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外科医学临床护理集中见习教学进行实验研究,发现集中见习能够提高学生对临床疾病的客观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集中见习也可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整理的临床医学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中医学院护理学院2009级护理本科班22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外科临床护理集中见习教学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12人)和对照组(113人),两组学生均经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入学,性别、年龄、文化基础课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使用的教材、授课计划、授课时间及任课教师均相同。
本研究以4-6名学生为一个实验小组,同时组内选出一位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仪容仪表、纪律、见习作业的完成情况、资料查询与讨论以及与见习带教及时沟通和对见习效果评价的汇总等工作。集中见习小组的学生进行临床见习,第二周回学校课堂实训,隔周交换,共四周。对照组以15-20人为一个小组,每组设小组长,由任课教师或病区护士长作为带教,负责各组的课堂纪律以及课后作业的收回工作。
(二)临床护理教学的组织管理
1.临床集中见习教学组织管理集中见习教师为《外科护理学》任课教师及各病区的带教。同时,学校开展文献检索课程,并与数据库负责人联系,为学生查阅文献提供条件。实验组教师集体备课,备课内容包括集中见习的内容、见习目标以及针对不同科室、不同疾病学生所要关注的不同知识点。实验组教师提前安排授课内容,并对学生提出预习的要求,且明确学生的预习标准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自行回答问题;课堂讨论。
2.临床护理分散见习教学组织管理
与集中见习不同,分散见习时间安排在每章的理论课程之后,约为2-3个学时。在开学前1周组织任课教师、见习带教(病区代课教师在见习时临时安排)集体讨论大纲要求、理论授课和临床见习的时间安排。
(三)临床护理的教学过程
1.临床护理集中见习教学过程
学生进入病区见习之前,带教首先要做好对学生的评估,了解见习小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对本次课程的预习程度等;对见习方式进行评估并评价,提出需要改进的部分;了解学生易接受的见习方式以及对见习的认识。同时,带教要提前划定学生本次课程学习的范围或者简单介绍病区的典型病例。如在消化外科病区,教师应首先将教学重点放在启发学生认识消化系统器官的解剖、不同症状疼痛引发的原因、疾病发展的过程、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等方面,为学生见习过程中的思考环节打下基础。学习小组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积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临床护理分散见习教学过程
第一周主要进行理论课学习,任课教师讲述各章节的重点疾病第二周由临床带教负责实践教学,带领学生进入科室,利用2-3个课时,运用讲授法和演示法,针对病区环境、病区主要病种进行讲述,学生的学习以听课和观察病人为主。
(四)临床护理的教学方法
1.临床护理集中见习教学方法
带教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见习周的每天早上准时带领学生到病房,由护士长接待并介绍病区情况,让学生参加病区早交班、晨会,安排学生跟随医生查房,学会病史的采集、体格检查以及诊断分析等;安排学生参加护士的交接班工作,了解交接班的程序和内容,熟悉病人的病情,并在带教的带领下学会询问、观察病人的病情状况了解疾病的护理问题和护理目标,学习详细的护理措施海日下午,组织学生汇报当天所见病人的病情、护理诊断及护理情况,并就提出的问题进行资料查询和讨论。一周见习结束后,由各组组长汇报学生在见习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并反馈给带教,由相应教师于第二周理论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当学生看到不同病情的患者采取不同卧位时,教师要提醒学生,不同卧位对体液的引流、血压、呼吸均有较大影响,并指导学生查阅文献,明确各种疾病的卧位情况,从而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该知识点。
2.临床护理分散见习教学方法
学生在理论课之后,由带教联系临床带教负责人安排学生分小组进入相关科室。临床带教给学生讲解本科室疾病的特点、用药情况及典型疾病的护理措施。分散见习以教师讲述为主,可以在病人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病情观察。
(五)效果评价法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分为学生调查和教师调查两部分。根据分组的不同,学生的调查问卷也不同。实验组学生问卷的内容包括:是否赞同开展集中见习教学;集中见习是否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掌握;集中见习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集中见习是否能够达到认识疾病、熟悉护理流程的效果等。对照组学生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是否赞同开展分散见习教学;分散见习是否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分散见习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分散见习是否能够达到认识疾病、熟悉护理流程的效果等。发放问卷之前,向学生说明问卷的主要内容及调查的目的,要求学生客观评论、匿名填写。
带教调查问卷主要是对每个学生在见习期间的表现和见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考评,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具体内容如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出问题的主动性;见习过程中纪律是否良好;学生对见习内容是否准备充分,对见习内容是否掌握。
2.考核
每节课后,教师在每组学生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进行现场考核,成绩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占30分)、操作质量(占50分)、操作报告(占20分),然后,分析和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的结果。
二、研究结果
(一)两组学生考核成绩的比较对两组学生外科护理实训课考核成绩80-89分数段和70-79分数段的人数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90-100分数段的人数高于对照组,60-69分数段的人数低于对照组。另外,实验组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
(二)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改革的评价实验组学生选择见习有收获的占87.6%,选择了培养了动手能力的占77%,选择培养了小组合作精神的占56.6%,选择激发了学习兴趣的占49.6%,选择培养了实践创新思维的占31.9%。总体上,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改革的评价持肯定态度。
(三)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满意度实验组教学改革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其中集中见习的教学设施情况和对带教素质的满意度较分散见习高。集中见习教学突出了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学生面对的是具体的临床问题,对所学理论知识有了综合全面的认识。学生将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贯穿于一个真实的病例中,各学科内容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同时,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三、讨论
(一)集中见习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研究基于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规律:当准备对某个刺激作出反应时,该反应就会使之感到满足;当不准备对某个刺激作出反应时,强迫其作出反应则会使之产生苦恼。所以,集中见习在学生进入理论学习之前,给予了学生丰富的临床见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为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作出了充分的准备,能大大提高学生为此付出努力的兴趣。
(二)集中见习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集中见习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了一个既独立又协作的学习氛围,并将单独学习变为合作学习、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三)集中见习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快适应护理者的角色在集中见习的授课过程中,实验组学生对临床常见病例有了形象的认识。在课堂与临床相结合的条件下,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护理角色,并以护士的角色去思考问题。集中见习组织学生对临床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和激励学生参与、发言、练习,为学生创造了思考问题的环境,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集中见习教学有利于教学成果的巩固实验组学生先临床见习,然后回学校课堂实训,隔周再交换。学生尚未取得执业护理师资格,不具备独立护理的能力,很多操作未能符合实际临床工作的要求,需要在带教的指导下进行。尽管这样,由于学生直接接触病例,经过教师讲解,学生反复实践,其外科操作的熟练程度明显提高,因此,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改革的评价逐渐提高,从而也巩固了教学成果。
临床见习期是医学生从专业理论课学习进入临床实践的关键时期,通过集中见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使其了解基本医疗程序,提高其临床工作的责任感,增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能力。所以,加强临床见习课程设置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外科护理学集中见习教学改革是可行的,其效果也令人满意。集中见习既提高了带教的责任感,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教与学的需要,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王彩星,马淑丽,王美瑛,马剑芬,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