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贫血的病因。方法:对67例老年贫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系统的完善检查,如血常规,骨髓、胃镜、CT等相关辅助检查。结果显示,巨幼细胞性贫血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血液病,缺铁性贫血,消化系统肿瘤等。结论:老年贫血病因最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关键词:老年贫血;病因学;巨幼细胞性贫血
贫血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老年人(>60岁)贫血也并非少见,老年人贫血的诊断标准应比中青年相应降低,当血红蛋白<110 g/L即可诊断贫血[1]。对陕西省眉县人民医院收住的67例老年贫血患者进行病历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1年4月收住的67例老年贫血就诊患者。其中男35例,女32例,年龄60~87岁,平均70岁。就诊时间2个月内为32例,2个月~1年14例,2~3年9例,3年以上12例。
1.2 诊断标准:以血红蛋白(Hb)<110 g/L作为老年贫血的诊断标准,取就诊时第1次检验值为统计数值,轻度贫血:Hb 90~110 g/L,中度贫血Hb 60~89 g/L,重度贫血30~59 g/L,Hb<30 g/L为极重度贫血。
1.3 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体格检查和病因学检查,末梢血检查包括血常规,网织红细胞(Re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病因学检查包括骨髓、铁染色、胃镜、B超、肝肾功、心电图、X线、CT等检查。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以头昏、乏力为主要临床症状占58例(86%),其次为颜面、双下肢浮肿占17例(25%)以黑便,上腹部不适占16例(23%),以心悸、气短为临床表现16例(23%),以皮肤黏膜出血点占3例(4%)。
2.2 外周血像:红细胞在(0.91~2.98)×1012/L,血色素在28~90 g/L,其中轻度贫血占13例(19%),中度贫血25例(37%),重度贫血28例(41%),极重度贫血1例(1%)。
2.3 病因分析:67例患者中巨幼细胞性贫血31例(46%),急性白血病(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 8例,M4 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占14例(20%),消化系统肿瘤8例(11%)(其中胃癌5例,直肠癌1例,肝癌2例),缺铁性贫血2例(2%)(其中1例为胃多发溃疡,1例证实为胃腺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例,肾性贫血2例,其余7例拒绝行骨髓检查。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显现,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已不十分少见,约占老年人血液病的4%[2]。巨幼细胞性贫血见于世界各地,发病与环境、经济状态相关。在我国巨幼细胞性贫血具有地区性,我国以山西和陕西等西北地区多见。本组资料以巨幼细胞性贫血居本文病因首位,与王小燕等报道一致[3]。老年人巨幼细胞贫血病因分析中,一般认为不良的饮食及烹调习惯、脱牙、消化细胞萎缩,多种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功能差,影响叶酸、Vit B12的吸收[4]。本组资料均无神经系统症状,考虑主要为叶酸缺乏所致,人体所需叶酸必须从食物中提取,本地区饮食习惯主要以面食为主。加之老年人牙齿缺失,咀嚼功能减退有关,可见饮食习惯是本地区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主要
原因[5]。
缺铁性贫血本资料组织只占2%,与侯继英报道不符[6]。缺铁性贫血主要为消化道疾病慢性出血为主,胃肠道吸收不良,老年人造血系统的生理变化以及机体免疫下降有关。其中消化道肿瘤导致缺铁性贫血病因值得注意,该病有1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后经胃镜证实为胃部肿瘤,该组缺铁性贫血少可能与老年患者对大便颜色的观察及拒绝行骨髓检查直接行消化道检查有关。
老年白血病多数起病缓慢、病史长,逐步进展,症状隐匿,临床表现多样,老年人体质较差,又常合并其他系统病症,容易造成漏诊、误诊、本组资料有1例80岁患者1个月前骨髓为感染性骨髓象,1个月后复查骨髓,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a),故遇到治疗效果差,特别是老年人临床症状不典型,需反复检查,不要一味按营养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以免漏诊、误诊。
4 参考文献
[1] 张 纯,彭孝廉.老年人贫血诊断标准为探讨[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0,13(5):217.
[2] 钱生林,谢普辉,荣大为,等.43例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分析[J].老年医学杂志,1994,13(2):87.
[3] 王小燕,李殿青.全血细胞减少病因的再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37(2):184.
[4] 李文倩,冯建明,韩国雄,等.西宁地区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56例临床分析[J].高原医学杂志,2007,12(2):23.
[5] 赵海善,姚亚洲,陈 涛.宝鸡地区老年人全血细胞减少87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6,20(1):22.
[6] 侯继英.老年人贫血临床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200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