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在首次发病12 h内行头颅CT检查,计算脑室与脑干血肿量,同时观察预后情况。结果:经过CT测量观察,脑室出血量<15 ml有40例,≥15 ml有80例,脑室出血量≥15ml的患者死亡率(50.0%)明显高于脑室出血量<15 ml(12.5%)的患者(P<0.05)。脑干出血量<5 ml有60例,≥5 ml有60例,脑干出血量≥5 ml的患者死亡率(65.0%)明显高于脑干出血量<5 ml(10.0%)的患者(P<0.05)。结论:CT检查方便、迅速,是检测高血压脑出血及评估其预后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CT;预后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由于高血压引起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压迫脑组织出现相关症状、体征的一类疾病。其预后比较差,死亡率可达30%左右,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1]。随着CT问世以来,脑出血的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CT检查无创伤、快速,对出血部位可准确定位、分型,并用于评判预后[2]。文章具体探讨了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以期更好地为患者治疗策略的制定及预后的判定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08年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关于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要点,并经CT证实。其中男100例,女20例,年龄40~82岁,平均(55.42±11.4)岁。出血部位:左侧基底节区出血40例,右侧基底节区出血80例。所有病例入院时均有偏瘫。
1.2 CT检查:所有患者均在首次发病12 h内行头颅CT检查,采用GE LightSpeed16 CT机,扫描参数为120 kV,200 mA,矩阵为512×512。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碘海醇(300 mg/L)50 ml后延时5 s,以1 r/0.5 s的速度进行连续50 s扫描。详细观察原发血肿位置、血肿体积大小等。
1.3 血肿量计算:用CT后处理工作站软件对不规则感兴趣区测量血肿体积,主要观察脑室出血与脑干出血量。
1.4 治疗方法:保持呼吸道畅通;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应用依那普利等药物调整血压稳定在160/1OO mm Hg(1 mm Hg=0.1333 kPa)左右;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应用脑保护剂。
1.5 治疗结果分级:按美国日常行为能力(ADL)评定评分正常总分100分,60分以上者为良,日常生活能够基本自理;60~40分者为中度功能障碍,日常生活需要帮助;40~20分为重度功能障碍,生活明显依赖;20分以下者为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两样本或多样本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两组及多组生存率之间的比较采用Kplan-Meier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室出血不同出血量结果比较:经过CT测量观察,脑室出血量<15 ml有40例,≥15 ml有80例,脑室出血量≥15 ml的患者死亡率(50.0%)明显高于脑室出血量<15 ml(12.5%)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脑室不同出血量治疗结果比较(例)
出血量 | 合计 | 良好 | 轻残 | 中残 | 重残 | 死亡 | P值 |
<15 ml | 40 | 15 | 4 | 10 | 6 | 5 | <0.05 |
≥15 ml | 80 | 6 | 9 | 10 | 15 | 40 |
2.2 脑干不同出血量治疗结果比较:经过CT测量观察,脑干出血量<5 ml有60例,≥5 ml有60例,脑干出血量≥5 ml的患者死亡率(65.0%)明显高于脑干出血量<5 ml(10.0%)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脑干不同出血量治疗结果比较(例)
出血量 | 合计 | 良好 | 轻残 | 中残 | 重残 | 死亡 | P值 |
<5 ml | 60 | 20 | 11 | 18 | 5 | 6 | <0.05 |
≥5 ml | 60 | 1 | 2 | 2 | 16 | 39 |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目前对脑血肿继发神经损伤原因还没有一致认识,临床治疗方案差异很大。
一般认为,脑出血的发病主要是在原有高血压病和脑血管病变基础上,使脑内小动脉硬化,脑动脉中纤维组织代替了肌层,内弹力层变性断裂和胆固醇沉积于内膜,往往容易导致痉挛,然后可能造成其远端脑组织缺氧、坏死,发生点状出血,这一过程若持久严重,出血区可融合扩大即成大片出血;其次,高血压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导致动脉栓塞,可使脑组织发生缺血性软化和继发性脑血管壁坏死,发生脑软化后出血。脑出血常在发病后1O~30 min就形成血肿的最大范围,一般不再继续扩大,但且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重,临床症状不断恶化,血肿周围正常的脑组织由近及远地发生海绵样变性和坏死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有研究预测死亡的血肿量的不同可能与各研究测量血肿大小的方法不同有关,不同出血部位死亡的预测血肿量也不同,壳核出血>25 ml者病死率显著增高,脑叶出血>50 ml者病死率显著增高。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CT测量观察,脑室出血量<15 ml有40例,≥15 ml有80例,脑室出血量≥15 ml的患者死亡率(50.0%)明显高于脑室出血量<15 ml(12.5%)的患者(P<0.05)。脑干出血量<5 ml有60例,≥5 ml有60例,脑干出血量≥5 ml的患者死亡率(65.0%)明显高于脑干出血量<5 ml(10.0%)的患者(P<0.05)。
总之, CT检查方便、迅速,是检测高血压脑出血及评估其预后的主要手段,脑室出血量≥15 ml与脑干出血量≥5 ml的死亡机率显著增高。
4 参考文献
[1] 周 剑,高培毅,李小光,等.脑出血亚急性及慢性期血肿周围组织低灌注损伤的CT灌注成像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5):453.
[2] 王德江,赵继宗,王 梅.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成本效果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09,8(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