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医以八纲辨证分析疾病的性质,治疗的目的是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其方法来源于前人的经验和理论及自身的经验、体会等,这与当今的循证医学模式异曲同工。另外,中医药干预治疗中风的疗效已有部分得到循证医学研究证实。现对目前常见几种对中风治疗的认识做一综述。
关键词:中风;中医;治疗;综述
.
脑卒中(stroke)又叫中风,对其的治疗历代中医医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方法也各有秋千。
1 辩证论治
对中风的辩治主要从两个角度:(1)分期辨治;(2)分型辨治法,不考虑中风病分期对治疗的影响,目前主要有活血化瘀法、清凉止血法、通腑泄热法、豁痰化浊法、镇肝潜阳法、醒脑开窍法、通经活络法、滋补肝肾法、益气固脱法等[1]。
1.1 分期辨治
多数学者将脑卒中分三期进行辨证论治:中风急性期证见风、火、痰、瘀等标实症状为主,恢复期多表现为虚实夹杂或本虚之证,以气虚血瘀为多见。故急性期以平肝潜阳、降逆止血为主;亚急性期以逐瘀通络疗法;恢复期以补肾养阴、化痰开窍法治疗。
1.2 分型辨治
1.2.1 活血化淤法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治疗血证的重要方法之一。瘀血不去则脉道不通,血不归经则出血不止。血淤髓海,闭阻脑络,神机失养为导致卒中病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淤阻脑络是卒中的病理基础,血溢脉外是出血性卒中发病的关键[2],血蓄于脑是卒中病的病理中心。“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目前认为中医药用宜用活血、行气兼备之品,以收化淤除滞,去淤生新,但出血性疾患者慎用。
1.2.2 清凉止血法
人之五志过激,气郁化火,火盛津伤,血热妄行,溢出常道之外,而见各类出血征象,严重者可损伤脑络,血溢清窍。治疗上应宜选择清热凉血药方止血。用药时可适当搭配益气扶正之品使其清热而不伤正,止血而不留淤。
1.2.3 通腑泄热法
中风病主要由于气机升降失常,中焦阻塞,胃肠通降失职并出现热结腑实症状,治疗上以急治其标,实则泻之,热则清之,六腑以通为顺,以通腑泻热最为适宜[3]。根据中医“上病下治”的原则,宜行通腹泻热、软坚散结、和胃止呕、畅达气机。如体质虚弱,津枯肠燥、大便难出,可用益气养阴药,润肠通便。
1.2.4 豁痰化浊法
中风病发病时五脏俱损,气血逆乱,气机失司,水津失布,而痰浊内生,风邪挟痰,阻闭清窍,致使神志昏蒙、清窍不利、舌体歪斜。治疗上宜豁痰化浊,宣统清窍。同时也可应用益气养血之药治疗卒中之后遗症。
1.2.5 镇肝潜阳法
肝为刚藏,体阴而用阳,如七情过极,阳气暴涨,肝阳上亢,气逆化火,火盛生风,风火相撩,上冲巅顶,扰乱神明,元神失守则神志昏迷,目斜上吊,抽动搐搦。其时必用重镇之品以潜阳,降逆泻火以扼其势。
1.2.6 醒脑开窍法
脑为元神之府,是主宰神识思维,赖五脏六腑精血奉养。如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血苑于上,损伤脑络,阻塞清窍,神机失明则神志昏聩,清窍失用。治宜醒脑开窍,活血散结。开闭塞之窍,通脑络之淤血,散壅结之气。但需辨明阴闭和阳闭之不同,定用药之重。其中部分用药如麝香功善走散,不可多用久服,用宜配合益气扶元之品。
1.2.7 通经活络法
卒中病发作后,经脉络道淤滞不利,阻塞不通,出现掌不能握、足不能行、半身不遂之症[4]。治宜通经活络,温筋养血。还可配合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诸法配合,使通经络,舒筋脉。
1.2.8 滋补肝肾法
卒中发病,往往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肝失所养,阴虚阳亢而风邪内生,耗血伤精,致精血亏虚而神疲倦怠、气短懒言、肢体无力。治宜滋补肝肾,养血生精亦可配以益气健脾养肺诸药,使正气渐复而除后弊。
1.2.9 益气固脱法
卒中,面色眈白,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出如油,二便失禁,脉微欲绝,属阴不维阳,元气欲脱,阴阳离决,真气欲绝之侯。急需益气回元,温阳固脱。
2 专法专方
2.1 复方治疗
近年来,临床多以活血化瘀为根本,运用中药复方治疗中风。周氏等运用活血通脑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84例,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9%,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的恢复、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一氧化氮( N O) 指标的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别。
2.2 单方治疗
目前临床应用治疗脑梗死的单味中成药日益增多,且疗效显著。武氏等用刺五加静脉点滴治疗60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中,静滴,qd,14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间总有效率及各型治愈率间未见统计学差异,说明刺五加治疗脑梗塞安全有效,其机理可能是与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免疫、应激功能有关。
2.3 针灸治疗
目前,针刺法也常用于对中风的治疗中,研究认为,针刺能降低颈内动脉系血循环阻力,促进脑血管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脑血循环,增加脑血流量。目前临床常用针刺主要有体针、头针、腹针、电针、水针等,以体、头针应用最多。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法常用于软瘫期,主穴选内关、水沟、三阴交;配穴选极泉、尺泽、委中;并根据临床病情选穴,施与手法;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已被临床普遍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心君,梁晖.急性脑梗塞辨证分型与血脂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0):2163—2166.
[2]. 吴艳华.通腑泄热豁痰法治疗急性脑出血42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3,35(12):35-36
[3]. 周仲瑛.论淤热[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5):273.
[4]. 周小华,李振光,刘绪银.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84例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3):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