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改良式经单侧椎弓根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的临床

2015-11-18 09: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改良式单侧椎弓根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3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采用单侧椎弓根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对照组采用常用的双侧椎弓椎球囊扩张成形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5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治愈13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84.2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经单侧椎弓根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可以获得与双侧椎弓根球囊扩张同样疗效,方法简便,安全可靠,节省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脊柱骨折;骨质疏松;脊柱穿刺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是临床常见疾病,由于本病患者带来痛苦,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使用常见的双侧椎弓根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但该术式尚有不足之处。为此,自2009年3月~2010年9月采用改良式经单侧椎弓根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共42椎。其中男10例,14椎,女28例,32椎,年龄56~79岁,平均69.2岁,1个椎体26例,2个椎体10例,3个椎体2例,均为骨质疏松所致压缩骨折(T8~L4)。术前疼痛视觉模拟数字评分(VAS)平均8.3分。病程3 d~2个月,平均20.4 d。患者均符合如下条例:①无心肺、脑重要器官的严重疾病,能持续俯卧位1~2 h;②下胸椎及腰椎骨折程度不超过2/3;③椎体后壁完整。
1.2  分组:治疗组19例,其中男6例,女13例,年龄56~79岁,病程3 d~2个月,平均20.6 d,对照组19例,男4例,女15例,年龄57~77岁,病程3 d~1.5个月,平均20.3 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诊断标准:根据WHO 1993年提出的骨质疏松症、脊柱骨折的诊断标准。
1.4  疗效判定标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数字平分(VAS)为标准。治愈:腰脊痛消失12 d后可逐渐下床行走,VAS评分降低平均2.0左右;好转:腰脊痛明显减轻,VAS评分平均2.1左右;未愈、疼痛无缓解。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组间比较行χ2检验。
1.6  方法:治疗组:在“C”臂X光机监视局部麻醉下经单弓根穿刺进针后,“C”臂显示侧位进针并椎体前中1/3段,正位到达椎体正中,将球囊沿工作通道进入扩张加压后,用骨髓泥灌注入扩张的空间内,每个椎体灌注2~10 ml。对照组:在“C”臂监视局部麻醉下,选两侧椎弓根分别穿刺进入柱体行球囊扩张、灌注入骨髓泥。二组手术中均需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下肢运动情况,防止骨髓泥渗漏损伤神经根以及肺拉赛等并发症。
2 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19例,治愈15例,好转2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治愈13例,好转3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84.2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骨质疏松所致脊柱骨折越发常见,据统计,每年美国新增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70万例。近年来,我国亦呈上升趋势,本病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当一个胸椎发生压缩骨折时,肺活量将降低9%。椎体压缩骨折5年内的病死率为23%、34%[1]。常用的手术方法为双侧椎弓椎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但由于经两侧椎弓根,损伤神经根甚至脊髓的可能性增大,手术操作相对复杂。虽然有学者认为,经双侧椎弓穿刺灌注可以使灌注剂分布更加均匀,从而达到有效的椎体强化作用,但不少学者认为,经单侧椎弓根注入灌注剂后,灌注剂可通过扩张分布于整个椎体,不会出现灌注剂偏于一侧而导致椎体倾斜,可以获得同样有效的强化作用。使用单侧球囊扩张,并不会引起两侧度不均,也不会引起终极的破裂,能有效、均衡地恢复椎体高度。同时经一侧椎弓根相比较双侧进针,减少了创伤和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减少了手术带来的损伤神经根和脊髓、骨水泥渗漏烧灼伤神经根等并发症,同时节省了费用[2-3]。我们通过采用单侧椎弓根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比较双侧椎弓根球囊扩张,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该手术是一种有效、实用价值理想的治疗方法。
4 参考文献
[1] Kado DM,Browner Ws,Palermol,et al.Verterbral fracttures and morfality in older women:a prospective study[J].Arch Znternm Med,1999,159(10):1215.
[2] Harris NH,Miller AJ,Burnme R,et al.Proceedongs spervmental vnvestvgation of fat embolism afeer the use of acrylic cementn or-thopaedic surgery[J].J Bone joint surg,2003,33(2):248.
[3] Phllips H,Cole PV,Lettin AW.Cavdiovascular effects of ion-planfed acrgloc bone ccment[J].Br Med J,2002,3(3):46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