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究头皮针结合神经促进康复技术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脑瘫患儿8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予以头皮针结合神经促进康复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神经促进康复技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14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有效率为89.1%,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0例,12例有效,14例无效,有效率为65%。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 P<0. 05),结论:头皮针结合神经促进康复技术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头皮针;神经促进康复技术治疗;脑瘫
小儿脑性瘫痪( cerebral palsy) 简称脑瘫,是患儿在母亲妊娠期到新生儿期受到脑部损伤而引起的脑部疾患,相比于正常小儿,脑瘫患儿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以及姿势的异常[1],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功能的障碍,并多伴有神经精神的改变和语言、视力以及智力等方面的障碍。我院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脑瘫小儿采用头皮针结合神经促进康复技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0年12月~ 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86例, 均符合全国小儿脑
性瘫痪专题研讨会上制定的诊断标准[2],治疗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7岁,7个月至1岁20例,1岁以上26例,运动功能和智力障碍轻度7例,中度22 例,重度10例,极重度7例,痉挛型19例,手足徐动型13例,失调型7例,混合型7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7岁,6个月至1岁16例,1岁以上24例,运动功能和智力障碍轻度6例,中度20 例,重度8例,极重度6例.痉挛型17例,手足徐动型10例,失调型7例,混合型6例。2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和类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排除标准:(1)伴有心、肝、肾等主要脏器严重原发性疾病患儿(2)血液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疾病(3)严重癫痫(4)与此病类似的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1.2方法:治疗组:给予头皮针结合神经促进康复技术治疗。
对照组:给予神经促进康复技术治疗。
头皮针治疗:取穴:取百会、四神针、智三针、颞三针、运动区、足运感区、感觉区、平衡区、言语1区、言语2区、言语3区等穴, 与头皮水平线成15。,深度达帽状腱膜下,, 再沿刺激线平头皮刺入1cm, 捏紧针柄, 使针身左右旋转200次/ min, 1~ 2min, 然后留针30min, 使脑瘫患儿主动或被动活动患肢, 并用同样方法再次捻转1次后取针。每日治疗1次,留针30min,每周治疗5d,休息2d,疗程12周。
神经促进康复技术治疗:采用Vojta及Bobath法,包括头部控制训练,上下肢的运动训练正确姿势训练站立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吃饭,穿脱衣服,自己大小便。有护士指导进行,每日1次,每次30min,持续1个月。严重者视情况适当延长治疗。
疗效判定[3]:痊愈:症状消失,肌肉痉挛明显缓解,肢体功能明显恢复正常;言语、智力基本恢复正常或略低于同龄水平、生活能够自理。显效:症状明显好转,肌肉痉挛有缓解,能独立跛行,语言表达较清楚,智力有提高,生活部分自理,但未达痊愈。好转:症状有所改善,肢体功能部分恢复,借助外力可行走,智力、语言有进步,生活小部分自理但未达到好转。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
1.4统计处理:运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比较采用X2检验, 以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14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有效率为,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0例,12例有效,14例无效,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组别 | 例数 | 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治疗组 | 46 | 8 | 14 | 19 | 5 | 89.1% |
对照组 | 40 | 4 | 10 | 12 | 14 | 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