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成人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术式选择与疗效观察

2015-12-13 11: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对患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成人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的术式选择和具体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12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根据患者病情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A、B、C三组,平均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椎管减压+内固定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椎管减压+冠状位融合+内固定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C组患者采用单纯减压手术治疗。对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特定时间段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手术后1年的矢状位cobb角、前冠状位均较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在手术后1年的矢状位cobb角、前冠状位均较治疗前比较略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治疗后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成人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程度的不同,在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合理的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手术方法,这对于患者的病情的有效控制和迅速恢复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侧凸;成人;手术;术式;疗效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加重,临床对于患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成人患者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尽管大多数的医学专家认为该病患者还是应该尽量选择保守方式进行治疗,但是面对难以忍受的疼痛、根性症状保守治疗没有任何收效的患者,选择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仍是一种非常理想和必要的治疗方法[1]。为了对患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成人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的术式选择和具体疗效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更加有效的治疗,提高患者中远期疗效,提供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资料,特进行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抽取120例在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患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确诊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特定时间段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6年3月~2010年3月,抽取12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确诊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其中男74例,女46例;年龄28~74岁,平均47.2岁;病程1~12年,平均4.6年;三组患者的自然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根据患者病情程度的不同将抽样中的120例患者分为A、B、C三组,平均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椎管减压+内固定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椎管减压+冠状位融合+内固定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C组患者采用单纯减压手术治疗。A组患者为腰椎矢状位畸形、冠状位畸形、椎管狭窄,但程度都比较轻微的患者;B组患者为腰椎矢状位畸形、冠状位畸形、椎管狭窄,程度比较严重的患者;C组患者为腰椎矢状位和冠状位轻度畸形。对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特定时间段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B两组患者手术后1年的矢状位cobb角、前冠状位均较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在手术后1年的矢状位cobb角、前冠状位均较治疗前比较略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治疗后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

表1  三组患者手术前后腰椎冠状位、矢状位cobb角的比较(,°)

组别

例数

手术前

手术后

A组

40

15.5±4.8

5.4±2.8

B组

40

17.2±6.2

8.2±4.7

C组

40

16.7±5.5

15.1±8.6

表2  三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手术前

手术后

P

A组

40

55.3±12.4

9.2±4.2

<0.05

B组

40

59.2±11.5

12.8±3.6

<0.05

C组

40

57.7±10.3

15.3±7.4

<0.05

3 讨论

    目前,患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成人患者主要可以采用以下4个等级的方案对其进行治疗:保守治疗,单纯椎管减压,椎管减压、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椎管减压、前后路融合和后路内固定术。经过临床正规的保守治疗没有任何效果或者收效甚微的患者,在患者的全身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应该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大多数临床专家认为在进行保守治疗失败、神经根性症状、腰痛和畸形进行性加重是导致进行腰椎退行性侧凸手术的主要原因,而与患者的实际年龄没有任何关系[2]

    临床上采用手术方法对本病进行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要进行彻底减压和重建稳定的操作,尽可能对患者的畸形现象进行矫正,使患者的脊柱正常序列得以恢复;并准确地指出对腰椎生理弧度消失或后凸的患者,对腰椎生理性前凸进行重建比对侧凸畸形进行矫正更为重要。必须对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的相关发病机理进行彻底的了解,对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和体征进行了解,包括患者的一般状况、年龄及其对手术的期望值,同时要对患者的侧凸的程度、柔韧性进行全面准确评估[3]。手术方案具体可以分为前路、后路或者前后联合入路三种方式,主要涉及到减压、矫形、稳定和融合等相关技术操作[4]

    本研究的缺陷主要在于:①抽样的样本量小,没有能够就关注程度比较高的L5~S1是否融合进行研究分析,并且没有对患者的畸形情况不同几组内接受固定矫形患者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②作为对于早期临床经验的回顾性总结分析,对融合节段的选择考虑很不是十分的理想;③由于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手术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导致的学习曲线,可能会对不同时期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④鉴于对患者的选择比较偏倚,无前、后路融合+后路内固定术作为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患有退行性腰椎侧凸的成人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应该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程度的不同,在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合理的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手术方法,这对于患者的病情的有效控制和迅速恢复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4 参考文献

[1] 史建刚,贾连顺,袁  文,等.腰椎退变性侧凸症的临床发病特点与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21(15):231.

[2] 张雪松,王  岩,肖嵩华,等.退行性脊柱侧凸腰椎神经根受压的影像学特点[J].中国临床康复,2006,20(12):302.

[3] 王华东,史亚民,吴闻文,等.退行性腰椎侧凸手术适应证与方法选择[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8,11(2):184.

[4] 马远征,余方圆,赵  铭,等.腰椎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的X线及骨密度检测[J].中华骨科杂志,2006,18(7):38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