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一针法颈丛麻醉用于肩关节脱位整复术

2015-12-13 11: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介绍一针法颈丛麻醉对肩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术的适用。表明麻醉起效时间在10 min均达100%。认为,该方法操作简单,起效快,无并发症。适用于成人肩关节脱位的手法整复术。方法:将120例肩关节脱位其中合并耾骨颈骨折3例的患者随机分为颈丛麻醉(Ⅰ组)和臂丛麻醉Ⅱ组(肌间沟法)。观察麻醉前(T0)、复位时(T1)、复位毕(T2)三个阶段患者的心电图(ECG)、心率(HR)、血氧保和度(SpO2)、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在复位时Ⅰ组血压、血氧保和度略有下降,Ⅱ组心率血压均上升(P<0.05),Ⅰ组麻醉优良率达近100%,对照组则达50%(P<0.05)。结论:一针法颈丛麻醉优于臂丛麻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丛;麻醉;肩关节
    肩关节为结构不稳,运动广泛的球凹关节。加之组成耾胛关节的肱骨头大,肩胛盂浅和关节囊及韧带相对松弛薄弱等因素,容易发生脱位,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疾病[1-2]。陕西省安康市人民医院自2006年1月以来对120例肩关节脱位其中合并耾骨颈骨折3例的患者分别采用一针法颈丛麻醉(Ⅰ组)和臂丛(肌间沟法)麻醉(Ⅱ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一针法颈丛麻醉优于臂丛麻醉,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AsA 1~2级肩关节脱位的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18~69岁。手法整复术时间一般在15~30 min内完成。

1.2  方法及用药:复位前均无需用术前针,外科医生均采用简单易行的手牵足蹬法整复术。入室后开通静脉通路,多功能监测仪测心电图(BCG)、无创血压(NI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全组均在肩下垫一薄枕,两手臂紧贴身体两侧,头偏健侧。Ⅰ组:在胸锁乳头肌与颈外静脉交叉点向下1.5 cm处,用左手食指扪及C4横突予以标识,右手持长4~5 cm G22针,在C4横突处垂直进针,有骨质感,抽吸无气,无血、无脑脊液,右手固定针头,再缓慢推入备好的1%利多卡因加0.3%罗哌卡因20 ml。Ⅱ组:显露胸锁乳头肌确定前中斜角间沟,左手固定,右手持长4~5 cm G22针垂直进针略向脚端推进,寻找异感后回抽无血无气无脑脊液缓慢推入1%利多卡因加0.3%罗哌卡因20 ml。

1.3  观察指标:观察麻醉前(T0)、复位时(T1)、复位毕(T2)三个阶段患者的ECG、HR、SpO2。优:完全无痛,复位时无需镇痛药、镇静药患者安静;良:牵拉手臂时稍有不适,需用氟芬合剂;不佳:复位时不能忍受,需用丙泊酚入睡后复位。

2 结果

    Ⅰ组:在复位时、血压略有下降12.6%、心率基本不变,SpO2下降1%,然后逐渐上升。详见表1。Ⅱ组则相反血压心率分别上升13%、24.4%(P<0.05)。两组麻醉效果详见表2(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1  各组血压、心率及氧饱和度变化(

组别

时间

NIBP(kPa)

HR(bpm)

SpO2(%)

Ⅰ组

T0

12.89±2.09

77.25±14.25

97.15±1.42

T1

12.18±1.86

86.25±20.80

96.05±1.82

T2

12.03±2.06

85.35±19.80

96.20±1.79

Ⅱ组

T0

11.90±2.12

82.53±13.34

97.50±1.95

T1

12.60±1.90

95.96±18.92

97.61±1.67

T2

12.12±1.90

93.78±17.52

97.68±1.28

表2  麻醉效果[例(%)]

组别

例数

优良率(%)

Ⅰ组

60

58(96.7)

1(1.7)

1(1.7)

98.3

Ⅱ组

60

30(50)

20(33.3)

10(17)

83.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例)

组别

例数

喉返神经阻滞

隔神经阻滞

霍纳综合征

毒性反应

Ⅰ组

60

1

2

0

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