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都是代谢紊乱为基础的慢性疾病,肥胖是两者共同的高危因素,但仍有部分2型糖尿病和NAFLD患者BMI正常或并未达到肥胖标准。合并NAFLD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具有更高的代谢紊乱危险因素聚集,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风险也显著升高,从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而对肝脏的损害可能呈进展性发展,导致肝纤维化甚至进展为肝硬化。NAFLD的发生与2型糖尿病存在潜在联系,本研究对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与合并NAFLD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以及对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影响,为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18岁。排除标准: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甲状腺功能异常;体质量指数(BMI)≥28.0 kg/m2的肥胖症患者;营养不良。符合以上标准纳入研究患者428例,男307例,女121例,年龄28~73岁,平均(57.39±10.83)岁,BMI为(22~27)kg/m2,其中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193例,均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修订的NAFLD诊断标准,据此分为NAFLD组193例和非NAFLD组235例,NAFLD组男135例,女58例,非NAFLD组男172例,女63例,两组性别比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纳入研究患者次日清晨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FINS)、C肽、血脂、肝功能、肾功能。采用HOMA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FPG×FINS/22.5)。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资料,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收缩压(DBP)、舒张压(SBP)等物理指标及糖尿病相关慢性并发症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外周血FPG、HbA1C、FINS、C肽、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AST/ALT、总胆红素(TBILI)、血尿酸(UA)、肌酐(Cr)等生化指标,BMI、腰臀比、DBP、SBP等物理指标及年龄、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4诊断标准
NAFLD诊断标准:无饮酒史或乙醇摄取量男性<20 g/d,女性<10 g/d;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其他诱因疾病;肝活检符合脂肪肝病理改变或B超检查符合脂肪肝影像学改变。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外周血生化指标比较
NAFLD组外周血HbA1C、FINS、C肽、HOMA-IR、TC、TG、LDL-C、ALT、AST、UA水平均显著高于非NAFLD组(P<0.05),AST/ALT比值显著低于非NAFLD组(P<0.05),两组外周血FPG、HDL-C、TBILI、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物理指标比较
NAFLD组BMI、腰臀比显著高于非NAFLD组(P<0.05),两组年龄、DBP、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上指标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HOMA-IR、TG、LDL-C、腰臀比是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P<0.05),HOMA-IR、TG、LDL-C、腰臀比升高将增加2型糖尿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风险,见表3。
2.4两组慢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AFLD组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NAFLD组(P<0.05),见表4。
3讨论
NAFLD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约为普通人群的1.5倍,肥胖症患者的患病率则高达60%~90%。肥胖是导致内分泌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和病理结果,然而体重正常的患者或轻微超重的患者同样存在脂质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糖代谢紊乱等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并且由于BMI值在正常范围而更具有隐匿性常被忽视。近年来多项流行病学调查均表明,非肥胖患者2型糖尿病患病率、NAFLD患病率及两者合并的发生率均呈上升趋势,然而血糖、血脂、血压等危险因素的控制效果差强人意,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本研究选择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428例,其中193例检出NAFLD,NAFLD在排除其他肝脏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为45.09%。分析两组外周血生化指标可见,血糖、血脂代谢均存在明显异常,由于两组患者均为正在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空腹血糖尚可且两组无显著差异,但两组HbA1C水平仍偏高,两组的差异则反映了NAFLD组血糖控制稳定性显著不及非NAFLD组,进而FINS、C肽释放水平显著高于非NAFLD组。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和NAFLD均存在的病理机制,促使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进一步衰竭,在NAFLD发生机制“二次打击”假说中占中心位置,脂肪酸和TG沉淀造成肝细胞脂肪变性,氧化应激反应进一步破坏肝细胞从而形成二次打击,促进肝细胞凋亡、坏死发生纤维化,而胰岛素抵抗与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反应均密切联系。本研究中虽然两组均存在较高水平的HOMA-IR,但NAFLD组的胰岛素抵抗程度更高,提示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NAFLD的机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能同时促进两者的病情进展。经检验,HOMA-IR是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对预测NAFLD具有一定意义,异常升高或处于较高水平HOMA-IR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关注肝脏组织病变的发生,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治疗将同时有利于改善胰岛功能,提高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还可预防NAFLD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TC、TG、LDL-C水平升高及HDL-C水平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研究结果说明在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依然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所造成的危害却可
能不被重视,并可能与体脂分布不均有关,腰臀比结果与血脂异常结果有相应之处,NAFLD组虽然处于非肥胖状态,但BMI仍相对较高,但即使BMI较小的患者其中心性脂肪分布仍较为多见。NAFLD组血脂紊乱情况较非NAFLD组更为明显,而体脂集中于腹部的情况更为显著,提示腰臀比不仅是肥胖症患者重要风险指标,对于非肥胖患者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增加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风险。TG和LDL-C是重要的“有害”脂质,在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增加患者心血管意外和脑血管意外的风险,TG肝脏内沉积是NAFLD的重要机制。本研究结果显示,TG和LDL-C是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同时提示合并NAFLD不仅意味严重的代谢紊乱聚集,更可能增加血管意外事件的危险性。
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明显加剧微小血管、大动脉的损伤,相关慢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由于高血糖、血脂紊乱、胰岛素抵抗等两者共同基础可能产生叠加影响,氧化应激反应、蛋白激酶C信号通路、非酶性糖基化终末产物等机制增强促进微血管壁损伤,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而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因素集中,促进冠状动脉、颈动脉、颅内动脉等大血管狭窄或阻塞的进展,因此,NAFLD组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非NAFLD组,提示NAFLD可能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发生,具体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
田丰,张亚杰,王琳. 非经典Wnt信号通路在2型糖尿病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21(7):537-542.
Giovanni Targher,Alessandro Mantovani,Isabella Pichiri.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preval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linical Science,2013, 125(6):301-309.
Cone CJ,Bachyrycz AM,Murata GH. Hepatotoxicity associated with metformin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The 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2010,44(10):1655-1659.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 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2): 21- 26.
Stefano Bonapace,Gianluca Perseghin,Giulio Mol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Care,2012,35(2):38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