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室性期前收缩揭示3相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

2015-07-09 10:1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患者女性,60岁,因心悸、胸痛于2005年12月来本院就诊。自诉有心脏病病史。体检:bp120/75mmhg,心界不大,心率79次/min,两肺呼吸音正常。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图1)示:窦性心律,p-r间期0.14s,p-p间距0.78s 0.80s,心率75 77次/min时qrs波群呈r型,时间0.09s,st段水平型压低,q-t间期0.44s。r2、5、8、11、14、17、20、23、25提前出现,其前无p波,代偿间歇完全,代偿间歇后第1个(或部份第2个)窦性qrs波形态正常。多数长间歇后第2个窦性qrs波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仅第3行长间歇后连续两个窦性qrs波形态正常。二者p-r间期相等,但p-p间距不等,前者0.70s,后者0.78s 0.80s。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频发室性期前收缩;③室性期前收缩揭示3相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④st-t改变。

图1 室性期前收缩揭示3相左束支阻滞 讨论 3相束支传导阻滞亦称“心动过速性束支传导阻滞”、“心动过速依赖性束支传导阻滞”或“加速-依赖的差异性传导”。其产生机理主要是病变束支复极不全,即复极期膜电位恢复较慢,致使下一个激动,特别是发生较早的激动到达时,落在该束支的病理性绝对或相对不应期中,因而发生束支传导中断或延迟。wWW.133229.Com当复极不全较严重时,心率只需稍有增加,束支传导阻滞即可出现[1]。本例患者心率75 77次/min时qrs形态正常,86次/min时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后的长代偿间歇又使qrs形态恢复正常,为典型的3相阻滞。3相束支传导阻滞并非都在心动过速时出现,此时的心率一般可在正常范围,当心率稍有减慢时,束支传导阻滞即可消失。心率<180次/min时出现或心率轻度加快,即产生3相传导阻滞多揭示病理性[2],本例符合病理性诊断。3相束支传导阻滞有其临界周期。本例p-p间距≤0.70s时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0.78s时则呈正常波形。临界周期有时可有部分重叠。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