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Survivin对宫颈癌的临床意义

2015-11-04 09: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和研究Survivin蛋白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中对宫颈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Ⅱ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43例,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前后的Survivin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患者进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的总有效率为67.44%,Ⅱa期患者有效率为61.11%,Ⅱb期患者有效率为66.10%,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前后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4%和44.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Survivin的表达对于临床有效组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临床稳定组和进展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对于Ⅱ期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是有效的,Survivin蛋白的下调表示治疗有效,因此对于Survivin蛋白的检测能够作为临床疗效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

关键词:Survivin蛋白;Ⅱ期宫颈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

    子宫动脉灌注指的是利用影像学设备的指引,应用导管对患者进行化疗药物注入,其结合了临床治疗学原理,一般用于在手术前或者放疗前对患者进行,能够有效的使局部肿瘤缩小或消除,同时对于可能存活的存在转移可能的微型病灶进行抑制。而Survivin(生存素)作为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基因的一种,拥有抗细胞凋亡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部分的肿瘤的特异性表达的能力。笔者通过对Ⅱ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在进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中体现出的Survivin表现的分析,讨论Survivin表达的影响和相关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4年~2010年收治的64例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和相关手术、放疗治疗的Ⅱ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2~69岁,平均(46.7±8.9)岁,均为初治患者,在此之前未接受过放、化疗以及相关手术。根据病理分型鳞状细胞癌56例,腺癌8例。按照FIGO的分期标准,Ⅱa期患者18例,Ⅱb期患者46例。根据分化程度:高分化4例,中分化50例,低分化10例。
1.2  Survivin的检测方法:标本采用本组患者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前以及手术治疗之后所采集的宫颈癌蜡块标本,经病理科医师进行检测确认为癌变组织之后作为标本,试剂采用北京中山金桥生物科技技术有限公司所提供的Survivin鼠抗人单克隆抗体,检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其阳性表达的检测。具体实验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治疗方法: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均采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为了防止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在行子宫动脉插管之前对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20 min对患者进行苯海拉明20 mg、地塞米松5 mg肌内注射,利用Seldinger技术进行股动脉插管动作,在导管插入子宫动脉之后对其进行造影,沿着导管进行药物注入。化疗药物选择为:顺铂70 mg/m2、阿霉素50 mg/m2和五氟尿嘧啶600 mg/m2。
1.4  化疗效果评价:在患者化疗结束后的2~3周之内,由2名以上的妇科肿瘤主治医师对患者进行妇科检查,由检查医师的共同评价作为最后的疗效评价。参照WHO提出的实体癌治疗标准将临床有效分为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完全缓解(CR):肉眼可见肿瘤体积消失而且检查显示无新生病灶;部分缓解(PR):肿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50%以上且检查显示无新生病灶;病灶稳定(SD):肿瘤体积较治疗前存在缩小,但缩小程度低于50%;疾病进展(PD):肿瘤体积较治疗前无缩小、出现进展性增大或有新病灶出现。
1.5  Survivin结果判定:根据在化疗前后的组织切片中所显示出来的胞质或胞核染色进行判定,呈淡黄色至棕黄色者为阳性,根据两者的染色程度进行强度划分并统计数量、比例以及强度。切片在400倍镜下寻找5~10个视野,保持每个视野中存在100~200个细胞,共统计1 000个细胞,以此为总量计算阳性细胞表达的比例。根据染色程度分级分为弱阳性(+)、中度阳性(++)和强阳性(+++):弱阳性表示阳性细胞数低于25%,染色程度仅为淡黄色或存在少许黄色、棕黄色;中度阳性表示阳性细胞数在25%~75%之间,染色程度主要为黄色,存在少许棕黄;强阳性表示阳性细胞数在75%以上,染色程度主要为棕黄色,仅个别细胞呈现黄色。
1.6  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相关对比分析,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以上患者进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的总有效率为67.44%,Ⅱa期患者有效率为61.11%,Ⅱb期患者有效率为66.10%,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前后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4%和44.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Survivin的表达对于临床有效组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临床稳定组和进展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例患者化疗、手术后的疗效统计见表1,化疗前、后的Survivin表达情况见表2。
表1  64例Ⅱ期子宫颈癌患者化疗、手术后的疗效统计(例)

时期

例数

CR

PR

SD

PD

有效率(%)

总有效率(%)

Ⅱa期

18

3

8

6

1

61.11

67.44

Ⅱb期

46

4

26

15

1

66.10

表2  64例Ⅱ期子宫颈癌患者化疗前、后Survivin的表达情况(例)

时期

例数

Survivin表达强度

-

+

++

+++

化疗前

64

24

14

20

6

化疗后

64

40

12

11

1

3 讨论
  从上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Survivin除了国内外一些文献所指出的具有抑制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分裂、参与血管形成的作用以外,它还存在与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呈正相关性的特性,即Survivin下调越明显,化疗治疗的效果就越好[1-2]。某些文献中指出,Survivin的表达对于肿瘤的预后、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的转移情况都有一定的预见性[3]。从本文研究并不能够体现这些方面,对于其能否对预后的改善、生存率的提高存在意义仍需探索。
     综上所述,Survivin作为抗细胞凋亡基因的一种,其表达对于预测宫颈癌化疗的敏感性有着一定的研究价值,存在作为局部晚期宫颈癌化疗疗效评定的应用意义。因此对于Survivin蛋白的检测,能够作为临床疗效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
4 参考文献
[1] 贺青蓉.介入治疗30例中、晚期宫颈癌疗效观察[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11):995.
[2] 高碧燕,魏万里,李  岚,等.Survivin在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表达的意义[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1):92.
[3] Sultana H,Kigawa J,Kanamori Y,et al.Chemosensitivity and p53-Bax pathway-mediated apoptosis in patients with uterine cervical cancer[J].Annals of Oncology,2003,14(2):21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