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检验论文

体质指数、血清甘油三酯及C肽水平与急性胰腺炎

2015-07-16 19: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目的:探究体质指数、血清甘油三酯及C肽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与53例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血清甘油三酯及C肽水平,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AP组的体质指数、血清甘油三酯及C肽水平与MAP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nson评分<3、CT严重度指数<3、Balthazar CT分级为A/B/C级的体质指数、血清甘油三酯及C肽水平,分别与Ranson评分≥3、CT严重度指数≥3、Balthazar CT分级为D/E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nson评分、CT严重度指数及Balthazar CT分级与体质指数、血清甘油三酯、C肽,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体质指数、血清甘油三酯及C肽水平有关,可以作为评估该类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情况的指标。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体质指数; 血清甘油三酯;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1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0-0012-02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之一,具有较多复杂的致病因素,患者在临床上往往表现为恶心、发热、腹部疼痛等症状,其病情进展较快,且病因多样,治疗难度大,病情严重者往往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死率居高不下[1-2]。虽然近年来人们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有了较大的进步,但该疾病仍然是一种凶险疾病之一,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死率高达20%~50%,对早期评估病情的有效方法进行积极探讨,有利于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亦根据此问题,对该类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血清甘油三酯及C肽水平等指标进行检测与分析,旨在为临床上选择有效的病情评估指标提供参考依据,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68例,均符合2004年《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的相关诊断标准[4],并根据该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与53例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SAP组男9例,女6例,年龄32~83岁,平均(51.35±12.73)岁;MAP组男38例,女15例,年龄33~85岁,平均(52.45±12.34)岁。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比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C肽及体质指数(BMI)等指标进行测定,其中,(1)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的测定采用甘油氧化酶法,并于入院时进行测定;(2)入院14 d后的清晨,收集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液样品,经血清分离后,置于-30 ℃的冰箱中待测,最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患者的C肽水平;(3)测量两组患者的体质量及身高,计算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kg/m2)。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血清甘油三酯及C肽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与Ranson评分、CT严重指数及Balthazar CT分级等的相关性。
  1.3 指标观察与评定标准
  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的C肽水平、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及体质指数,并记录AP病情评估参数Ranson评分、CT严重指数(computed tomography severity index, CTSI)及Balthazar CT分级等指标。(1)Ranson评分的总分为11分,分别为6项的入院48 h临床指标及5项的入院时临床指标指标[5];(2)Balthazar CT分级共个等级,分别为A级、B级、C级、D级、E级,各等级的区分按照CTSI的评分标准进行[6]。
  1.4 统计学处理
  相关指标数据均使用统计软件SPSS 21.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BMI、血清甘油三酯及C肽水平比较
  SAP组的体质指数、血清甘油三酯及C肽水平与MAP组相比,其中,SAP组的体质指数、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等均高于MAP组,而SAP组的C肽水平低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C肽、BMI、血清甘油三酯与CTSI、Ranson评分及Balthazar CT分级的相关性
  Ranson评分<3、CT严重度指数<3、Balthazar CT分级为A/B/C级的体质指数、血清甘油三酯及C肽水平,分别与Ranson评分≥3、CT严重度指数≥3、Balthazar CT分级为D/E级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BMI、血清甘油三酯及C肽水平比较
  组别 体质指数(kg/m2) 血清甘油三酯(mmol/L) C肽(ng/ml)
  MAP组(n=53) 20.13±2.21 3.25±1.56 1.69±0.41
  SAP组(n=15) 24.89±3.56 13.53±3.22 1.02±0.29
  t值 4.26 9.34 4.84
  P值 0.01 0.01 0.01
  Ranson评分、CT严重度指数及Balthazar CT分级与体质指数呈正相关(r=0.34,r=0.31,r=0.26,P均<0.05),与血清甘油三酯也呈正相关(r=0.31,r=0.27,r=0.34,P均<0.05),同时与C肽成负相关(r=-0.35,r=-0.26,r=-0.63,P均<0.05)。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患者的胰蛋白酶被大量的活化后,而促使胰腺组织被消化,最终导致胰腺部位及相邻组织发生坏死,而对于发生器官衰竭及其他并发症状的患者,被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由于该类患者病情发展迅猛、病死率居高不下[7],使得对其病情的发展程度的评估机制,逐渐成为了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入院时的高血清甘油三酯被认为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情况有关[8],而由于肥胖亦是SAP的危险因素,故测定急性胰腺炎患者的BMI是评估该类患者预后的有效方法之一。此外,有研究表明,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预防感染、纠正循环系统及抗休克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尤其是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往往存在多个器官的细菌感染[9-10],且该类患者发病后的恢复期往往伴有低C肽的症状,且病情越严重,患者的C肽水平越低,且C肽水平与患者的预后情况密切相关,因此对急性胰 腺炎患者进行C肽水平测定,亦成为判断该类患者的预后指标之一。
  本研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组与轻症急性胰腺炎组的体质指数、血清甘油三酯及C肽水平进行对比后发现,SAP组的体质指数、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等均高于MAP组(P<0.05),而SAP组的C肽水平低于MAP组,说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则体质指数、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越高,而C肽水平越低;且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无论是体质指数,还是血清甘油三酯及C肽水平,均与Ranson评分、CTSI及Balthazar CT分级等密切相关,这提示体质指数、血清甘油三酯及C肽水平,可以作为评估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发展程度的指标。尤其是对于C肽水平的变化,有研究指出,该类患者发病后48 h内MAP患者的血清C肽水平显著高于SAP患者,并均于恢复期开始下降[9-10],本研究中对C肽的测定,均于入院14 d后进行检测,而对发病后48 h内C肽水平的变化,尚需进一步取证分析。因此,建议指导该类患者采取合理的生活与饮食方式,以控制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体质指数及C肽水平,三种指标若发生异常,则应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以控制病情的恶化发展,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综上所述,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与患者的体质指数、血清甘油三酯及C肽水平有关,可以用来作为评估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情况的指标。
  参考文献
  [1]刘丹阳,王利,刘金华,等.外科手术干预后患者血糖、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6):155.
  [2]刘盛兰,陆士奇.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3):230-233.
  [3]施琛.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0):37.
  [4]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3):190-192.
  [5]汪安江,徐思,洪军波,等.新亚特兰大分类下不同评分标准预测急性胰腺炎预后的价值比较[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8):668-671.
  [6]李荣国,杨少陵,秦国忠,等.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22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3,53(22):58-59.
  [7] Koyasu S, Isoda H, Tsuji Y, et al. 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 increases in the early stage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patients: evaluation by perfusion computed tomography[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2,81(1):43-46.
  .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2,81(8):1728-173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