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总结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54例)患者接受心理干预,12周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心理护理能够明显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焦虑程度,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心理干预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征,近年来患病率提高,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糖尿病由于病程长,大部分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1]。文章旨在探析系统化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5月~2011年10月住院的10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66例,女42例,年龄45~81岁,平均(65.1±3.8)岁。病例入选标准:符合WHO于1999年拟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无严重合并症;排除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与干预组(5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
1.2.1 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向患者及其家属宣讲糖尿病特点、治疗原则、预后情况等,正确指导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给予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1.2.2 心理护理干预:给予干预组患者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加强疾病知识宣教、心理咨询并给予适当心理干预、家庭及社会支持、健康教育。
1.3 观测指标:①血糖控制:参照200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南,记录干预前、干预12周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②情绪变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于干预前、干预12周后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控制情况:两组患者干预12周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监测情况(,mmol/L)
组别 | 例数 | 空腹血糖水平 | 餐后2 h血糖水平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54 | 10.1±1.4 | 8.8±2.0① | 14.0±3.2 | 11.8±2.4① |
干预组 | 54 | 9.9±1.6 | 7.5±1.5①② | 13.9±3.5 | 10.2±2.0①② |
组别 | 例数 | SAS评分 | SDS评分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54 | 55.8±10.8 | 53.7±11.1 | 54.9±10.0 | 54.1±9.7 |
干预组 | 54 | 56.0±11.0 | 40.8±9.8①② | 55.4±11.4 | 41.6±11.1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