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中药烫包结合手法按摩在颈椎病患者中的疗效评

2015-10-10 09: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烫包结合手法按摩在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自我科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共106例,入选患者按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差别。结果:两组患者疗效对比中,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12例,好转14例,其治疗有效率(84.9%)显著高于对照组(62.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烫包结合手法按摩治疗颈椎病患者中,治愈率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药;手法按摩;颈椎病;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以及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的病变[1]。其主要症状为头、颈、肩酸痛,颈部僵硬,活动受限。严重着伴恶心、呕吐等症状,造成患者极大的不便[2]。中医方面颈椎病属“痹症”范畴,系在筋骨失养、肝肾不足基础上又受风寒湿邪、劳损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气血瘀滞、经络受阻,属于本标虚实。本研究对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给予中药烫包结合手法按摩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选自我科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住院的颈椎病患者共106例,患者均伴随有颈、肩、前臂不同程度疼痛、麻木, X线正侧位片显示钩椎关节存在增生, 生理前弧消失或者变直,患者椎间隙变窄,并伴有骨刺形成,患者符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62例,女44例。年龄35~69岁,平均(52.3±10.6)岁。患者病程4月~12年,平均(3.4±2.2)年。入选患者按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各项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别,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中药烫包联合治疗,其中药物组成包括: 独活45g,乳香30g, 当归25g,羌活30g, 防风40g, 防己30g, 川芎30 g,藏红花50g等 ,中药研磨成粉装在小布袋里面,封口,制成重约400g的中药包,第一次使用时清水浸湿后蒸煮30min取出,待中药烫包稳定降低至45~50℃后, 敷于颈肩疼痛处20~30分钟,期间做来回旋转运动,烫敷时用力均匀,先轻后快,温度下降时手法加重,直至冷却,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min,每日1~2次,10d1个疗程,每个药包重复使用15~20次。观察组并配以、按摩滚拿、点按揉穴、拨筋理筋、牵引旋颈等推拿手法,每次15~20分钟,1次/日。对照组给予活血化淤,通经活络药物结合颈椎按摩方法。
1.3、疗效评估  
  患者治疗疗效评估[4],包括治愈:疼痛感觉消失,患者感觉、反射、肌力等均恢复正常,可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疼痛感觉缓解,患者感觉,反射、肌力不同程度的恢复,患者能参加一般的劳动以及工作,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但仍常有颈肩部酸痛,仅能进行轻微工作。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与治疗前对比并无好转。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中,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26例,其治疗有效率(84.9%)显著高于对照组(62.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项目

N

显效

有效

好转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53

19

12

14

8

84.9

对照组

53

14

11

8

20

62.3

3、讨论
  颈椎病在中医中属“痹证”范畴,临床上多由于外伤、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慢性劳损以及风寒湿邪侵袭,使气血不畅,阻塞经络以至于脉络不通而致。颈椎病较难根治,患者随时可能因为用力过度、动作过猛而导致损伤,或因锻炼方法不当而较易复发[5]。潘之清等[6]将椎动脉型颈椎病分为痰浊中阻、肝阳上亢、肝肾不足、气血虚弱、痰瘀互阻等5种类型,并分别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羚角钩藤汤、金匮肾气丸、八珍汤等进行治疗。乐北治[7]等人将椎动脉型颈椎病分为痰瘀交阻、气滞血瘀、风阳上亢共3种类型。中药烫疗集药疗、热疗联合的治疗方法,其能够开发汗孔,活血通经, 疏通腠理,还能够促进皮肤粘膜充血,从而使药物发挥有效的成份,通过患处透过皮肤吸收起到治疗的效果,可扩大椎间隙,从而使颈椎恢复到正常生理曲度,并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消除肿胀,分离粘连,解除肌肉以及血管的痉挛,以达到改善血液循环,最终治疗颈椎病的目的。该疗法使用由红花、川芎、防己、独活、乳香、防风、羌活、当归等10多种药物组成的烫药,诸药合用以达到活血化瘀,解表止痛,消肿的目的。
  推拿能达到缓解痉挛,舒筋活络,化瘀止痛的目的,手法治疗还能解除患者肌肉痉挛,松解神经根与软组织粘连, 扩大椎间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神经营养功能,促进局部水肿及炎症吸收,两法合用,能够显著改善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本组研究中显示,采用中药烫包结合手法按摩的观察组其治疗有效率(84.9%)显著高于对照组(62.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研究认为中药烫包能够有效的改善本病症状,其可以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以及椎动脉血流状态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因此,本研究认为中药烫包结合手法按摩治疗颈椎病患者,治愈率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积锦.中药烫疗治疗痹证的观察及护理[J],.河南中医,2004, 24(8):86-67.
[2]王顺治.颈椎病辨证论治[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7(8):18.
[3]孙传兴,主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
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511.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5]孙连丹,王红.中药封包结合辨证护理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1):2717-2718.
[6]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06-311
[7]乐北治,胡建岳.辨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47例临床观察[J].中医正骨,1995,5(4):23-2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