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是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可由胆囊结石,慢性感染,化学刺激及急性胆囊炎反复迁延发作所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激烈,情绪往往持续紧张,本病的发病率日趋增高。近9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柴枳金芩汤治疗慢性胆囊炎5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患者,均为2004~2012年本院的门诊病例,其中男21例,女35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65岁,平均36岁;病史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8 a,平均3.8 a。
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内科学》[1]慢性胆囊炎诊断标准制定:(1)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疼痛或不适感,疼痛可向右侧肩背部放射;(2)伴有上腹部饱胀不适或胃部灼热,嗳气,反酸,厌食油腻,食欲缺乏等胃肠道症状;(3)胆囊区有轻压痛;(4)B超检查可见胆囊壁增厚,胆囊缩小或变形,胆囊收缩功能不良等慢性胆囊炎征象,或合并胆囊结石,胆管结石。
2 治疗方法
采用自拟柴枳金芩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药物组成:柴胡15 g,枳壳12 g,金钱草20 g,黄芩15 g,川楝子15 g,元胡20 g,丹参15 g,香附15 g,郁金15 g,杭芍20 g,甘草10 g。若伴有恶心欲呕者,加法半夏15 g,生姜10 g,以和胃止呕;伴纳食呆滞者,加太子参15 g,炒麦芽30 g,炒山楂20 g,以健脾消导开胃;合并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者,加鸡内金15 g,海金沙30 g,以化坚消石;大便干结者,加虎杖10 g,以泻下通便。2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早晚分服,4周为1疗程。嘱服药期间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食物,食清淡饮食,调情志,避免情绪紧张,保持心情舒畅。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B超复查示胆囊正常,观察1年以上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疼痛程度减轻,B超复查胆囊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1年内时有复发;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B超检查均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本组56例中,治愈32例(占57%),有效20例(占36%),无效4例(占7%),总有效率为93%。
4 病案举例
刘某,女,40岁,2011年5月8日初诊,患慢性胆囊炎5年余,平素工作压力较大,情绪紧张,常服金胆片、消炎利胆片等中成药治疗,病情时轻时重。1周前,因过食肥甘厚腻食物,致右上腹胀痛发作,伴恶心欲呕,不思纳食,自服金胆片,疼痛无明显减轻,为求中医治疗而来诊。诊时症见:右上腹胀痛,恶心欲呕,纳食呆滞,口干苦,嗳气,大便溏,小便黄,舌质红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滑,证属肝失疏泄,胆汁淤积,湿热阻络,治以疏肝理气,清热利胆,活血化瘀止痛。处方:柴胡15 g,枳壳12 g,川楝子15 g,郁金15 g,金钱草20 g,黄芩15 g,法半夏12 g,香附15 g,杭芍20 g,元胡20 g,炒山楂20 g,炒鸡内金20 g,丹参15 g,炙甘草10 g。2日1剂,开水煎服,早晚分服。服药2周后,右上腹胀痛减轻,恶心欲呕除,纳食可,效不更方,守上方减法半夏、炒麦芽、山楂、鸡内金,加波蔻10 g,续服2周,右上腹胀痛除,B超检查示,胆囊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
5 讨论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学“胁痛”、“胆胀”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慢性胆囊炎病位在肝、在胆,还与脾胃有关。肝在胁下,胆附于肝,其经脉分布于两胁,因此,肝胆有病,往往反映到胁肋部位而发生胁痛;肝为将军之官,性喜调达而恶抑郁,其性动而主疏泄,胆为清中之府,内藏胆汁,肝胆同居中焦而互为表里,胆囊储藏与分泌胆汁功能的正常与否与肝主疏泄的功能密不可分,如果情志不畅,所欲不遂,肝失疏泄,则胆腑通降失司,则胁肋胀痛;胆汁结聚不通,逆则欲犯脾胃,使脾胃失运,亦可因过食肥甘厚味,湿热蕴生,从而形成肝胆湿热。肝胆气郁日久,亦使胆汁淤积,湿热阻络,不通则痛,故临床常见右胁下隐痛或胀痛不适。总之,本病多因肝失疏泄,胆汁淤积而成。治宜疏肝理气,清热利胆,活血化瘀止痛立法,遂自拟柴枳金芩汤加减治疗。方中柴胡入肝胆经,疏肝解郁,枳壳、川楝子、香附、元胡行气解郁止痛,黄芩、金钱草、郁金清热利胆,丹参活血化瘀,白芍养血柔肝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共奏疏肝理气,清热利胆,活血化瘀止痛之功。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