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分析

2015-12-13 11: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实施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和处理。方法:选取220例白内障患者的234眼,做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术后1 d及术后6~12个月裸眼视力、并发症进行6~12个月分析和处理。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8者及≥0.5者,术后1 d与6~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裸视力≥0.3的情况下,术后1 d与6~12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与术后7 d比较,两组角膜水肿、老年性黄斑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膜混浊发生率在术后1 d及术后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技术,患者的痛苦小,视力恢复快,安全经济。并发症通过处理和分析能够有效避免。

关键词:小切口白内障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并发症
    随着社会老龄化步伐的到来,白内障成为全世界主要致盲眼病,同时白内障也是我国目前首要的致盲眼病,现在我国白内障患者约500万,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即手术根除[1]。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加入人工晶体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处理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20例患者中需进行白内障摘除都共234眼,其中男113例,女107例,年龄20~83岁,平均61.7岁。老年性白内障185眼,先天性白内障9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12眼,并发性白内障19眼,外伤性白内障21眼。

1.2  手术方法:均为眼局部麻醉,球后加表面麻醉。小切口手术显微镜下施术,麻醉后以眼球压迫器加压从而软化眼球。切口手术采用6.0 mm弦长的上方巩膜隧道切口,进深度为5.0 mm。切口不缝合或仅缝1针。使用的人工晶体均为国产人工晶体,将晶体旋转至前房内,用国产黏弹剂。常规包扎术与术后给予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球旁注射3 d,以减轻术后炎性反应。所有患者均门诊随访,随访内容为观察术眼视力及并发症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SPASS 13.0软件分析,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裸眼视力情况:术后1 d裸眼视力≥0.8者,为12.4%,术后6~12月的裸眼视力≥0.8者,较术后1 d有所提高,为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者术后1 d为28.1%,术后6~12月者为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裸视力≥0.3的情况下,为84.3%,术后6~12月为7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术后1 d及术后6~12个月的裸眼视力比较[例(%)]

时间

≥0.8

≥0.5

≥0.3

术后1 d

15(12.4)

34(28.1)

102(84.3)

术后6~12个月

37(30.6)

70(57.8)

95(78.5)

注:与术后1 d比较,①P<0.05

2.2  术后两组并发症情况:术后1 d角膜水肿情况,发生率为9.9%,术后7 d角膜水肿情况较术后1 d显著改善,小切口组发生率为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膜混浊发生率在术后1 d为20.7%,术后7 d,囊膜混浊发生率为1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与术后7 d老年性黄斑两组发生率分别为0.8%及1.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术后两组并发症情况[例(%)]

时间

角膜水肿

囊膜混浊

老年性黄斑

术后1 d

12(9.9)

25(20.7)

1(0.8)

术后7 d

1(0.8)

20(16.5)

2(1.6)

注:与术后1 d比较,①P<0.05

3 讨论

    进行小切口摘除白内障植入人工晶体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人术的切口长度过长的缺陷[2]。因为在临床上影响手术性散光重要的因素是切口的大小,切口越小产生的散光越小,易于恢复及减少并发症。切口的位置越接近角膜中心,则引起散光的机率则越大,缝线的跨度越大,线距越密,对伤口的挤压力越大,产生的散光也越大[3]。同时结扎越紧越能造成循规性散光[4-5]。本组在治疗6~12个月时,小切口组的并发症占19.0%,与以往的文献报道一致。

    白内障的患者存在一定定程度的巩膜壁薄,周边视网膜变性等病变,使这类手术具有视网膜脱离、易发生玻璃体脱出等危险性,同时存在角膜水肿,囊膜混浊及老年性黄斑等并发症。小切口非药物保守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安全性率,临床有效率高,我们认为处理好术中、术后并发症可提高手术疗效。

    总之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首先患者做作好充分的术前检查,了解患者的病史及健康状况,以便于术中应对各种应急措施,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前做好患者的充分散瞳及降低眼压的准备。其次手术动作及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尽量轻柔,尤其是在扩大隧道切口内切口时,以避免术后高眼压伤、眼内出血及前房角造成。最后用注水圈套娩出核或前房内手法碎核时,为预防角膜水肿,必须使用足够的黏弹性物质保护好角膜内皮细胞[6]

4 参考文献

[1] 蒲  刚.653例老年性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手术并发症分析[J].重庆医学,2009,38(14):1806.

[2] 李绍珍.眼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4.

[3] 王成启,宋明娟,王秀侠.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6,26(2):290.

[4] 胡俊喜,孔  丽,杨培学.切口方位与白内障摘除后视力和散光的关系[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3,25(2):96.

[5] 陈化令,张建强.隧道小切口摘除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151例临床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7,14(1O):38.

[6] 何开文,罗小禄,陈承燕,等.白内障复明手术1485眼的临床效果分析[J].广西医学,2008,30(6):90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