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锦尚,陈惠珍,刘巧玲,徐英群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知识个体化教育对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65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普及教育和个体化教育,评估普及教育和个体化教育前、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和糖代谢指标等变化。结果 个体化教育前、后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自我管理能力,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代谢控制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 糖尿病知识个体化教育对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水平的提高、行为和代谢控制指标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糖尿病;个体化教育;代谢指标
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近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糖尿病的患病率在我国不断增高,特别是作为占糖尿病总人群95%以上的2型糖尿病,2007年中国普查: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20y),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城市糖尿病发病率已达10%[1]。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对于长期随诊的态度、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等均是糖尿病控制的基础。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导致残疾和过早死亡。WWW.133229.cOm要想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只靠医生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做到的,还需要患者自身有一定的糖尿病知识和技能,运用好科学的武器,在治疗过程中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从而使糖尿病对人体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点。现代综合治疗糖尿病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自我监测5项内容。教育已成为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均有良好的效果[2]。研究在设计个体化教育,观察受教育的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和代谢指标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8年4月—2009年3月自愿参加我院门诊糖尿病知识普及教育和个体化教育的65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全部符合who 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标准。女35例,男30例,平均年龄(65.8±7.6)岁。患者均在本院接受正规的糖尿病治疗。无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
1.2 方法
1.2.1 设计标准化”的糖尿病知识系列教育计划
教育内容“标准化”:正确认识糖尿病;糖尿病饮食治疗;糖尿病运动治疗;糖尿病口服药治疗;正确认识胰岛素;低血糖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和管理。教员“标准化”:教员由内分泌专科医生,糖尿病专职护士,营养师组成,通过培训、试讲,教育方法标准,教具、教材统一。
1.2.2 按计划每个月上课1次,每次讲课90min,普及糖尿病知识为目的
用多媒体教学,图文相结合,更显得生动、活泼、形象,使患者听课时感到轻松易懂,便于记忆和掌握。答疑、讨论30min,6个月完成普及教育内容和普及教育后获取代谢指标。后6个月根据教育效果评判结果,由专职糖尿病教育主管护师再根据每例患者的不同情况,在每个月上课后和出护理门诊时预约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的具体指导,每人20~30min不等,帮助患者分析高血糖的原因,纠正他们的不良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并且不断进行强化指导和随访观察。
1.2.3 设计“标准化”的糖尿病知识教育效果评判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普及教育前、普及教育后(个体化教育前)和个体化教育后分别用相同的试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态度及糖尿病相关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进行问卷、测试、评分。每个项目满分10分,大于或者等于6分为达标,小于6分不达标。3次获取代谢控制指标,并对患者普及教育和个体化教育前、后fbg、pbg、hba1c监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 统计软件包完成。自身前后两个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问卷调查的结果见表1,糖代谢指标的比较见表2。表1 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问卷调查结果比较表2 糖尿病糖代谢指标比较
3 讨论
对糖尿病的控制需要长期持续地进行,患者只有了解糖尿病知识,掌握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方法,才能适应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由于门诊患者就诊时,在受到时间或者急重病情等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医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特殊问题的处理上,通常忽视患者的情感,最后造成急性期过后,患者依从性下降,而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医务人员必须帮助门诊患者学会如何自己完成治疗,指导他独立地担当治疗的责任。因此,糖尿病知识普及教育和个体化教育对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水平的提高,行为和代谢指标的改善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每个人的心理、社会、行为、健康观念因人施教,则事半功倍。从表1可看到,65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糖尿病知识普及教育和个体化教育后,对糖尿病正确控制饮食、有效运动、正确认识口服药、正确认识胰岛素、低血糖防治、慢性并发症预防、自我监测和管理有全面和正确的认识的人数较教育前明显增多(p<0.05)。
个体化教育对于文化程度低,个人隐私多,工作忙的患者较为适用。患者的知识水平提高后能否改变其糖的代谢水平,多数研究观察结果是肯定的,本次调查也显示了肯定的结果。个体化教育是根据患者新出现的问题和新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和指导。例如对患者的饮食调整,于每次接诊时均强调饮食控制和了解具体的饮食情况,有的放矢地指导,从而保障有效的药物治疗。从表2中可看到,经过普及教育和个体化教育后65例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良好例数明显增多(p<0.05)。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它是糖尿病控制的“金指标”[3]。普及教育后由原来的18例<7%增加到38例<7%;个体化教育后由原来的38例<7%增加到56例<7%。这可能是通过患者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及自我监测等方面的行为调整而达到的。
我院以前对糖尿病患者多采取集体授课和小组授课方式,虽可以提高患者的理论水平,但缺乏针对性且无效果评判。糖尿病护理门诊的设立,使个体化教育得以实行,并对教育效果评判,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又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但教育对并发症的影响缺乏长时间追踪。这是今后糖尿病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云飞.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山西医药杂志,2009,28(6)增刊:82.
2 朱志刚,郭向阳.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性指标控制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7,18(4):317-318.
3 肖玉英,张丽梅.糖尿病病人知识深化教育的效果评价.护理学杂志,2002,1(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