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超声检查在腺性膀胱炎中的诊断价值

2015-07-09 10:1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腺性膀胱炎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超声对有泌尿系症状的173例患者进行检查,并根据声像图特征诊断腺性膀胱炎,同时进行超声分型。 结果 超声检查共发现腺性膀胱炎36例,其中乳头型9例、弥漫增厚型17例、结节型10例。超声诊断腺性膀胱炎与手术后病理检查吻合率为100%。结论 超声检查可作为腺性膀胱炎的首选检查方法,且定性诊断准确率较高。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超声检查;诊断价值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较少见的增生性非肿瘤性炎性疾病。其声像图表现与膀胱肿瘤相似,容易混淆。现将我院超声提示为腺性膀胱炎,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0年6月~2008年3月在我院行超声检查检出膀胱壁占位性病变的1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排尿不畅、尿频、尿痛及下腹部疼痛等症状。

1.2 方法 应用日本aloka1000超声仪对患者进行检查,探头频率3.5 mhz。检查前充盈膀胱,耻骨联合上方常规检查,多切面显示膀胱壁,观察病变区的范围及相应部位各层次的改变。Www.133229.CoM手术后做病理切片检查。

2 结果

2.1 腺性膀胱炎检出率 超声检出膀胱壁占位性病变173例,其中36例提示腺性膀胱炎,男21例,女15例;年龄35 a~64 a;病程1 a~9 a;手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腺性膀胱炎,与超声诊断吻合率为100%。

2.2 腺性膀胱炎声像图类型[1] 36例腺性膀胱炎的声像图主要类型为:(1)乳头型9例:膀胱壁局部呈乳头状或息肉样改变,突入膀胱腔内,基底部较窄,此型病变回声较强。(2)弥漫增厚型17例:膀胱壁呈不同程度增厚,病变轻者仅累及膀胱三角区及附近,增厚的膀胱壁不光滑,回声强弱不均。(3)结节型10例:膀胱壁呈局限性结节状隆起,向膀胱内生长,病变表面比较光滑,内部呈均匀的中等回声。

3 讨论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增生性炎症病变,在慢性炎症刺激下,膀胱粘膜的底层细胞呈灶状增生,继而延伸至固有膜,形成实性的上皮细胞巢,在上皮细胞巢内常可见腺性化生,形成腺样结构,即为腺性膀胱炎。由于上皮细胞可分泌粘液,常形成含有粘液的小囊腔,甚至形成囊性膀胱炎。增生的细胞巢呈灶状分布,以膀胱三角区多见,有时病变可连接成片,甚至累及整个膀胱。病变既向膀胱腔内生长,也可向膀胱壁外生长。

腺性膀胱炎主要靠膀胱镜和病理活检进行诊断。超声的广泛应用为本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较好的检查手段。本资料显示,超声诊断腺性膀胱炎与手术后病理检查吻合率为100%。表明超声能直接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并提示侵犯程度,为临床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超声可显示由本病所造成的某些继发性损害及合并症;对于已确诊本病而未经手术治疗以及经手术治疗后的患者,超声可作为首选的随诊方法。

腺性膀胱炎易与浸润型膀胱癌混淆,腺性膀胱炎虽表现为局部或膀胱全壁不同程度的增厚,但病变局限粘膜层的改变,而肌层及浆膜层完好无损,增厚的基底部多宽于突起处。而浸润型膀胱癌的膀胱壁层次不连续或中断,甚至突向膀胱外。

【参考文献】
[1]杜振翠.腺性膀胱炎的超声诊断[m].医学影像学杂志,2001:23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