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多虑平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疗效体会

2015-12-13 11: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近年来已有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合并心理障碍的报道,通过在临床中应用多虑平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观察,来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搜集接受多虑平治疗的患者资料,随诊内容包括消化不良症状、食欲,精神心理状态和睡眠情况等,总结分析多虑平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多虑平治疗起始量以25 mg为主,睡前口服,疗程1~2周,治疗后46例患者报告总体症状改善,38例首发消化道症状改善,治疗后随眠改善40例,4例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乏力、恶心、白细胞降低等。结论:小剂量多虑平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睡眠改善作用明显,伴随的抑郁焦虑情绪也得到改善且其治疗剂量较低耐受性好。

关键词:多虑平;胃肠病;疗效
      能性胃肠病是一组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性的胃肠道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的相关症状,常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且多伴有精神因素的背景,需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因方可确诊。功能性胃肠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构成相当高的医疗费用,因此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主要的医疗保健问题。睡眠和心理障碍使功能性胃肠病患者胃肠道症状加重,对疾病感受更严重,对常规治疗反应差,已有一些抗抑郁药物治疗有效的研究报道。文章总结分析淳化县医院1年来接受多虑平治疗的患者资料,探讨多虑平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方法纳入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接受多虑平治疗的患者,共50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39例,平均年龄(50±8)岁。主要包括:给胃肠道动力剂,抑酸剂及其他对症治疗疗效差者,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程、消化道症状、睡眠及精神心理状态以及多虑平治疗起始剂量、维持剂量、疗程和不良反应。
1.2  临床特征:治疗前伴有睡眠障碍31例,精神心理障碍34例。
1.3  治疗方法:起始剂量25 mg,并维持剂量25 mg,睡前顿服34例;50 mg维持剂量者8例;维持剂量75 mg者8例,3次/d。
2 结果
2.1  疗效:多虑平治疗后46例患者报告总体症状改善,治疗1周时有40例患者睡眠改善,38例消化道症状改善,包括上腹饱胀、早饱、上腹部灼痛,部分患者伴随的精神心理障碍改善,表现为精神愉悦,睡眠治疗提高,对疾病治疗信心增强,抑郁焦虑面容减少。
2.2  不良反应:其中4例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困倦、乏力3例,1例外周白细胞减少而停药。
3 讨论
  功能性胃肠病主要表现为上腹饱胀、胀满、上腹部灼痛、上腹痛、恶心、食欲下降、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等,临床上部分患者常规使用促动力剂、抑酸剂及补充消化酶等治疗后消化道症状不能缓解,症状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抗抑郁药物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研究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盐酸多虑平为三环类抗抑郁药,其作用在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从而使突出间隙中这两种神经递质浓度增高而发挥抗抑郁作用,也具有抗焦虑和镇静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湿疹及异位性皮炎引起的瘙痒[1-3]。本研究应用多虑平治疗那些对常规治疗无效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是基于其多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障碍,期望能通过改善情绪和睡眠进而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感受,为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药物的耐受性,我们采取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依据患者的症状和整体情况及患者的耐受性和治疗反应逐渐增加剂量,多数患者维持用量25 mg和50 mg,少数患者能维持满意效果,本研究显示小剂量多虑平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睡眠改善作用明显,伴随的抑郁焦虑情绪也得到改善且其治疗剂量较低耐受性好。
4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8.
[2] 徐淑云.临床药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19.
[3] 赵玉洲.快速康复理念在胃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1,23(2):28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