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对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法对64例糖尿病患者和36例健康体检人员尿微量白蛋白(mAlb)进行检测。统计出糖尿病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例数,并对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试验组的尿mAlb的含量为(21.25±9.84)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9.85±4.7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阳性例数为24例,占37.50%,对照组无一例尿微量白蛋白阳性,两组间阳性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可以作为DN早期诊断的敏感可靠的实验室指标,有助于早期判断糖尿病肾脏的损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早期诊断
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2001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全国各省市,对我国大城市约2.45万例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DM)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及其相关大血管疾病状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并发肾脏性病变的约33.6%。在微量白蛋白尿期对糖尿病肾病进行针对性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避免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需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1]。早期DN的诊断对防治DN进一步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7月~2011年5月来我院分泌科住院的64例糖尿病(DM)患者为试验组,所有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制定的DM的诊断标准,且尿蛋白定性试验均阴性,且血肌酐、尿素氮正常。其中男42例,女22例,年龄42~81岁,平均(58.6±9.5)岁。所有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病程为1个月~8年。选取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3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年龄24~79岁,平均(50.8±12.4)岁。排除标准:不同意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者,及合并其他导致可能产生尿蛋白的疾病如高血压病、严重肝肾疾病、非糖尿病肾脏疾、尿路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心力衰竭、近期脑血管意外史,或近期服用肾毒性药物、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史者;近期处于应激状态、发热者。
1.2 研究方法:受试者空腹排空晨尿,饮水300 ml,1 h后收集受试者尿液10 ml送检,采用标准配套的高级蛋白仪、试剂盒、校准品以及质控品,以2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立即测定。尿微量蛋白检测采用尿液全自动分析仪,采用化学法,线性范围为5~300 mg/L,单位以mg/L表示,批内变异1.64%,以mAlb>19 mg/L为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经过专人校队后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64例2型糖尿病(DM)患者以及3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尿微量蛋白测定后,试验组尿蛋白含量为(21.25±9.84)mg/L,正常组尿蛋白含量为(9.85±4.72)mg/L,试验组尿液中所含有的尿微量白蛋白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4,P<0.01);数据显示健康志愿者组尿液中所含有的mAlb值较低,而试验组的mAlb值在阳性标准值附近波动。试验组阳性例数为24例,占37.50%,对照组无一例尿微量白蛋白阳性,两组间阳性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人均寿命的延长,生活饮食习惯、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而且由于治疗方法的改善以及生存时间的增加,肾脏及其他并发症也随之增加。根据最近调查统计结果,我国目前约有5000万人正面临着糖尿病的威胁。临床上使用常规实验室检测,例如尿素、肌酐、尿蛋白定性对DN早期诊断无意义,甚至患者已经到了DN第三期以上检测仍不能反映,虽然能在第四期检测出明显结果,但是DN发展到第四期治疗效果差,无法控制病情进展。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可采用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诊断, 但留取及保存尿液繁琐,标本易因收集、保存方法不当而导致结果错误,使患者失去早期治疗的良机[2]。采用肾活检对检测DN敏感度高,可以明确诊断出早期DN,但为有创性操作,费用大,且存在一定的风险,不宜临床普遍开展[3]。
DN患者常为肾小球功能及肾小管功能受损,以肾小球功能受损为主[4]。尿液中微量白蛋白能反映肾小球功能受损情况。其带负电荷,而在DN患病早期,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选择性降低、基底膜中其他成分关联改变、滤过膜滤孔孔径增大以及富含带负电荷结构成分变化,导致白蛋白在尿中排出增加。尿液中微量白蛋白具有反映肾小球功能的作用,带负电荷,分子量为69 KD,等电点分别为4.9。在血浆中以两种形态存在:游离态和结合态(与白蛋白、IgG结合)。游离型α1-微球蛋白,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且绝大部分(约99%)能被肾小管重吸收、分解,所以在正常人的尿液中α1-微球蛋白含量非常少。正常情况下,绝大部分的mAlb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而在DN患病早期,肾小球尚未发生器质性病变时,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选择性降低、基底膜中其他成分关联改变、滤过膜滤孔孔径增大以及富含带负电荷结构成分变化,导致白蛋白在尿中排出增加[5]。DM早期肾小球即可出现肾小球基底膜结构改变,破坏肾小球的滤过屏障,导致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蛋白漏出,且肾小管受损后重吸收障碍,因而产生蛋白尿。故尿微量白蛋白可作为早期预测与筛选DN发生的灵敏指标[6-7]。
不但检测方法与标本保存的可以影响尿白蛋白测定结果,而且易受应激、疾病、药物等因素影响。采用排空晨尿1 h后收集受试者尿液送检可以减少以上影响因素。散射比浊法测定微量白蛋白尿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以随时单个测定,受标本保存的影响较小。本试验中试验组的尿微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阳性比率也比较高,而对照组中无一例阳性,故正常人不会有尿微量白蛋白增高,说明尿微量白蛋白在体现肾功能异常方面具有特异性。
综上所述,对尿液微量白蛋白检测,在DN早期诊断上尿微量蛋白进行检测,是一种灵敏可靠的检测项目,同时这种检测对人体无害,简单、受影响因素较少,对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防DN,对面判断糖尿病早期肾脏损有一定临床意义。但是本试验为小样本研究,进一步临床意义有待于更大样本、更大范围的前瞻性研究。
4 参考文献
[1] 黄玉萍,顾明君,沈玉美,等.尿微量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测定在2 型糖尿病肾病筛选中的价值[J].山东医药,2001,41(8):12.
[2] 卞茸文,陆菊明,潘长玉.不同储存温度和时间对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测定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6,4(1):38.
[3] 董向让,金仲品.糖尿病肾病早期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8(3):205.
[4] 邱占军,荣海钦,赵新波,等.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8,48(8):63.
[5] 史虹莉,方京冲,杨叶虹,等.2型糖尿病患者尿铜蓝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2):823.
[6] 何明蕊,孙珉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10,31(35):6546.
[7] Narita T,Hosoba M,Kakei M,et al.Increased Urinary Excretions of Immunoglobulin G,Ceruloplasmin,and Transfer in Predict Development of Microal buminuria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6,29(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