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自拟息风止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126例的临床疗效

2015-12-13 11: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观察自拟息风止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眩晕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自拟息风止眩汤治疗组)和对照组(西药治疗组)各63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63例患者中痊愈37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63例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19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息风止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息风止眩汤;老年性眩晕;中药
  老年性眩晕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运动性或位置性幻觉,引起眩晕、恶心、呕吐、前庭功能失调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它并非为一个单独病种,而是老年性前庭系统退行性变的结果。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老年人的眩晕和平衡障碍变得越来越严重。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是前庭功能紊乱合并全身其他脏器疾病时更易发生头晕和眩晕,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1]。西医对于这种由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眩晕症并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措施,笔者近5年内应用自拟息风止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126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老年眩晕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自拟息风止眩汤治疗组)和对照组(西药治疗组)各63例,以上患者均确诊为眩晕症,且排除器质性病变引起者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观察组63例患者中男38例,女25例;年龄60~81岁,平均67.3岁;病程3个月~14年,平均3.1年。对照组63例患者中男41例,女22例;年龄62~79岁,平均64.2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3.7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①一般治疗: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并自选适当的体位。房间应安静及昏暗,避免头部活动。耐心做好患者思想工作,脱离可导致眩晕的环境、职业,消除紧张情绪,避免精神刺激,停用可能导致眩晕的药物;②中药治疗:采用自拟息风止眩汤加减治疗,方药如下:天麻10 g,钩藤15 g,菊花15 g,白芷6 g,赤芍12 g,川芎15 g,当归10 g,防风6 g,桔梗6 g,甘草6 g。如见目赤、口苦、便秘、苔黄糙者,加丹皮、大黄各9 g,以增强清肝泄热通腑之力;如眩晕甚剧,舌、肢、指发麻者,加龙骨、牡蜘、珍珠母各15 g,以增强镇肝息风之功;如眩晕较甚,呕吐频作者,加代赭石15 g(先煎),以其镇逆,并重用获芬30 g,加泽泻15 g,使痰湿从小便而去;如耳鸣重听者,加葱白5 g,石菖蒲12 g,以达通阳开窍之功;如兼见形寒、肢冷者,加肉桂1.5 g,干姜3 g,以增强温中助阳之力;如时作眩晕,懒于活动,大便溏薄者,加黄芪12 g,柴胡、升麻各5 g,以奏升清阳,补中气之效。如兼见五心烦热,两目干涩者,加炙鳖甲、女贞子各15 g,黄柏9 g,以增强滋阴清热,明目之功;如眩晕较甚者,加龙骨、牡蛎各15 g,取重镇之品以达潜摄浮阳之效;如舌淡,形寒倦怠者,加肉桂3 g(后下),以奏补肾助阳之功。以上药物水煎服,1剂/d,分2次服用。
1.2.2 对照组:在观察组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氯丙嗪25 mg,3次/d;烟酸50~100 mg,3次/d,饭前半小时服用。以上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
1.3  疗效标准:痊愈:眩晕症状及其他头痛、呕吐、恶心等症状消失,3个月内随访无复发;显效:眩晕症状及其他头痛、呕吐、恶心等症状基本消失或偶尔发作,不影响学习、生活等;好转:眩晕症状较前有所改善,但头晕仍时有发生,其他症状也时有发生;无效:眩晕症状基本无改善甚至加重,伴随呕吐、恶心等症状严重。
2 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4周治疗后疗效比较[例(%)]

组别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n=63)

37(58.7)

17(26.9)

7(11.1)

2(3.3)

96.7

对照组(n=63)

5(7.9)

19(30.2)

21(33.3)

18(28.6)

71.4

  由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63例患者中痊愈37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63例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19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证的一种疾病。本病多因肝阳上亢,邪扰清窍;或痰湿中阻,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脑失濡养所致[2]。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进一步发展肝风入络则表现为四肢麻木,口眼歪斜;若肝阳暴亢,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扰动心神,蒙蔽清窍,可发生中风昏厥严重后果。辨证当详察病情,可选用熄风、潜阳、清火、化痰等法以治其标;滋养肝肾、补养气血、健脾等法以治其本。现代医学中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内耳性眩晕等病,可参考本证进行辨证施治。临床以头晕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旋转不定,或自觉头身动摇,如坐车船站立不稳,甚则昏倒等为临床表现者,可诊为本病。本病属实者,多起病较急,病程短,体质壮实,常因情志郁怒而诱发,眩晕重,视物旋转不定。属虚者,起病缓慢,病程长,体质虚弱,呈反复或持续发作,多因烦劳过度而诱发或加重,以头昏目黑,但无明显旋转为主证。肝阳上亢眩晕,多兼耳鸣头胀;气血亏虚者,眩晕多劳累即发,动则加剧;肾精不足之眩晕兼有腰膝酸软、神疲健忘;痰浊中阻者,眩晕头重如蒙,或兼胸闷呕恶。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分为一般治疗、心理治疗、病因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抗眩晕药物有多种,其效果多为经验的总结,难以确定何药有效或何种合并用药有效,因同类患者个体间对疗效反应不一致,通常可用下述药物进行治疗:抗胆碱能药、单胺能药、抗组胺药、抗多巴胺药、地西泮药、钙通道阻滞剂等。部分周围性眩晕疾病可通过手术而获得治愈,如迷路炎、迷路瘘管等[3]。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治疗常用于顽固性眩晕患者,如梅尼埃综合征、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以及前庭神经元炎等。中医中药疗法对本病通过辨证施治以达到息风止痉、安神止眩之功。对各型功能性眩晕均有较好的疗效。文中采用自拟息风止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取得良好效果,方中天麻、钩藤、菊花息风止痛,白芷散风除湿,赤芍、川芎、当归活血通络,防风、桔梗风之佐使,甘草调和诸药。该方为一治疗老年性眩晕的基本方剂,方药不温不燥、不凉不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随症加减用药即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4 参考文献
[1] 蔡皓伟,张  凯,蒋戈利.颈性眩晕治疗特点与疗效评价[J].甘肃中医,2010,23(1):94.
[2] 卓  萍,赵传文.对补虚法治疗眩晕的认识[J].光明中医,2010,25(1):137.
[3] 史继鑫,马云枝.辨证治疗眩晕症80例[J].中医研究,2010,23(1):5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