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内科学论文

综合护理模式减少神经内科病房红灯呼叫率的探讨

2016-10-25 15: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神经内科病房患者日益增多,并且重症患者也越来越多,这给神经内科病房的基础护理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同时也使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更加复杂,要求更高。为此,传统的护理模式难以满足神经内科病房护理要求,有必要积极探讨新的护理干预措施。为进一步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减少神经内科病房红灯呼叫率的影响,2015年2~11月对本院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00例实施综合护理模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11月本院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00例,男120例,女80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6.5±5.5)岁;脑卒中50例、脑梗死70例、神经衰弱60例、精神分裂14例,其他6例。人选患者诊断明确,没有交际障碍,排除严重的肝与肾等脏器疾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住院诊疗的常规护理,给予健康宣教,讲解病房住院注意事项等。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健康教育:了解掌握患者的病情,给患者讲解神经内科常见病及治疗措施;评估患者的检查方案及治疗方案,给患者制定操作性强的康复训练方法。②心理护理: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由于病程比较长,病情比较严重,内心容易出现焦虑、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心理护理,积极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③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病房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为患者提供纸杯、指甲刀、床帘等基本生活用品。④增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应主动跟患者沟通交流,将患者的住院感受放在第一位,积极听取患者的意见及建议,不断提升护理质量,努力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⑤加强护理人员培训:通过讲座、主题报告、培训会等形式加强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业务素质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1.3 观察指标


护理1个月后,比较两组神经内科病房红灯呼叫率,运用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病房红灯呼叫率为42%(42/100),对照组为64%(64/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2/100),对照组为77%(77/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大部分是老年患者,大部分存在活动障碍,并且心理与生活状态均不佳。病房红灯呼叫率属于评价神经内科护理服务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降低病房红灯呼叫率是神经内科护理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针对本院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特点及患者特征,制定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将其应用于2015年2~11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临床护理中,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病房红灯呼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究其原因,这可能跟如下因素有关:①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可以让护理人员加深护理知识的理解,助力护理人员查找护理工作的缺点及不足、提升自己的护理技能及素质,帮助护理人员改进护理措施,并将制定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运用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当中,并积极落实到位,从而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及降低病房红灯呼叫率;②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要求对每例患者实施个性化、针对性强的健康教育,让患者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及关怀;也让患者学会换位思考,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明确自己该做什么及不该做什么,降低患者病房红灯呼叫的盲目性;③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会结合患者的内心不良情绪进行疏导,传授其自我调节的技巧,可以有效排解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而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减少病房红灯呼叫率;④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给患者提供纸杯与指甲刀等一些日常生活的基本用品,以更加优质的便民措施服务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温馨、优质的护理服务;⑤综合护理服务措施的开展也为患者与护理人员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也可以获得医护人员的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指导,降低患者出院之后的盲目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模式可以提升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病房红灯呼叫率,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新理念,可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明明(024000  内蒙古赤峰市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一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