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晚期胃肠肿瘤化疗术式分析

2015-11-13 09: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两种不同化疗方法治疗晚期胃肠肿瘤效果评价。方法:74例晚期胃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37例。单一组给予吡喃阿霉素静脉推注、HCPT静脉滴注、5-Fu静脉滴注及DDP静脉滴注,联合组予以吡喃阿霉素静脉推注、HCPT静脉滴注,5-Fu及DDP腹腔灌注;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随诊1~2年。结果:联合组近期有效率为54.05%,不良反应轻,改善乏力、食欲减退方面明显;单一组近期有效率为43.24%,不良反应重(P<0.05)。结论:联合化疗法优势明显,适合临床应用。

关键词:晚期胃肠肿瘤;化疗;静脉滴注
  胃肠肿瘤作为现今生活中常见的肿瘤疾患之一,其发病多与人们的饮食卫生习惯密切相关,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导致失治误治,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发展至晚期多会与其他脏腑转移,尤其是肝脏相关联,危害性大死亡率较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的难治性疾病[1]。因此,探索晚期胃肠肿瘤的最佳治疗方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08年1月~2009年11月将收治的74例晚期胃肠肿瘤患者,分别进行静脉化疗术和静脉联合腹腔温热化疗术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自2008年1月~2009年11月我院消化科、普通外科、肿瘤科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筛选标准的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单一静脉化疗术组(简称单一组)和静脉联合腹腔温热化疗术组(简称联合组),每组各37例。单一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29~65岁,平均54.39岁;胃癌21例,其中伴腹水者19例,肝转移者19例,大肠癌16例,其中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者13例,肝转移者12例,腹水者12例。联合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26~67岁,平均57.44岁;胃癌23例,其中伴腹水者20例、肝转移者20例,大肠癌14例,其中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者13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资料病例筛选: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胃肠肿瘤,尚需满足下述条件方可:①卡氏评分≥60分;②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③近2个月内未接受过抗肿瘤治疗;④至少完成4个疗程化疗;⑤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等检查均正常;⑥有可测量的临床指标:如腹水程度、淋巴结肿大程度、瘤体大小等。
1.3  治疗方法:单一组:5-氟尿嘧啶(5-Fu)750 mg静脉滴注,连用5 d,1次/d,40 mg顺铂(DDP)静脉滴注,连用3 d,1次/d,羟基喜树碱(HCPT)12 mg静脉滴注,连用5 d,1次/d,吡喃阿霉素50~60 mg于第1天静脉推注,21 d后重复。联合组:腹腔穿刺给药,若有腹水尽可能排空后将5-FU 1 000 mg、DDP 60 mg稀释后作腹腔静脉推注,若无则将上述药物分别溶解于1 500 ml生理盐水中,并用热水加热至41~45℃作腹腔灌注;随后嘱患者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作尽可能多的体位变动,以便药物能与腹腔内各脏器组织接触,1次/周,每2次为1个疗程,HCPT、吡喃阿霉素的用法同上。4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疗效。
1.4  评价指标:①疗效评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疗效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稳定(Stable disease,SD)、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四类,有效率=CR+PR;毒性反应按1981年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标准评定,分为0~Ⅳ度[2]。②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简体中文版的生活质量调查核心问卷EORTC QLQ-C30进行评价。于第l个疗程前1天进行1次测定,第2次于第2次化疗疗程结束后第28天进行。每位患者共进行2次。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计分方法参考文献计分方法。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前后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使用软件中的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所有患者均电话随访1~2年,末次随访时间为2010年11月1日。两组患者均可评价总体疗效。与单一组相较,联合组的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CRPRSDPD有效率(%)单一组3701614743.24联合组3702011654.05①注:与单一组比较,①P<0.05
2.2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方面,其中胃肠道反应,单一组出现29例,联合组为15例;骨髓抑制现象,单一组为23例,联合组为10例。其余为腹痛、肠粘连和肝、肾损害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症治疗后均能缓解。
2.3  生活质量的评价:4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在躯体、角色、情感、认知、社会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评分的均值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较单一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乏力、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咳嗽、疼痛等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联合组在改善乏力、食欲减退方面较单一组改善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项目联合组单一组
化疗前化疗后化疗前化疗后躯体功能56.3±10.464.6±11.7②③54.6±l1.160.1±l0.8①角色功能41.4±20.563.7±19.1②③41.1±20.356.1±19.6①情感功能54.5±15.366.6±14.5②③54.1±l6.060.7±l5.1①认知功能55.9±l6.667.1±14.7②③56.2±l6.460.5±14.4①社会功能51.4±17.162.3±17.6②③50.5±11.356.4±l1.1①整体健康状况52.1±11.666.1±16.7②③53.3±17.159.3±l6.5①乏力56.4±17.541.9±16.1②③56.2±11.247.0±l5.4①食欲减退47.7±11.224.4±11.3②③46.9±11.631.3±l1.1①呼吸困难45.5±14.332.6±13.1②46.3±13.334.7±l4.7②咳嗽49.3±17.239.5±19.2②50.1±16.140.4±l1.6②疼痛33.3±11.423.5±17.6②32.7±17.924.2±l1.2②注:与化疗前比较,①P<0.05,②P<0.01;与单一组化疗后比较,③P<0.05
3 讨论
  胃肠肿瘤晚期患者多伴有全身症状和迁延其他脏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探寻其最佳治疗方法的同时也应注重患者生存质量的评定。化疗作为其晚期治疗主要方法,在近10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腹腔温热灌注疗法已被日本等各国研究证实,其对预防或治疗胃癌术后腹腔内转移和复发疗效显著。同时,因其可提高肿瘤细 胞对某些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良反应小,肝转移腹水发生率低等优势,已成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措施[3]。在此基础上结合静脉双路径化疗的近期、远期效果,虽已有相关报道,但疗效是否稳定,机制如何尚不可知。
  本研究进行两种不同化疗方案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化疗后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患者全身和局部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联合组在改善躯体、角色、情感、认知、社会这5种功能状态和整体健康状况方面优于单一组(P<0.05);尤其是在改善乏力、食欲减退方面。联合化疗法优势明显可能与联合化疗骨髓抑制及消化道症状较轻,肾毒性较小,无需水化,患者耐受性较好,有利于缩短化疗恢复期和顺利进行下一周期的治疗,使患者从化疗中受益有关,但具体机制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1] 韩  锐.肿瘤化学预防及药物治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587.
[2] 孙  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94.
[3] 邹燕梅,熊  华,于世英.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癌症杂志,2008,18(12):92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