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82例妇产科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的策略

2015-07-16 09: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RU486)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8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均分两组,试验组41例于月经来潮后给予RU486:口服25mg/次,每日2次。对照组41例于月经来潮后给予GnRH-a(丙氨瑞林):肌肉注射150?g,每日1次。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肌瘤体积的变化并比较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RU486组)和对照组(GnRH-a组)治疗后患者肌瘤体积均显著缩小,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U486组较GnRH-a组不良反应少且轻:治疗后无任何不适者RU486组占51.2%,GnRH-a组仅为19.5%(P<0.05);两组均有恶心、食欲减退、潮热、多汗等不良症状,但组间无差异(P>0.05);RU486组无低雌激素血症0.0%,而GnRH-a组则高达34.1%(P<0.05);两组均无肝肾功能受损。结论 RU486与GnRH-a治疗子宫肌瘤均可显著缩小肌瘤体积。
  【关键词】子宫肌瘤;药物治疗;米非司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育龄期妇女发病率约30%,其中,围绝经期妇女占80%。该病可通过手术、药物、介入等多种方式治疗,其中,以手术为主,但对于无明显症状或不能耐受/无法接受手术者,常选用药物治疗。RU486和GnRH-a是目前治疗子宫肌瘤应用较多的两种药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10年4月~2013年5月本院妇产科子宫肌瘤患者82例。所有患者自愿接受药物治疗且均符合药物治疗适用范围。年龄30~56岁,平均(43.7±0.6)岁;肌瘤体积平均(153.4±104.2)cm3;病程平均(8.3±1.7)个月。82例患者治疗前3月均无激素治疗史,无肝肾功能障碍。82例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41例,基线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试验组41例于月经来潮后给予RU486:口服25mg/次,每日2次。对照组41例于月经来潮后给予GnR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H-a(丙氨瑞林):肌肉注射150?g,每日1次。疗程均为3个月。定期测肝肾功能。
  1.3 疗效观察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肌瘤体积变化并比较两组药物不良反应。肌瘤体积按公式4/ 3πabc计算(abc为肌瘤三维径线的半径值)。治疗后较治疗前20%<肌瘤缩小<70%视为有效,≤20%视为无效,≥70%视为显效。显效+有效合计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软件,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肌瘤体积的变化:试验组(RU486)和对照组(GnRH-a)治疗后肌瘤体积均显著缩小,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RU486和GnRH-a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肌瘤体积的变化
  2.2不良反应:试验组(RU486)较对照组(GnRH-a)不良反应少且轻:治疗后无任何不适者试验组为51.2%,对照组仅为19.5%(P<0.05);两组均有恶心、食欲减退、潮热、多汗等不良症状,但组间无差异(P>0.05);试验组无低雌激素血症0.0%,而对照组则高达34.1%(P<0.05);两组均无肝肾功能受损,详见表2。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育龄期妇女发病率约30%,其中,围绝经期妇女占80%。该病可通过手术、药物、介入等多种方式治疗,其中,以手术为主,但对于无明显症状或不能耐受/无法接受手术者,常选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虽无法根治子宫肌瘤,但可使子宫肌瘤体积减小,从而减轻症状。
  雌孕激素调节失衡是子宫肌瘤的主要致病因素。GnRH-a和RU486是目前治疗子宫肌瘤应用较多的两种药物。GnRH-a的作用机制是减少促性腺激素分泌,从而降低雌孕激素水平,进而改善症状,也正因如此,GnRH-a用药期间常因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发低雌激素血症;RU486通过与孕激素与孕酮受体(PR)结合而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发挥抗孕激素作用,阻断肌瘤细胞有丝分裂,进而抑制肌瘤增殖。李卫平等研究发现,GnRH-a 致低雌激素血症发生率高达35%;多项研究显示,RU486和GnRH-a均可缩小子宫肌瘤,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
  笔者比较了RU486和GnRH-a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结果显示:RU486和GnRH-a治疗后患者肌瘤体积均显著缩小,试验组(RU486)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GnRH-a)总有效率为9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U486较GnRH-a不良反应少且轻。RU486治疗后无任何不适者有51.2%,GnRH-a仅有19.5%(P<0.05);两组均有恶心、食欲减退、潮热、多汗等不良症状,但组间无差异(P>0.05);RU486组无低雌激素血症0.0%,而GnRH-a组则高达34.1%(P<0.05);两组均无肝肾功能受损。
  综上所述:RU486与GnRH-a相比,两者均可显著缩小肌瘤体积,但RU486较GnRH-a不良反应少且轻,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刘晓晖.子宫肌瘤治疗进展.山东医药,2005,45(12):76-76.
   石一复.子宫肌瘤治疗原则.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12):710-712.
   李欣.子宫肌瘤治疗方法的选择研究.中外医疗,2009,29(11):68-68.
   邵丽娜.子宫肌瘤治疗方法的现状及评价.北京医学,2004,26(1):63-64.
   谢建军,李健和.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中国医药导报,2011, 8(1):16-18.
   何旭.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肿瘤研究与临床,2002,14(6):407-408.
   李卫平,陈珠萍.米非司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与三苯氧胺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上海医学,2002,25(2):117-121.
   曾春英,顾美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对照研究.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33(8):490-492.
   鲁菊英,郑燕平.三种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观察.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3(1):60-6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