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恶性高血压肾损害的病理研究

2015-11-20 09: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恶性高血压患者的病理特点。方法:对收治的肾性恶性高血压患者23例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小球疾病患者20例(86.96%),其中增生硬化型或硬化型IgA肾病8例(34.78%),是肾性恶性高血压的主要形成原因;肾小管间质性疾病患者1例(4.35%),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2例(8.70%)。结论:肾脏病理改变主要以增生硬化性肾小球病变为主,特别是增生性IgA肾病,是导致肾性恶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

关键词:恶性高血压;肾损害;病理
  恶性高血压(MHPT)主要是因为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引起的综合症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着较大的难度。因肾脏因素造成的恶性高血压称为肾性恶性高血压,这类患者由于病情影响而使得肾功能的变化较大,在肾脏病理变化中具备相应的规律。为了正确掌握肾性恶性高血压的治疗措施,现对2007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肾性恶性高血压患者23例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23例,均为2007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肾性恶性高血压患者,男17例,女6例,年龄l8岁~52岁,平均(34.8±3.5)岁。入院时临床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肾病综合征7例,狼疮性肾炎5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2例。全部患者在血压控制正常后均进行肾活检,肾活检标本按常规进行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免疫荧光进行病理诊断。
1.2  诊断标准:①主要是指在半个月~3个月内血不断增加,且舒张压超过130 mm Hg(1 mm Hg=0.1333 kPa)(含130 mm Hg)的患者;对眼底深入观察可发现双侧视网膜存在线样或火焰状出血、棉絮样渗出,同时出现了视乳头水肿。②肾脏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的话则,检查主要有光镜、电镜等。③除外原发性恶性高血压与各种原因引起的恶性高血压,包括: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重组促红细胞等因素引起的恶性高血压等。
2 结果
2.1  肾脏病理的主要改变:对于肾小球病变而言,其表现症状主要集中在肾小球受损、系膜细胞数量变多、系膜基质变宽、肾小球硬化、出现新月体等。而肾小管、间质的慢性损伤在肾小管及间质病变中是常见的症状形式,具体包括:肾小管弥漫、灶状萎缩,肾间质弥漫、多灶状淋巴等。肾小动脉的常见形式有小动脉壁增厚、细动脉玻璃样变性等。
2.2  病理结果:23例恶性高血压患者中,肾小球疾病患者20例(86.96%),其中增生硬化型或硬化型IgA肾病8例(34.78%),是肾性恶性高血压的主要形成原因,增生硬化型系膜增生性肾炎2例(8.70%),新月体型肾炎3例(13.04%),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2例(8.70%),Ⅳ型狼疮性肾炎3例(13.04%),膜增殖性肾炎2例(8.70%);肾小管间质性疾病患者1例(4.35%),表现为慢性间质性肾炎;肾血管性疾病患者2例(8.70%),表现为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                   
3 讨论
  恶性高血压属于综合性的疾病,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因可划分成原发性、继发性等两种形式。而引起继发性恶性高血压因素里,肾性高血压则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常见因素[1]。本组资料的23例肾性恶性高血压患者中,肾实质性恶性高血压21例,肾血管性高血压只有2例,这也充分验证了肾实质性疾病是引起肾性恶性高血压的关键因素。
  23例肾性恶性高血压患者中,共20例患者的肾脏病理变化以肾小球病变为主,比例高达86.96%,其中8例增生硬化型IgA肾病,占34.78%;1例肾小管间质性疾病,占4.35%;2例肾血管性疾病,占8.70%。而对于造成肾性恶性高血压的因素里,肾小球疾病中的增生硬化型IgA肾病是引发该病病理改变的重点因素。这就需要医务人员针对IgA肾病继发的肾性高血压,尤其是恶性高血压的研究更加关注[2]。原发性肾性恶性高血压肾脏病理变化时血栓性微血管病之一,其多数是因为小动脉内皮损伤导致出现内膜病变、纤维素坏死、血栓等症状,最终引起继发肾小球、肾小管、急性缺血性病变。但在肾性恶性高血压其肾小球病变里,多数表现是肾小球的炎性损伤、系膜细胞数量变大、系膜基质变宽、肾小球硬化等[3]。肾小管和间质的慢性损伤是肾小管及间质病变的临床表现形式,而肾小动脉多数体现在小动脉壁增厚、细动脉玻璃样变性等,这和原发性恶性高血压的病症变化有着显著的差异。
  综上所述,肾性恶性高血压在临床观察中具备一定的特征,其导致的器官损害主多数集中在肾功能受损、慢性肾衰竭。肾脏病理变化则集中表现为增生硬化性肾小球病变,特别是增生性IgA肾病,这些都是引发肾性恶性高血压的主要因素。
4 参考文献
[1] 周子华,廖玉华.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全国联合委员第7次报告[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3,19(9):572.
[2] 占永立,李秀英,李  深,等.慢性肾衰竭急剧加重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5(5):279.
[3] 黎磊石,刘志红.原发性高血压的肾损害[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4,13(4):33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