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医学检验论文

热敏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2015-07-16 19:0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有关诊断标准的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行热敏灸治疗,对照组行(针刺治疗,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变化,并判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对排便次数、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腹部胀痛、抑郁或焦虑、胸胁痞满等,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可作为一种新方法而推广应用。
  【关键词】 热敏灸; 功能性便秘; 腧穴
  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大便秘结不通、次数减少为主要症状,研究显示:慢性便秘与结肠癌、心脑血管疾病、肝性脑病、阿尔茨海默病、乳腺疾病等多种疾病发病有关[1]。因此,如何提高本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仍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采用热敏炙治疗功能性便秘,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均来自于本院2012年9月-2014年3月期间,均符合有关疾病诊断标准[1]。符合纳入标准:(1)符合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2)病程6个月以上者;(3)年龄在18~70岁间;(4)停用治疗药物至少2周;(5)患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不符合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或钡剂、肠镜检查发现病变者;(2)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较严重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4)未探及热敏化腧穴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18~69岁,平均46.4岁;病程0.5~15.5年,平均2.45年。对照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9~68岁,平均47.8岁;病程1~16年,平均2.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中医症状轻重分级及记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拟定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为0、1、2、3分,计算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积分。
  1.3 方法
  1.3.1 治疗组 采用本医院自制的热敏灸艾条施行热敏灸治疗,按陈日新等[2]推荐之方法执行。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热敏化腧穴的选定:该病热敏化腧穴以患者腹部、腰骶部、双下肢为高发区,多出现在大肠穴、天枢、上巨虚、大横等附近区域。用艾条应用单点或双点温和炙法、雀啄法等手法进行探查,当患者出现透热、或扩热、或传热、或酸胀等热敏化现象时,此特定体表部位即为热敏化腧穴。可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的热敏化腧穴被探出。(2)灸疗方法:手持艾条,在探查到的热敏穴中选取1个热敏化现象最为明显的穴位以色笔标记进行悬灸,先行回旋灸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法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注意调整艾条与皮肤距离,保持足够热度,直至腧穴热敏现象消失为一次施灸剂量。
  1.3.2 对照组 采用毫针针刺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选穴:主穴:天枢、足三里。配穴:胃肠实热者,加大肠俞、合谷、上巨虚;脾气虚弱,阴虚肠燥者,加脾俞、气海、关元。(2)针刺方法:患者取平卧位,用75%的酒精棉球于各穴位处皮肤常规消毒。天枢直刺1~1.5寸,均匀捻转,平补平泻,以得气为度;足三里直刺1~2寸,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法。每隔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
  两组均每日1次,1周治疗5日,2周为1疗程,可连续治疗2个疗程。两组均在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本病的中(成)药或西药。
  1.3.3 主要观察指标 观察主要临床症状的变化,记录排便次数、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等症状治疗前、后的积分。
  1.4 疗效判定标准
  1.4.1 单项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1个疗程结束后,症状消失。(2)有效:1个疗程结束后,症状积分减少1分以上,但未消失。(3)无效:1个疗程结束后,症状积分不变甚至增加者。
  1.4.2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1)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2)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3)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4)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PEMS 3.1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1]。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北京地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6.07%,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加,女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患病率,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1.77~4.59[3]。便秘的发生与紧张、疲劳、情绪或精神状态有关,高脂饮食、女性吸烟、低体重指数、文化程度低者更易发生便秘[4]。按有无器质性病变,可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尽管经各种检查均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但由于长期、反复或持续发作,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障碍,以焦虑、抑郁尤为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5]。西医主要是对症使用通便药,但远期疗效差,而且有些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长期使用则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中医药(包括针炙推拿)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且远期疗效较好,与西医比较有明显优势[6-7]。
  功能性便秘属中医学“便秘”范畴。《素问·灵兰秘典论》谓:“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明确指出了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即将糟粕化为粪便,并经肛门而排出体外。外感寒热之邪、内伤饮食情志、阴阳气血不足等病因均可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而出现大便秘结不通、排便困难,因此,通常认为便秘的病位在大肠。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以升清为主,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布。大肠受脾统摄,并且大肠的传化功能实际上是胃的通降功能的沿伸,因此便秘产生的关键在脾胃,患者临证多有纳食减少、胸胁胀满、腹部胀痛等症状[8]。肺与大肠相表里 ,又有“肾主二便”之说,故大肠的传化功能还与肺、肾有关。针灸是治疗便秘的常用且有效方法,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助后天之本,使气血有生化之源;天枢为大肠募穴,可疏通大肠腑气,两穴共奏补虚通腑。有报道单纯按摩天枢穴能有效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9]。因此,本研究以天枢、足三里作为针灸治疗便秘的基础方,并随症选穴[10]。陈日新等[11]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人体腧穴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而腧穴热敏化是一种新类型,其特征是:当腧穴受到艾热刺激时往往呈现“小刺激大反应”,出现如透热、传热、扩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酸胀等6个常见热敏化现象。由于热敏化腧穴对艾热极为敏感,热敏炙极易激发灸性感传,乃气至病所,临床疗效远优于常规静息态腧穴。本课题研究结果显示:热敏灸能明显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排便次数、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腹部胀痛、抑郁或焦虑、胸胁痞满等症状,均优于普通针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3.33%,显著优于普通针灸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可能的机理为:热敏炙能通过经络感传、经气运行,调理脾胃气血,促进肠道蠕动,从而达到补虚通腑的目的。但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对改善纳食方面无明显差异,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其次,热敏穴作为一种疾病的病理反应点,其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更能准确地反应不同个体、不同病情程度及不同疾病阶段的性质和病理状态。另外,采用自制的热敏炙艾条施行炙疗,更能激发炙性感传,更能达到饱和施炙剂量,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最后,热敏灸的作用不单单是能传热温通、补虚通腑,更重要的是通过激发或诱导人体内源性调节功能,使失调紊乱的生理生化过程恢复正常,保证了临床疗效的持久与稳定。
  热敏灸可作为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新方法,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便,且无毒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9):619.
  [2]陈日新,康明非.灸新疗法-腧穴热敏化艾[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9-94.
  .中华消化杂志,2002,22(10):637-638.
  [4]于普林,李增金,郑宏,等.老年人便秘流行病学特点的初步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1,2O(2):132-134.
  [5]林征,林琳,张红杰.功能性便秘患者社会、心理、行为状况调查及生物反馈治疗效果随访[J].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5,9(28):67.
  [6]毛旭明,周阿高,李琰,等.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文献的荟萃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12):207-209.
  [7]罗金燕,牛春燕,柯美云,等.六味安消胶囊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5):297-29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