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对158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心包纵膈引流管的护理,提示术后保持通畅和充分引流,密切观察,有效的镇痛能使患者减少术后并发症,引流管的成功护理是患者早日康复的保证。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直视手术;引流管;护理
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由于剥离面大,软组织损伤多,术中进行肝素化,手术时间长,造成胸腔心包内渗血、渗液,故手术后需放置心包纵膈引流管。引流管的护理对排出积液、积气,预防纵隔移位,防止造成心包填塞引起心跳骤停等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很重要。
1临床资料
2010年3月—2010年6月本院行心内直视手术共158例,其中男101例,女57例,年龄2个月~72岁。其中先心病98例,瓣膜病52例,冠心病8例。本组并发症:低心排3例,无心包填塞。158例手术后48~72h顺利拔除引流管,术后恢复良好,无死亡。
2护理
心脏直视手术后放置心包纵膈胸腔引流管中间接y型接头接单腔引流瓶。
2.1保持引流管通畅 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应仔细检查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引流瓶有无破损,各衔接处是否密封,以免漏气。水封瓶平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水平60cm[1],避免引流液倒流而造成逆行感染。手术后经常挤压引流管,特别是术后12h内,每15~30min挤压1次,应用止血药物后特别注意挤压引流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造成心包填塞[2]。Www.133229.Com挤压方法,用两把无齿止血钳,距插管处5cm挤压,太近易牵拉引流管引起疼痛,太远则影响挤压效果,挤压时两钳前后并排相接,交替松开,顺延向下挤压。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加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遇到特殊情况时,如发生活动性内出血,应不停地挤压引流管。若引流量偏多且有凝血块,以后突然减少或引流不畅,经挤压引流管无效且伴有生命体征变化,首先考虑心包填塞的发生。
2.2体位引流本组均在麻醉清醒,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引流和呼吸。引流瓶要低于身体出口60cm,并且不能倾斜歪倒,要妥善固定于床旁,搬动时用双钳夹管,以免气体进入胸腔引起气胸。每日更换引流瓶,做好标记,术后24h内每小时记录引流量,每日记录24h引流量。
2.3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 正常情况下,心脏手术后2~3h内引流量较多,3h后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由鲜红色变为淡红色,呈浆液性。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性质粘稠,易凝血,>3ml/(kg·h),无减少趋势,则为胸腔内活动出血[3],需再次开胸止血。出血较多时护士应持续挤压引流管,以免发生堵管现象。其主要原因:手术中肝素的应用;手术创面大,渗血多,体外循环后继发凝血功能紊乱,术中局部止血不彻底。
2.4疼痛的护理 心脏直视手术后切口疼痛,引流管随呼吸刺激纵隔胸膜引起疼痛,疼痛使患者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心率加快,增加氧耗量,影响心功能恢复,术后镇痛非常必要。本组均采用镇痛泵止痛,止痛药物选择吗啡、芬太尼等加入生理盐水稀释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2.5拔管的护理 手术后48~72h,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引流液逐渐转为淡红色或黄色液体,引流量在50ml/24h以下,即可拔除引流管。拔管时要快速,拔管时用无菌纱布按压插管处伤口并拉紧线打结,以防气体进入,拔管后要立即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漏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保持引流口清洁干燥,注意观察引流口有无分泌物或红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讨论
心脏直视手术由于创面大、渗血多,若引流不畅可导致心包填塞危及患者的生命。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充分引流,早期拔管,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组患者通过引流管的护理,使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东青.各种导管的护理.中国医疗前沿,2007,1(1):114-115.
2丁文祥,苏肇伉.小儿心脏外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5-116.
3徐宏耀,吴信.心脏外科监护.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