,其中肌壁间肌瘤78例,浆膜下肌瘤129例,黏膜下肌瘤56例;子宫内膜癌20例,宫颈癌15例,卵巢肿瘤60例,继发性输卵管癌3例。经过超声诊断发现,良性肿瘤符合率达到91.3%,恶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2.4%。


子宫肌瘤图像特征:肌壁间肌瘤显示原型或者椭圆形的低回声区,与宫壁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界限;而浆膜下肌瘤则表现为圆形多见,边界清晰有完整包膜,瘤体向子宫表面凸出,内部回声均匀;粘膜下肌瘤的超声检查显示圆形或者类似于圆形,突向宫腔内,进而可以看到肌瘤与肌壁之间出现衰减的裂隙。通过测量可知肿瘤大小在7.5-0.5cm之间。


子宫内膜癌的表现。在患者患病的初期阶段,子宫表现为正常大小。在发生病变后局限于内膜,宫腔内的回升表现较为正常。在病变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就可以发现子宫内膜呈现不规则性增厚。针对绝经后的妇女,内膜厚度超过4cm的时候,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同时还应当仔细分析患者血流情况。患者中、晚期阶段的声像图表现为非常紊乱的光电,光团状的回声,边缘不规则,甚至会有点小、带状液性暗区相杂于其中。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肿瘤直径通常会在3.5-0.7cm之间。


宫颈癌的表现。通过现象就会发现呈现出规则或不规则的肿块,呈现出靴状浸润,同时还会有广版、光带强回声间杂于其中。在影像中发现子宫倒置声像,即宫体小、宫颈大,如癌组织阻塞宫颈管。通常情况可以发现宫内有积脓或者积液的现象。肿瘤最大直径为4.2cm,最小直径则为0.9cm,同时还可以通过彩色多普勒显像见到不分动脉血流信号。另外就是卵巢肿瘤表现。卵巢肿瘤呈现圆形或者椭圆形,良性瘤表面较为光华,壁薄,恶性肿瘤表面较为粗糙,壁厚并且不规则,内部显像回声复杂、多样。在观察中发现肿瘤的最大直径为8.1cm,最小直径为0.5cm。输卵管肿瘤通过图像就会发现附件区有一肠管状肿物,呈现出混合性回声,内部光点分布非常杂乱,边界不清晰。


3讨论


通过检查就会发现,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具有多样性,而其表现出这种特点主要与肌瘤的位置、数目、有无继发性与大小等相关因素有关[2]。即使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并不是非常困难,但是由于子宫形态、位置发生改变,在诊断的时候还应当予以重视。子宫内膜增生#息肉!以及子宫由膜腺癌早期等与子宫黏膜下肌瘤声像图相似,宫腔内显示回声增强的光团,但黏膜下肌瘤团块回声多呈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结合对肿物内部或周边动脉血流的分析,可资鉴别。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会发现不少的畸形子宫,面对这种情况予以高度重视。在检查的过程中会发现,子宫内膜癌与宫颈癌的声像图特征,在早期阶段并无特异性的超声表现,通过超声做出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医师在诊断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特征,综合做出判断。但是在此过程中不能否认超声检查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可以直观宫腔内部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超声检查中严格执行、系统分型,并结合患者的血流分析,就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卵巢肿瘤的声像图具有囊性、实质性与混合性[3]。


综上所述,在妇科肿瘤疾病诊断的过程中,彩超检查分辨率较高、可对肿瘤病变情况进行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并且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进展,能够为临床及时、准确处理提供相关信息与证据,但是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定性诊断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作者:宋晓燕


第2篇:老年妇科肿瘤患者中个性化的护理干预


妇科肿瘤为临床发生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老年妇女为好发人群,且女性生殖器官比如卵巢、子宫等均易发病。目前临床治疗妇科肿瘤主要方法为放化疗及手术等,但因老年患者生理与心理条件较差,治疗期间睡眠障碍发生率高,进而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产生影响[1]。本文探讨了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妇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肿瘤患者6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年龄为61~79岁,平均(66.4±7.5)岁;肿瘤类型:10例为卵巢癌,5例为子宫肉瘤,11例为子宫内膜癌,5例为子宫颈癌。观察组年龄为60~79岁,平均(65.8±.1)岁;肿瘤类型:9例为卵巢癌,6例为子宫肉瘤,12例为子宫内膜癌,4例为子宫颈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入院宣教、药物指导、饮食指导、疾病有关知识宣教等。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出院后需每月复诊,少数电话随访。


强化心理指导护士需对患者情绪改变予以观察,及时找出悲观、抑郁以及焦虑情绪者,并结合患者文化水平、心理状况将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案制定出来。若病情出现变化需密切观察,并有效处理,运用眼神交流或抚触等非语言沟通技巧,增强安全感。为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需因人而异地实行保护性与公开医疗结合方式,鼓励家属在护理过程中积极参与,提供适当支持与关心,使其保持乐观心态对待疾病。


睡眠护理结合患者经济状况将住院费用合理安排好,制定一日清单制,公开医疗费用,减少医疗纠纷;为患者提供优良的睡眠条件与环境,在不影响医护操作前提下尽量与其个人生活习惯相满足。


指导性生活为避免患者因生殖器功能减退或丧失而产生疑虑或不安情绪,对阴道狭窄或缩短者需指导尽早开展性生活,感染者给予阴道栓剂或抗生素;若存在障碍可行阴道扩张术、激素替代治疗或润滑剂等。


强化健康宣教每月开展健康宣教,应用宣传栏、电视录像播放、制定教育手册以及公休会等方式。每周组织疾病知识学习,包括肿瘤成因、具体表现、康复及手术过程、预防并发症方式、治疗方法及预后等,纠正患者及家属错误认知,强化自我保护能力与健康意识。出院后护患双方互留联系方式,以便于回访。


实行俱乐部会员制活动主要人员为肿瘤患者,每半个月开展1次讲座,举办摄影展、文艺汇演等有益身心的活动。将患者心理数据、文化背景、医疗数据等资料收集,结合实际所需提供应对压力的技巧与最新疾病消息,鼓励患者间相互讨论,重点由术后恢复优良者讲解自身感受与方法,指导抗癌经验,由此为肿瘤患者提供疏泄情感途径与全面的连续性医疗服务[2-3]。


1.3观察指标[4-6]护理前后应用Karnofsky评分对两组生活质量予以评估,100分判定为正常,80~99分说明可正常生活,60~79分提示生活可自理,30~59分提示难以生活自理,需他人照料;0~29分代表濒临死亡及死亡。


1.4统计学方法应用软件SPSS20.0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用t检验,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3讨论


妇科肿瘤为恶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睡眠障碍、不良情绪等均会对预后产生严重影响[7-9]。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跟传统干预不一样,其更加注重患者个体化特点,包括心理、文化、营养状况、合并疾病状况等,并根据这些具体情况作出有区别性的护理干预,使得护理工作针对性更强,因此也更有效率[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个体化护理后术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传统组,个体化组术后用药、饮食、锻炼、复查依从性明显比传统组高,提示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有较大的影响,其可通过提高患者术后依从性有效改善病情,进而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张瑾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