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总结急性高原病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护理经验。方法 对90例急性高原病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本组90例患者,88例血氧饱和度上升,氧合指数上升,转为常规预防性用药增加应急能力; 2例低转治疗。结论 初进高原注意防止过度疲劳,防寒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是很重要的;克服对于高原病的恐怖心理。饮食、睡眠的规律性和规范性是保持体力和精力的重要因素,预防性药物的应用亦可增加应急能力,缩短患者适应高原反应的时间。
【关键词】 短期高原反应;护理
急性高原病是抵高原2周内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的一种特发病,是由于人体对高原低压性缺氧不适应导致机体病理生理上一系列改变而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总称,如不及时纠正可使病情恶化,发展为急性高原肺水肿、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本院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海拔2800多米,年平均大气压71.79kpa,氧分压15.04kpa[1]。现将本院2007年6月-2009年3月通过急诊科诊治的90例急性高原反应治疗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90例,男47例,女43例;年龄最小31天,最大78岁,平均年龄39岁;发病初入高原60例,重返高原30例;海拔2800~3000m 24例,3000m以上66例。临床表现:头痛、头昏、失眠、乏力、四肢发麻、眼花、耳鸣;重者可发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心慌等症状。www.133229.cOm体征:可见轻或中度发绀,水肿,脉速,血压轻或中度升高,血液spo2在60%以下。
2 护理
本病缺氧是最突出的表现,纠正缺氧,减少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经临床观察,采用面罩给氧,氧流量最好是每分钟4~6l,可迅速提高血氧含量,改善缺氧症状,对于缺氧相对较轻身体能代偿的患者最好不要吸纯氧,避免形成氧依赖,延长适应高原反应的时间。对于头昏、头痛症状较重的病人,宜卧床休息,抬高头部,以减轻头部的血管扩张,缓解头痛,必要时遵医嘱服用止痛剂;对患有基础病的患者继续常规服用药物,有心慌、心悸、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的患者,服用银杏或草珊瑚含片及复方丹参滴丸以加强心肌供血,增强心肌抗缺氧能力,改善微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2]。遵医嘱准确使用各种药物,并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躁动不安者,可遵医嘱给小剂量镇静药,必要时进行输液治疗。忌烟,少饮或不饮酒,以减轻心肺负担,减轻耗氧。饮食原则以少量多次为宜,晚餐不宜过饱,减轻胃肠道负担,防止脑缺氧,具体饮食以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为主,少吃脂肪,多饮水,使体内保持充分的水分,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感染。指导患者放松心情,保持精神愉快,防止过度紧张使缺氧症状加重,对有原发病的患者告知不宜进入高原的原因,有条件尽早争取低转。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光线柔和,通风良好,保持睡眠充足,夜间防止受凉,室温不宜超过18℃~22℃,相对湿度应保持50%~70%,卧具要软硬适中。初到高原前几天,不要频繁洗浴,防止受凉和消耗体力形成感冒而诱发严重肺水肿、脑水肿等并发症。嘱病人多休息,尽量少活动,少说话、慢走路,忌跑动,避免劳累,尽量减少心肺负担,减少氧的消耗。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缓解高原反应。
3 结果
90例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给予针对性和预见性的护理后,除2例有严重原发病的患者低转治疗外,88例患者好转,血氧含量上升至85%以上,各种症状缓解。
4 讨论
对患有慢性基础病的病人最好不进高原,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人应治愈后再进入高原。发现原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的患者给予高度重视,严密观察,不忽视任何症状与体征,以早期发现严重缺氧导致的并发症,小儿进入高原地区,最好在三岁以上为妥。避免和消除发病诱因。寒冷、过劳、呼吸道感染常是发病诱因,应仔细、认真地观察病情,为医生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依据,并配合做好心电、血氧含量的检测工作,加强身体锻炼,使其能很好地适应高原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彦博,汪源,刘学良,等.人与高原.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31-32.
2 罗书练,郑萍,匡建芳.中西医综合治疗急性高原病.高原医学杂志,2002,(3):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