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常见肺不张的X线表现分析。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肺不张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气喘、咳嗽、缺氧呈现青紫、咯痰不出或者发热等。所有患者均经X线摄片与CT检查诊断为肺不张。研究选择50 kV的X线摄片机进行胸部平片检查。结果:显示42例男性肺不张患者和13例女性肺不张患者中,肺不张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肺不张类型分布没有性别差异。肺不张主要的X现表现类型为直接X线征象和间接X线征象。结论:临床X线表现主要为直接和间接表现,主要的类型的右肺不张,发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但不同性别肺不张类型分布没有差异。
关键词:肺不张;X线;影像学表现
肺不张时临床常见病,其是指患者肺部充气减少和容积减少,为部分充气或者完全无气,临床研究主要为阻塞性肺不张[1]。文章选取陕西省宝鸡市长岭医院55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不张患者55例进行研究,其中男42例,女13例,年龄37~75岁,平均(62.6±12.7)岁。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气喘、咳嗽、缺氧呈现青紫、咯痰不出或者发热等。肺部叩诊呈现浊音,听诊患者呼吸音明显较弱或消失。若患者为过大心脏或动脉瘤压迫肺部引发的肺不张可听到清晰的血管杂音。若患者“肺不张”形成时间比较较长时,肺不张的体积明显缩小,健康部分呈现明显的代偿性膨胀,叩诊不一定呈现浊音,部分患者为“过清音”,同时呼吸音也不一定减弱。所有患者均经X线摄片与CT检查诊断为肺不张。本研究选择50 kV的X线摄片机进行胸部平片检查。
1.2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选择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统计方法为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人群不同性别肺不张类型分布分析:研究显示42例男性肺不张患者和13例女性肺不张患者中,肺不张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肺不张类型分布没有性别差异。详见表1。
表1 研究人群不同性别肺不张类型分布分析[例(%)]
性别 | 例数 | 右肺不张 | 左肺不张 | 盘状肺不张 | P值 |
男 | 42 | 23(54.76) | 15(35.71) | 4(9.52) | >0.05 |
女 | 13 | 7(53.85) | 5(38.46) | 1(7.69) |
2.2 肺不张X线表现分析:肺不张主要的X现表现类型为直接X线征象和间接X线征象,其中直接X线征象为患者肺叶呈现透明度降低,呈现均匀致密的毛玻璃样变化。如果患者为不完全塌陷性肺叶时可呈现部分气体充盈其内的状况,其X线表现为正常或者出现部分的密度增高的现象。如果患者同时伴随支气管扩张或者恢复期的患者时X现表现为影响欠均匀并呈现患侧肺体积的明显减少,若患者为叶段肺不张时应呈现三角形阴影,并且宽钝的一面朝向肋膈肌胸膜面,部分患者呈现圆形或者扇形。间接X线征象为患者叶间裂向不张的肺叶一侧,由于患者肺部体积明显缩小,病区呈现支气管和血管纹理靠拢的局面,但由于肺部代偿作用影响肺部膨胀,呈现膨胀性血管纹理稀疏并向患处肺叶移位,移位形状为弓形,或者患者肺部呈现不张的致密性的阴影。由于膨胀肺叶的压迫使患者纵膈、气管和心脏向患侧移位。部分患者呈现肺疝移位的现象。
3 讨论
肺不张是指全肺或者部分肺部呈现收缩或无气状态。肺不张分为急性肺不张和慢性肺不张,慢性肺不张同时合并存在肺无气、支气管扩张、感染、组织破坏和纤维化。研究显示成人肺不张主要原因为患者支气管腔内阻塞,分析原因为黏稠支气管分泌液形成肉芽肿、黏液栓、肿瘤或异物。肺不张亦可呈现支气管狭窄扭曲、肿大淋巴结、肿瘤或血管瘤等外源性疾病对支气管压迫,或液体和气体等外源性压迫肺组织而引发的。肺不张患者在X线胸片检查为病因学提供诊断参考[2]。本研究显示肺不张主要为右肺不张、左肺不张和盘状肺不张。其中右肺不张主要为右肺上叶不张,中叶肺不张和下叶肺不张,其中右肺上叶的急性阻塞性肺不张临床较为少见。临床右肺上叶不张主要X线表现为正位片上显示比较好,右中叶肺不张整叶不张可使其体积显著缩小,上、下叶可产生代偿性肺气肿。在正位片上显示患者右侧肺门下和心脏旁有一片密度增高阴影。左肺不张为在正位片上,上肺野内为密度增高,下肺较为透亮。盘状肺不张呈现为肺内呈现横行条索状致密阴影,一般情况下长度约2~6 cm。一般情况下位于横膈上方,随着呼吸呈现上下移动,与患者横膈运动减弱呈现有关,分析原因主要为腹膜炎、腹水、肝脾肿大、腹部手术和膈下脓肿,使横膈抬高和膈肌活动减弱等。本研究显示临床X线表现主要为直接和间接表现,主要的类型的右肺不张,发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但不同性别肺不张类型分布没有差异。
4 参考文献
[1] 赵云峰.肺不张的诊断与治疗[J].新医学,2007,38(7):477.
[2] 祁 吉,刘林祥.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