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外科学论文

坦度螺酮与艾司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

2015-03-20 09: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目的 对照研究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80例符合CCMD-3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坦度螺酮组(40例)和艾司唑仑组(40例),均治疗6周,采用汉密顿焦量表(HAMA)和临床疗效总体量表(CGI)以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来评定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坦度螺酮组和艾司唑仑组对广泛性焦虑症均有显著性的疗效,分别为90%和87.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坦度螺酮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艾司唑仑组(P<0.01)。结论 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症 坦度螺酮 艾司唑仑 职称论文

  广泛性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根据国外研究报告,人群中超过5%的人,在一生中,某个时候会患广泛性焦虑症。传统的抗焦虑药不良反应大,有一定的耐药性和躯体依赖性,故治疗依从性也不好。坦度螺酮是一种新型的抗焦虑药,应用临床以来,它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少得到认可[1]。四川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坦度螺酮(商品名:律康)于2005年上市,我院于2009年起用以临床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取得了一些心得体会,本文通过用四川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坦度螺酮(律康)与艾司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作了分析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取样来自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总共80例。符合下列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2)HAMA评分≥14分;(3)男女不限,年龄18-60岁;(4)最近1周没有使用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5)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6)排除标准:有癫痫发作史者;有酒精或者药物依赖成瘾者;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职业驾驶员或从事危险性机械操作工作者;患有严重躯体疾病者。符合上述条件以后我们按照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坦度螺酮组40例,其中男14例,女26例;平均年龄(35.6±11.2)岁;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9例,初中以上文化21;平均病程(5.2±4.1)年。艾司唑仑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4.6±10.5)岁;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2例,初中以上文化18;平均病程(5.2±4.8)年。两组均完成了6周的治疗观察时间,没有脱落病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平均病程经t检验均差异无显著性(P >0.05),即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对照研究治疗前1周停用一切药物。坦度螺酮起始剂量为10mg/d,艾司唑仑2mg/d,两组视病情7天内加到治疗剂量,坦度螺酮15mg-60mg/d,艾司唑仑4mg-8mg/d,对照研究的疗程为6周。在整个对照研究的治疗期间不合并使用其它精神科药物。治疗开始前至 第2周末、第6周末各检查1次血球计数,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及心电图。

  1.3 疗效及副反应评定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采用HAMA、CGI及TESS各评定1次。临床疗效标准:采用HAMA减分率来评定,≥80%为痊愈,≥60%为显著进步,≥30%为进步,<30%为无效。

  1.4 数据处理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X2,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表1显示坦度螺酮组显效率75%,有效率90%;艾司唑仑组显效率72.5%,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P<0.01;两组间比较:△P<0.05

  由表2可以看出,在第1周末时艾司唑仑组的HA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坦度螺酮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艾司唑仑组抗焦虑的起效比坦度螺酮组快。而治疗了2周以后,两组内的HA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两组间HAMA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内的CG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通过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坦度螺酮与艾司唑仑两药对广泛性焦虑症均有良好的抗焦虑作用。

  2.3 不良反应比较 经TESS评定,坦度螺酮组不良反应共有14例(14∕40,占35%),其中口干5例,头痛3例,失眠4例,便秘1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共有27例(27∕40,占67.5%,),其中肌肉松弛11例,嗜睡7例,头晕4例,步态不稳3例,注意力不集中2例。在观察治疗期间,发现坦度螺酮组不良反应较少且较轻微,持续的时间也较短,而艾司唑仑组不良反应较重,持续得时间也较长。经x2检验,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末各进行血球计数,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两组均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广泛性焦虑症是以慢性的,弥散性的对现实生活情景不现实的过度担心紧张为特征,常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及运动性不安等[2]。目前它的病因还不是十分清楚,且病程比较长,治疗疗效也欠理想[3]。

  据研究,患有广泛性焦虑症的患者大脑内存在去甲肾上腺素(NE)和五羟色胺(5-HT)神经递质失调的状况[4]。目前治疗焦虑症的方法有:苯二氮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以及5-羟色胺的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药(SSRIs),其中苯二氮类的药物疗效尚可以,起效也较快,但是由于其有相对较多的药物副作用以及治疗后焦虑症状的缓解时有反复,所以临床上已不把它当作首选治疗,但对于一些短期的急性焦虑,常使用其来控制缓解症状[5 ],另外苯二氮草类药物除有抗焦虑作用外,还有镇静催眠的作用,另有一定的耐受性和成瘾依赖性,突然停药时有较明显的戒断症状,这令患者及家属担心,因此临床使用时受到一定的制约。SSRIs 类药物可以有效对神经元对5-HT 的再摄取产生抑制作用,进而使中枢神经系统5-HT功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实现抗焦虑抗抑郁的效果。然而坦度螺酮与苯二氮草类及SSRIs不同的是,它是一种高选择性的5-HT1A受体激动剂,通过对5-HT1A受体产生激动作用从而使5-HT1A与5-HT2A达到平衡从使焦虑症状得到缓解,并且坦度螺酮还会使突触的前膜5-HT1A自身受体的密度产生下调而产生抗抑郁的效果[6]。本文通过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坦度螺酮组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有效率达到90%,比艾司唑仑组的有效率87.5%略高。但坦度螺酮组的起效速度较艾司唑仑组慢,多在2周左右起效;而艾司唑仑组多在1周左右即可起效。但在治疗2周以后,两组的HAMA、CGI均明显同步减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说明两种药物 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均有显著疗效。而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通过对照比较,坦度螺酮组的不良反应较少,有的话,程度都较艾司唑仑组较轻,易耐受;坦度螺酮组的肌肉松弛和嗜睡的发生率小,所以它较适合需要驾驶和机械操作的患者使用 [7];同时坦度螺酮没有成瘾依赖性,较适合长期使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