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2015-11-23 10: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方法:选取45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液化产妇的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发生切口液化产妇的资料作为对照组,分析切口液化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肥胖、营养不良、术中使用电刀、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落实个体化治疗原则,积极改善患者全身状况,术中精细操纵,能对腹部脂肪液化的防治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剖宫产;腹部切口液化;原因;预防措施
    切口液化是大量脂肪细胞破裂后,细胞内脂肪颗粒分解、外溢,形成液性油脂,积聚于切口内的现象。对于腹部切口,一般发生于皮下脂肪层,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切口感染致切口液化的发生率已明显降低[1]。但是因肥胖、电刀广泛使用致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明显增加,文章介绍行剖宫产产妇脂肪液化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1年6月收治的45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液化产妇的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5例剖宫产术后未发生切口液化产妇的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2~40岁,平均(29.5±4.6)岁;对照组年龄23~41岁,平均(30.4±5.0)岁。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孕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行剖宫产手术,分析两组产妇体重指数(BMI)、营养不良、术中应用电刀、贫血、妊娠期水肿情况,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1.3  脂肪液化诊断标准:发现时间一般为术后4~7 d,部分患者无自觉症状,常规查体可见切口敷料黄色渗液,皮下渗液增多,切口无红肿热痛等炎性表现,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可见游离坏死组织及漂浮的脂肪滴。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产妇切口影响因素比较:见表1。观察组患者肥胖、营养不良、应用电刀、贫血、妊娠期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产妇切口影响因素比较[例(%)]

组别

例数

BMI≥25(kg/m2

营养不良

应用电刀

贫血

妊娠期水肿

观察组

45

31(68.9)

5(11.1)

9(20.0)

7(15.6)

9(20.0)

对照组

45

9(20.0)

2(4.4)

3(6.7)

2(4.4)

3(6.7)

3 讨论

3.1  切口液化的原因:成人皮下脂肪属于黄色脂肪组织,血运差,肥胖者皮下脂肪厚度增加,加大了手术难度,同时手术对脂肪组织的损伤,脂肪组织发生缺血、无菌性坏死,产生渗液,影响伤口愈合[2]。在手术过程中应用高频电刀,电刀产生的高温造成脂肪组织浅表性损伤,部分脂肪细胞发生变性,本身血运差的脂肪组织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妊娠期水肿、贫血、营养不良也是影响切口愈合的重要因素,导致切口愈合能力下降[3]。脂肪细胞缺血并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脂肪液化,此外糖尿病、自身免疫及再生机制受到破坏、修复能力下降,脂肪液化发生率也明显增加。术后切口液化与手术本身也有密切相关性,手术缝线过密或过紧,导致血运不佳,缝合过松可致漏缝或遗留死腔;切口暴露时间过长,表面组织创伤性坏死,引起无菌性炎性反应,术后咳嗽、缝线排异反应,也是造成切口愈合不良的重要原因[4]

3.2  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疗起来并不困难,根据渗液的多少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渗液较少的可以采用加压切口渗液,延迟间断拆线,同时微波治疗,渗液较多的可以敞开切口用庆大霉素纱条引流,同时配合微波治疗。产妇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饮食,术前适当参加体力劳动,消除孕期肥胖不利因素,对合并糖尿病患者套调整血糖,用胰岛素泵有效控制血糖,纠正贫血及营养不良,使血红蛋白≥90 g/L,对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术前术后均给予止咳化痰治疗,对于妊娠合并水肿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将水肿控制在轻度及以下水平,以降低脂肪液化发生率[5-6]。对于因手术原因所致的脂肪液化,注意手术过程要轻柔,止血彻底,缝合时不留死腔,脂肪较厚者,必要时刻减张缝合,术后仔细查看伤口,有渗液时及时处理,增加换药次数。

    落实个体化治疗原则,积极改善患者全身状况,术中精细操纵,能对腹部脂肪液化的防治取得满意效果。

4 参考文献

[1] 苏明宝,王一平,王旭飞.切口脂肪液化2O例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19(1):44.

[2] 苏应宽,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5.

[3] 田  静.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及裂开的防治[J].中外健康文摘,2009,6(12):66.

[4] 古丽红.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46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1(10):214.

[5] 纪光伟,吴达志,王  旭.高频电刀对腹部切口愈合影响实验和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8,82(17):1199.

[6] 陈  燕.高渗葡萄糖配伍胰岛素治疗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8,15(4):3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