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采用后腹腔镜、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46例(A组)、30例(B组)。比较两组之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剧烈波动例数、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1.14±35.37)min和(152.40±52.09)min(F=4.08,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2.05±21.17)ml和(316.14±58.91)ml(F=12.70,P<0.001);术中血压剧烈波动例数分别为6例和7例(χ2=2.06,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10±0.48)d和(3.49±1.07)d(F=6.52,P<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17±1.25)d和(5.91±2.69)d(F=7.37,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关键词: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
2008年l0月~20010年l0月应用经后腹腔镜技术切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46例,同期采用开放手术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30例,通过分析比较两组之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剧烈波动例数和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后腹腔镜组46例(A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20~77岁,平均42岁。左侧25例,右侧20例,双侧1例。临床症状表现为高血压39例,无症状者7例;24 h尿VMA高于正常32例,正常14例;肿瘤直径2.2~9.2 cm,平均4.8 cm。开放手术组30例(B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l~78岁,平均43岁。左侧16例,右侧12例,双侧2例;肿瘤直径2.1~9.8 cm,平均4.9 cm。两组病例术前均经实验室检查及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定性及定位诊断。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术前患者均常规服用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酚苄明,剂量范围在10~60 mg,酚苄明服用的总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血压、心率、脉搏控制正常1周后才能接受手术,术前3 d扩容。
1.2.2 手术方法:患者均采用气管内全身麻醉,麻醉后作右颈内静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挠动脉穿刺连续监测动脉压。后腹腔镜组:取健侧卧位,经后腹膜入路,CO2气腹压力12 mm Hg(1 mm Hg=0.1333 kPa),手术步骤见参考文献[1]。开放手术组:取健侧卧位,经腰部11肋间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1.3 统计学处理: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两组患者之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剧烈波动例数、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多元方差分析,术中血压剧烈波动(连续3次血压瞬间升高的平均值超过基础值50 mm Hg定义为剧烈波动)例数采用精确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46例患者成功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无术后并发症。B组30例患者成功行开放手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3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两组患者术后病理均确诊为嗜铬细胞瘤。手术及术后情况比较见表1。两组肿瘤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术中血压剧烈波动例数分别为6例和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6,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比较()
组别 | 例数 | 肿瘤最大径(cm) | 手术时间(min) | 术中出血(ml) | 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d) | 术后住院时间(d) |
A组 | 46 | 6.47±3.25 | 101.14±35.37 | 62.05±21.17 | 2.10±0.48 | 4.17±1.25 |
B组 | 30 | 7.86±2.61 | 152.40±52.09 | 316.14±58.91 | 3.49±1.07 | 5.91±2.69 |
F值 |
| 2.61 | 4.08 | 12.70 | 6.52 | 7.37 |
P值 |
| 0.1032 | 0.0405 | 0.0008 | 0.0257 | 0.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