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舒血宁注射液组,两组均予抗心绞痛常规治疗,舒血宁注射液组加用舒血宁注射液。结果:舒血宁注射液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治疗组;舒血宁注射液组行血管再建术的患者减少。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舒血宁注射液;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易发展为严重心血管事件。为明确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对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对此,进行临床观察并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4年~2009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68例,年龄42~80岁,所有病例均符合WHO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舒血宁注射液组各34例。两组间一般情况、心血管危险因素、既往治疗和处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例)
资料 | 年龄(岁) | 性别(男/女) | 高血压病 | 糖尿病 | 高脂血症 | 既往有心肌梗死 | 既往有PTCA |
常规治疗组 | 62.1±10.8 | 26/8 | 18 | 8 | 26 | 5 | 2 |
舒血宁注射液组 | 59.6±11.4 | 27/7 | 20 | 7 | 25 | 4 | 3 |
1.2 纳入指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胸痛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如ST段抬高,有急性心肌梗死可能者立即转入CCU进行再灌注治疗;无ST段抬高,则作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测定,若结果高于正常值,提示有心肌梗死发生,亦立即转入CCU进行再灌注治疗;检测结果未升高者,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纳入观察。
1.3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肠溶阿司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等)。舒血宁注射液组另予舒血宁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15 d,病情稳定后出院。
1.4 观察方法:入院时、治疗中、出院时均作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常规检查、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心绞痛发作情况和心电图变化,参照《冠心病疗效评定标准》拟定。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以均值±标准差(
)表示,用药前后及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
舒血宁注射液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等均优于常规治疗组;舒血宁注射液组作血管再建术者少于常规治疗组;两组均无严重出血、心肌梗死、死亡患者。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相关指标改善比较(例)
病症 | 心绞痛反复发作 | 心绞痛发作次数 | 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 | 心绞痛发作严重程度减轻 | 心电图改善 | 血管再建术 |
常规治疗组 | 4 | 16 | 22 | 27 | 18 | 5 |
舒血宁注射液组 | 1① | 16① | 28① | 34① | 26① | 1① |
注:与常规治疗组比较,①P<0.01
3 讨论
冠心病是我国现今人群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表现处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给氧、吗啡治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缓解心绞痛有明显的效果,钙离子阻滞剂的效果尚不肯定
[1]。本观察中,患者初诊时已经使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多数患者使用了中药,但未使用过舒血宁注射液,说明经过各种治疗后心绞痛仍不能缓解使用舒血宁注射液有一定疗效。观察表明,舒血宁注射液在使用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安全性较好,且对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的改善等均优于常规治疗组;舒血宁注射液组进行血管再建术的患者减少,两组均无严重出血、心肌梗死、死亡患者
[2]。
舒血宁注射液主要由银杏叶提取物的黄酮苷和银杏内酯类物质组成,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增加心肌收缩力作用,有抗心肌缺血缺氧的作用,还能降低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作用,另外,还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减轻心肌内皮细胞膜的损伤,保护细胞膜结构,增强心肌对缺血缺氧耐受性
[3]。舒血宁注射液有效成分中可能有抗凝血、抗血栓形成药阿司匹林、肝素及糖蛋白Ⅱb/Ⅲa阻滞剂样作用。因此,舒血宁注射液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林曙光.2008年当代心脏病学最新进展[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169.
[2] 吴泽铭,刘根蓉,张大创,等.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6,28(1):61.
[3] 车 舟,谭华炳,贺 琴,等.银杏叶提取物药理与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实验研究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06,14(1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