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4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5-11-20 09:1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层上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并追加丹红注射液30 ml加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评价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理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对UAP认知程度明显提高,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对UA认知程度差,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8.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层上对患者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并追加丹红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UA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UA);疗效观察
  UA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与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的差别主要在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使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如斑块内出血、斑块纤维帽出现裂隙、表面上有血小板聚集及(或)刺激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缺血加重。虽然也可以因劳力负荷诱发但劳力负荷中止后胸痛并不能缓解[1]。如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心肌梗死,甚至死亡。采用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4例UA患者为我科2009年2月~2010年3月门诊患者。其中男37例,女27例,年龄45~72岁,平均61.03岁,病程0.5~15年不等。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临床诊断符合相关文献的诊断标准[1-2]
1.2  治疗方法:治疗前对两组患者均采取规范化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让患者排除心理上的负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令患者卧床休息,持续低流量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达90%以上,积极抗凝治疗,无论患者血脂高低应及早使用他汀类药物。烦躁不安、剧痛者可给吗啡5~10 mg,皮下注射。治疗组在上述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追加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丹红注射液30 ml加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每天记录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长短、疼痛严重程度,每3 d做心电图检查,记录ST段和T波的变化情况,必要时应重复检测心肌坏死标记物。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颁布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①症状疗效:显效:心绞痛症状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症状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以上;无效:心绞痛症状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不到50%。②心电图疗效:显效: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ST段下降程度回升>1.5 mm,主要导联T波变浅,超过50%以上;无效:心电图治疗前后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心绞痛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2

21

10

1

96.88

对照组

32

11

16

5

84.38

表2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心电图改善情况(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2

19

11

2

93.75

对照组

32

11

14

7

78.13

1个疗程结束后,治疗患者对UAP认知程度明显提高,两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改变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脂TC、LDL-C、TG指标均显著下降,分别为5.12 mmol/L、2.12 mmol/L、1.41 mmol/L。HDL-C升高回归>1.14 mmol/L,而对照组改善的状况稍差,多数患者有2项以上指标未达到正常值。血液的黏度、黏弹性、流动、凝集等流变性和红细胞的变形及聚集、血小板的聚集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组。
3 讨论
  UA当属祖国医学胸痹、真心痛的范畴。中医认为其病机理为气阴两亏,瘀血阻络,为本虚标实之症。以气虚血瘀为主。故益气活血为治疗UA基本方法。丹红注射液由丹参、红花经过现代工艺提取而成复方制剂。丹参具有活血化瘀,而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功效,二者均为治疗胸痹的常用药。相关文献报道丹红注射液能够明显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情况[3]。有效率>96.44%,本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率为96.88%,其结果基本相似,而对照组仅为84.38%。
  同时西医药理研究认为丹红注射液具有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长度和重量,提高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降低血脂,延缓动脉斑块的形成[4]。本研究显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率为93.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在常规治疗的基层上对患者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并追加丹红注射液治疗UA临床疗效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4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9.
[3] 曹  峥.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6):94.
[4] 杨育同.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90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4):39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