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分析

2015-11-04 09: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62例脑外伤致硬膜下血肿患者,所有患者根据病情特点进行不同的手术方式,出院6个月后进行随访,从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进行评估。结果:62例患者6例死亡,56例存活,存活率为90.32%。结论:脑外伤所致的硬膜下血肿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不同的手术方式,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切忌一刀切。

关键词:脑外伤;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外伤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脑外伤发生后有可能造成颅内血管、神经以及其他脑组织的损伤,在中老年男性人群中较为常见,它的高致死率、高致残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将近50%的严重脑外伤患者治疗无效而死亡。硬膜外血肿是脑外伤中较常见的疾病,发病后如没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以及预后的治疗。现将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6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62例脑外伤致硬膜外血肿的患者,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23~67岁,平均40.6岁;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5~23 h,平均9.8 h;患者33例因车祸导致脑外伤,21例高空坠落导致脑外伤,6例因跌倒导致脑外伤,2例钝器打击导致脑外伤。辅助检查:62例患者进行头部CT检查后结果显示硬膜下血肿的分布位置颞顶部20例,额部17例,枕部14例,颞底部11例。通过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出血量小于20 ml的患者共有23例,大于40 ml的患者共有6例,其余33例患者出血量在20~40 ml之间。其中19例患者的中线结构小于1 cm,5例患者大于1 cm。且全部患者均确诊为硬膜下血肿。
1.2  手术治疗:62例脑外伤硬膜下血肿的患者根据病情的程度不同,我们在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前准备:全部患者均进行头部备皮,手术区域常规消毒,使用1%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头皮麻醉。通过CT明确患者的血肿位置,以血肿的中心位置确定为手术的中心点。①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62例患者有6例患者硬膜下血肿超过40 ml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CT显示血肿部位位于幕上,符合条件的患者采取开瓣血肿清除术。手术过程中,若患者颅内压突发性增高,可以通过扩大骨窗、去除骨瓣来降低硬脑膜的压力。去除骨瓣后,修补钛网;②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幕下和(或)幕上血肿>40 ml者进行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常规开颅,将硬脑膜及皮质瓣形切开,暴露血肿部位进行清除,手术处理方法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③钻孔引流:对于血肿量在30 ml左右的患者,根据术前CT定位血肿分布及大小进行穿刺,首次将约2/3的血肿量吸除,放置引流管持续引流,术后血肿腔内注入2万U尿激酶,逐步抽吸,清除残余血肿,且动态进行头颅CT检查,血肿<5 ml即可拔管[1];④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血肿量<30 ml者,根据术前定位,在颞部耳前作一3~4 cm切口,暴露颅骨并进行钻孔后扩大形成约3 cm×3 cm大小骨窗,瓣形切开硬脑膜,吸除>80%的血肿[2]
1.3  评价标准:手术后使用(Gtasgow coma Scale)作为评估依据,通过睁眼反射、语言反应、运动反应进行评分,评分结果分为痊愈、轻残、中残、重残以及植物生存和死亡。
2 结果
  62例患者6例死亡,56例存活,存活率为90.32%。随访其余56例存活患者,在出院后的6个月进行随访,详见表1。
表1  治疗结果

项目

评分结果

例数

构成比(%)

有效

治愈

42

75.01

轻残

5

8.92

中残

3

5.36

无效

重残

2

3.57

植物生存

4

7.14

3 讨论
  脑外伤导致的硬膜外血肿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之一,致伤后往往并发其他外伤,处理不及时很有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临床上对于出血量少的患者主张采用保守治疗,但当患者血肿部位变化较快时,保守治疗很可能延误患者的病情,导致其他病变而引起脑组织损伤。在治疗方法上要及时清除颅内血肿,止住出血。手术治疗的方法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得到临床医师的肯定,其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疗效好,通过手术能快速有效的止住出血,清理血肿。但血肿位置以及出血量的不同,手术的方法也有所不同。①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此方法在清除血肿方式上较为传统也是清除血肿效果最好的方式。可以进行硬膜下探查,更准确地发现血肿部位以及血肿清除情况。适用于出血量在40 ml以上的患者;②骨窗开颅术血肿清除术:此方法是当今在治疗硬膜下血肿上应用最多的手术方法,且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优越性就更为突出。其手术方法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似,但在疗效上要高于传统的手术方式,但在手术时间上应进一步改善;③钻孔引流术:此种手术方式多应用于身体状况较差,不利于进行开颅手术的患者。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等特点。但在清除血肿的效果上来看,并不如其他两种手术方式。清除过程要进行多次引流,引流过程中容易出现在出血,而且出血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故可应用与出血量小,病情稳定的患者中。
  综上所述,脑外伤导致的硬膜下血肿是当今脑外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类血肿,但在治疗上,开颅手术创伤大,疾病变化发展速度快,手术难度大,患者的治愈率较低,这就需要临床医师在治疗上需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通过本文可以看出,在治疗脑外伤导致硬膜下血肿患者时,手术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法,临床医师应扎实、灵活掌握各种手术的手术方式以及手术适应证,以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4 参考文献
[1] 裔德超,易泽洪,黄  亮.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50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5(3):88.
[2] 谭红兵,赵海翔,曾海军.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3):18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