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观察比较自拟退黄汤联合西药和单纯西药治疗病毒性淤胆型肝炎疗效。方法:将45例病毒性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25例,单用组20例),两组病例均常规给予西药(甘草酸二胺、苦黄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组加用自拟中药退黄汤(辨证加减),4周为1个疗程,两组在基础治疗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治疗4周时结果显示,联合组黄疸消退和肝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单用组(P<0.05)。结论:中药退黄汤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淤胆型肝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缩短,改善预后。
关键词:淤胆型肝炎;退黄汤;甘草酸二胺;苦黄注射液
淤胆型肝炎黄疸深,病程长,有些病例退黄较难,传统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但激素的禁忌证多,长期应用易产生各种严重的不良反应。笔者自拟退黄汤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瘀胆型肝炎25例与单纯西药治疗20例进行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5例病例系2006年1月~2010年6月本院住院的急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制定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治疗组男20例,女5例;年龄20~70岁,平均42.6岁。其中慢性乙型肝炎20例,戊型肝炎2例,甲型肝炎3例。治疗前血清TBil(240.5±60.5)μmol/L,碱性磷酸酶(ALP)(201.65±35.6)U/L。对照组男18例,女2例;年龄22~72岁,平均41.1岁。其中慢性乙型肝炎18例,戊型肝炎2例,治疗前TBil(220.5±58.5)μmol/L,碱性磷酸酶(ALP)(195.56±36.8)U/L,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纳差,部分患者有肝脾大或皮肤瘙痒,大便色白或黄白交替出现,均除外肝内占位性病变及肝外梗阻性淤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常规给予西药甘草酸二胺、苦黄注射液静脉滴注,病情较重者使用抗生素、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补充血浆或人血白蛋白。治疗组患者加用中药退黄汤,方药如下:茵陈、金钱草各30 g,栀子10 g、生大黄10~20 g(酌情加减,使大便维持3~4次/d)、赤芍50~90 g、丹参30 g、生地20 g、白芍10 g、白茅根、葛根、茜草各12 g。脾虚加生薏仁20 g、白术15 g;气滞重加枳壳12 g、郁金12 g;腹胀、消化不良加焦三仙各15 g;身痒甚加地肤子、防风各10 g。用法:上药水煎2次,取汁300 ml,早晚分服,1剂/d。4周为1个疗程,2周复查肝功能1次,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3 疗效标准: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血清TBil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减轻,血清TBil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或加重,血清TBil较治疗前下降不到50%或反而上升.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变化比较()
组别 | 例数 | TBil(μmol/L) | DBil(μmol/L) | ALT(U/L) | AST(U/L) | ALP(U/L) |
治疗组 | 25 | 42.15±25.20① | 37.41±37.12① | 79.10±87.60① | 63.45±66.44① | 130.1±31.6① |
对照组 | 20 | 89.10±130.2 | 74.5±97.02 | 89.12±247.14 | 61.8±61.2 | 178.5±3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