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干扰素联合外用双黄连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

2015-11-20 09: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研究干扰素联合外用双黄连在临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8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溯性总结。结果:对照组患者与治疗组患者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与比例具体见表1,两组患者间各项以及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例数分别为13例、6例,显效例数分别为19例、8例,有效例数分别为6例、11例,无效例数分别为6例、19例,总有效例数分别为38例(86.4%)、25例(56.8%),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通过合理方式进行干扰素与双黄连外敷方式联用可以达到有效改善患者免疫机能且控制病毒感染的显著作用,且干扰素具备操作简单,费用低廉,耗时短且无显著不良反应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干扰素;双黄连;复发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是指具有周期复发特点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ROU的临床主要特征为口腔疼痛且反复发作造成缠绵难愈。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机理尚未明确且临床上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对此疾病未有统一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1]。为探讨研究干扰素联合外用双黄连在临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对2007年10月~2009年12月间收治的8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溯性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12月间收治的8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43例;年龄13~62岁,平均(38.5±9.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口腔黏膜病学》中对ROU的诊断标准。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分别行联合治疗及常规维生素治疗。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病程、溃疡类型及溃疡大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的口腔溃疡分布于舌头嘴唇、唇内黏膜以及牙龈等口腔内部位,初始表现为针尖大小红色斑点,后逐渐扩展为20 mm左右溃疡,溃疡表面常有淡黄色分泌物分布且周围存在红肿,溃疡且呈间歇状发病,每次历时约1周。患者在入院前两年内未服过任何激素类药物或接受免疫治疗,均能配合完成临床治疗。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44例患者仅按照常规方式给予维生素治疗,包含Vit B1 15 mg、Vit B6 15 mg以及Vit C 100 mg。所有维生素均3次/d口服,视情况8~12 d为1个疗程;治疗组44例患者行干扰素联合外用双黄连的治疗方式,患者发病2 d后先使用双黄连对溃疡面进行外敷,3次/d;同时每周肌内注射干扰素100 U(一次完成);视情况8~12 d为1个疗程。
1.3  效果评价:效果评价参照中华口腔医学会的《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评价试行标准》[2]:痊愈:口腔溃疡1年以上不再发作;显效:口腔溃疡的间隔时间有显著增加且溃疡发生次数显著减少;有效:口腔溃疡间隔时间增加但溃疡发生次数无显著减少,或者间隔时间无变化但溃疡发生次数显著减少;无效:口腔溃疡间隔时间与发生次数均无改善或者反而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3.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与治疗组患者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与比例详见表1。两组患者间各项以及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表1  治疗方式与治疗效果对比(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例(%)]

对照组

44

13

19

6

6

38(86.4)

治疗组

44

6

8

11

19

25(56.8)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作为常见的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其患病率一般超过10%,且具备不分性别不分季节均可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特点[3]。它可以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会反复出现孤立或多发的圆形椭圆形小溃疡,并伴有剧烈疼痛。作为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口腔黏膜病,由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有定论,同时其病情严重程度受到病因多样以及病例个体差异等因素,学术界目前尚无有效地临床治疗方式。
  文章通过对8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分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与治疗组患者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与比例详见表1。两组患者间各项以及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例数分别为13例、6例,显效例数分别为19例、8例,有效例数分别为6例、11例,无效例数分别为6例、19例,总有效例数分别为38例(86.4%)、25例(56.8%),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中药双黄连具备祛热、杀菌抗炎并刺激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有助于保护溃疡创面并加速创面修复;而干扰素作为高度活性的糖蛋白可以通过干扰病毒RNA的合成抑制病毒繁殖,因此具备显著免疫调节活性。临床通过合理方式进行二者联用可以达到有效改善患者免疫机能且控制病毒感染的显著作用,且干扰素具备操作简单、费用低廉、耗时短且无显著不良反应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刘宝梅.双黄连口服液联合锡类散治疗婴幼儿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9,31(5):391.
[2] 董玉洁.综合疗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选萃,2007,23(23):40.
[3] 甄桂修,赵世俊.中西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概况[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4,25(4):21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