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FC)是I临床常见的一种小儿惊厥性疾病,多发于1个月一5岁婴幼儿,是由急性感染所致体温超过38℃后,患儿突然出现惊厥的一种临床症状,发病时主要表现为面部或四肢肌肉抽搐、眼睛上翻或斜视等症状,多数患儿治疗后无后遗症,但复发率较高,小儿高热惊厥的多次反复复发可直接损伤其脑细胞,严重者可诱发神经功能障碍。因此,及时有效的控制惊厥,防止复发是改善患儿预后、促进康复的关键。我科近年来对收治的小儿高热患儿给予了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及时控制惊厥的同时,降低了其复发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96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旨在进一步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康复的影响及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观察对象共96例,均来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高热惊厥患儿,全部患儿惊厥发作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面部或四肢肌肉抽搐、眼睛上翻或斜视等症状,原发病主要为:腹泻、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等。发热后24h内发生惊厥71例,首次发生惊厥79例,复发病例17例,发生惊厥时体温在38℃~38.9℃者22例,体温在39℃以上者74例,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9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的对照组,两组患儿家长均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签署治疗及护理知情同意书,观察组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6个月~6.5岁,平均(3.15±1.42)岁;对照组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6个月~67岁,平均(3.26±1.51)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在惊厥发作时均给予止惊、吸氧、退热、控制感染等对症治疗,对于惊厥时间较长的患儿给予适量甘露醇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以防止发生脑水肿,对于体温较高的惊厥患儿给予适量苯巴比妥维持治疗,对照组48例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如应急处理、保持呼吸道畅通、病情及体温观察、药物的使用指导等,观察组48例患儿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发生惊厥时,临床表现较为严重,多数家长看到后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从而不能使家长更好的配合治疗。因此,给予高热惊厥患儿家长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在进行心理护理时,首先要了解患儿家长的焦虑、恐惧状况,告知患儿发作时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并给予耐心疏导与安慰,最大限度的消除其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使之更好的配合治疗。
1.2.2环境护理患儿住院期间,要保持住院环境的舒适度,患儿病房空气要保持流通,光线要柔和,尽量减少在病房中谈话,所有操作动作要轻柔、敏捷,以减少对患儿的刺激,同时加强安全管理,预防患儿坠床或碰伤。
1.2.3密切观察病情患儿入院后密切观察其病情发展情况,对患儿体温、呼吸、心率、血压、意识状态、瞳孔等情况给予密切观察,并进行详细记录,为临床医师提供及时、准确的病情信息。此外,病房内要备用常用的止痉和退热类药物,如地西泮、苯巴比妥、安痛定、安乃近等,当患儿发作时,首先要告知患儿家长,护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采取急救措施,如松解患儿衣领;帮助患儿取侧卧位或仰卧位;让患儿头偏向一侧,并清除其口腔分泌物;迅速将患儿口鼻暴露,以保持呼吸畅通;在患儿上下齿之间放置缠有布条的牙垫;及时给予指压人中穴或合谷穴,压制时间以2min~3min为宜,压制时力度不要太大,以免损伤患儿皮肤。
1.2.4高热护理当患儿出现手脚发凉、面色潮红、寒战等症状时,护理人员应考虑到患儿是否发生高热,并及时给予测量体温,若体温较高,及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以避免再次诱发高热惊厥。
1.2.5饮食护理对于较小患儿,若为母乳喂养,仍提倡继续母乳喂养,对于较大患儿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类的食物为主,以补充患儿机体需求,同时要保证患儿足够的睡眠时间,对有活动能力的患儿,提倡做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1.2.6健康教育根据患儿家长的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年龄、职业等个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以高热惊厥的常规医学知识、预防措施、急救处理等为主,护理人员可通过耐心讲解、提供健康知识手册或书籍等方法进行宣教,并告知了解患儿疾病相关知识对降低复发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患儿家长的学习积极性,使之最大限度的了解患儿疾病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出院时,告知患儿家长复查时间、复查内容,对于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患儿,告知不要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若出院后出现异常立即与医生联系。出院后尽量减少患儿在公共场所逗留时间,以防止交叉感染。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儿高热惊厥发生时终止时间;②30min内体温开始下降情况;③患儿家长对患儿健康知识的了解或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我院自制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健康知识分为完全掌握、基本掌握、未掌握3个等级,健康知识知晓率=(完全掌握+基本掌握)/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两组患儿均给予1年以上随访,观察两组患儿1年内复发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标准差(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预后情况
观察组患儿高热惊厥终止时间及1年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30min内体温开始下降比例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情况
观察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3。
3 讨
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危险性急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在体温突然升高时出现阵发性四肢或面部肌肉抽搐、眼睛上翻或斜视等症状,多数患儿伴有意识障碍及口吐白沫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呼吸短暂停止、口唇发绀、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发作时间一般在几秒钟至几分钟之间。本病以婴幼儿较为多见,考虑原因可能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当患儿发生持续高热时,大脑神经元会产生异常放电,从而引起骨骼肌群发生一过性的不随意收缩,导致惊厥发生。有关学者认为:小儿高热惊厥与患儿年龄、感染、高热及遗传因子有直接关系,年龄是发生惊厥的首要因素,感染及高热是其重要条件。治疗上,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临床多以对症治疗为主,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是减少复发、改善预后的关键,若处理不当可直接引起患儿窒息、脑水肿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我科近年来对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在给予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了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临床上取得了满意效果,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家长不良情绪,使之更好的配合治疗:环境护理可为患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从而减少了外界刺激;密切观察病情可及时了解患儿病情情况,在患儿发作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处理;高热护理能够及时发现患儿高热状况,从而避免高热再次诱发惊厥;饮食护理能够指导患儿正确饮食,以保证机体能量所需;健康教育能使患儿家长了解疾病相关知识、预防措施及急救处理方案,从而降低患儿复发率,改善预后。本文结果显示: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高热惊厥终止时间及1年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30rain内体温开始下降比例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高热惊厥患儿的预后,降低复发率,同时得到了广大患儿家长的一致认可,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笔者认为:在对小儿惊厥患儿进行护理时,不仅要对患儿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同时也应考虑到患儿家长因素,患儿家长的思想情绪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患儿的康复及预后均有重要影响。
总之,综合护理干预能尽早终止高热惊厥的发作,在改善患儿预后的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是一种较佳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