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经阴式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经阴式子宫肌瘤剔除的患者(观察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16例经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易于掌握的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同时它既能保留器官完整、维持女性的正常生理功能,又能保持女性肢体的完美。是子宫肌瘤患者的一种理想选择。
关键词:子宫肌瘤;经阴式剔除术;疗效观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30~50岁妇女,发病率约为20%[1]。目前治疗方法较多,药物治疗有时虽能暂时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不能彻底根治。腹式手术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以及腹腔镜治疗也多有各种相关的不良反应或医疗费用较高等原因,使患者望而却步。探索某种不良反应少、创伤小、机体恢复快的方法一直成为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共同愿望,经阴道剔除子宫肌瘤治疗技术出现成为这一疾病治疗的靓点。今年我科学习和运用经阴道剔除子宫肌瘤治疗技术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治疗对象均为已婚妇女,年龄23~43岁,平均25.46岁。都有生育或再生育的愿望,要求保留子宫,手术前经B超或CT检查均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其中,单发8例,多发4例;浆膜下肌瘤9例,肌壁间肌瘤3例,肌瘤的大小在1.5 cm×2 cm×3 cm以上。体检提示阴道较松弛、子宫活动度良好、无明显盆腔粘连、无附件肿瘤,除外各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而影响手术的;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似。
1.2 手术方法:患者取常规膀胱截石位,臀部超出手术台8~10 cm,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前常规消毒和导尿,确定手术入路[2]:肌瘤的主体在子宫的前壁取阴道前穹窿切口;肌瘤在子宫的后壁取阴道后穹窿切口;如前后壁均有可同时打开前后穹窿,均为横弧形切口。并在切口的部位注入1:12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稀释液,以便于分离膀胱或直肠。如子宫后壁肌瘤,可于后穹窿处用电刀切开,提起阴道黏膜的边缘,紧贴宫颈筋膜向上分离子宫直肠间隙达子宫直肠反折处。并进一步剪开子宫直肠腹膜反折,暴露子宫后壁,向下向后翻转子宫。再次确认肌瘤的大小和位置,用抓钳钳住肿瘤,然后纵行切开子宫浆膜,钝性分离肌瘤[3]。剔除后缝合切口,再检查子宫的其他部位的情况,确认无异常回纳子宫于腹腔,最后用2-0号可吸收线全层缝合子宫后穹窿切口,术毕。于子宫前壁的肌瘤手术方法基本同后壁。肌瘤位于膀胱后也不需要打开膀胱反折腹膜进入腹腔,可直接于膀胱后打开肌瘤包膜剔除肌瘤。在肌瘤较大时可行局部分解切除的方法,但在剔除时一定注意肌瘤的包膜完整性。手术后常规于阴道内填塞油纱布卷以防阴道切口出血。24~48 h后取出纱布和导尿管。常规使用抗生素3~5 d。腹式组按照常规手术方法进行,不一一赘述。
1.3 观察指标:术中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有同一巡回护士进行记录,出血量按照负压引流瓶的刻度量加血浸纱布的条数计算。术后也有病区同一护士负责记录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各种观察参数情况比较统计()
组别 | 例数 | 手术时间 (min) | 术中出血量(ml)① | 术后排气时间(h)① | 住院时间 (d)① | 术后并发症(%)① | 住院费用(元)① |
观察组 | 12 | 84±16 | 155±11 | 16±1.5 | 5±0.5 | 3.45 | 1114±19 |
对照组 | 16 | 98±14 | 214±15 | 26±2.1 | 10±2.3 | 16.24 | 210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