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牙周和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临床分析

2015-12-13 11: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牙周和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牙周和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前后的PD、PLI、SBI、BO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和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效果明显。

关键词:牙周;正畸;牙周炎


    牙周炎是一种进展性较慢的牙齿病症,可能有多种因素引起,经常表现的临床症状有:牙齿缺失、移位、松动和伸长等,并会造成继发性的牙合合创伤,牙合合创伤对牙周组织产生很大的损害性,反过来就会进一步的加重牙周症状[1]。因此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于牙周炎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对2008年5月~2011年7月应用牙周和正畸联合治疗的38例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38例,均为2008年5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炎的患者,其中男13例,女25例,年龄18~32岁,平均(22.9±2.1)岁。患者都伴错牙合畸形。其中内倾型深覆牙合l4例,上前牙前突、散在间隙13例,前牙反牙合、下前牙扇形散开11例。

1.2  检查:由同一口腔医师检查每名患者的11、16、17、26、27、31、36、37、46、47十个牙位。检查指标包括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出血(BOP)、牙周探诊深度(PD)和平均附着丧失(AL),记录治疗前后检查结果。并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并检查患者全身状况。

1.3  治疗:系统牙周治疗,主要措施包括:龈上洁治、龈下洁治、根面平整、局部用药,对菌斑进行消除和控制,牙周炎性反应处于静止状态3个月后开始正畸治疗,使用标准直丝弓技术,MBT矫治器,细丝轻力,正畸治疗过程中定期做牙周维护,常规洁治的周期为1次/2~4周,必要时配合调牙合避免牙合合创伤,正畸疗程8个月~2年不等,拆除托槽后部分病例进行舌侧丝终身保持。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治疗前后患者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和探诊出血(BOP)进行χ2检验。对牙周探诊深度(PD)平均附着丧失(AL)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

    38例患者治疗前后的PD、PLI、SBI、BO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说明治疗后牙周组织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地改善。典型病例见图1~2。

表1  治疗前后牙周状况比较(

时间

PD(mm)

AL(mm)

PLI(mm)

SBI(mm)

BOP(%)

治疗前

4.05±0.18

4.90±0.20

1.34±0.12

2.64±0.18

82.66±1.45

治疗后

3.71±0.16

4.63±0.19

0.92±0.10

1.78±0.15

47.54±2.59

P

0.0382*

0.1512

0.0422

0.0017

0.0004

图1  治疗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