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研究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提高CT诊断的正确性。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卵巢囊腺瘤,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位于右侧19例,左侧23例,肿瘤平均最大直径18.5 cm。42例均为卵圆形囊性肿块,呈单房2例,多房40例。薄壁41例,厚壁伴壁结节1例。囊壁及囊内钙化5例。CT扫描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5.2%,诊断符合率为92.82%。结论:此病绝大多数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诊断不难,少数缺乏特异性表现,术前确诊有一定难度。
关键词:卵巢囊腺瘤;CT特征;诊断
卵巢囊腺瘤是常见于卵巢的良性肿瘤,通过CT可确诊出大多数病例,而且诊断过程容易并快速,但还是有可能发生漏诊、误诊,提高对于该病症的CT诊断水平,可有效降低漏诊、误诊率。研究报告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2例卵巢囊腺瘤,分析CT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CT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9月~2011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42例卵巢囊腺瘤患者,其中6例为外院患者。年龄14~82岁,平均51.3岁。所有病例均在CT检查前做过B超检查。临床症状包括腹痛(30例),腹胀(21例),尿频尿急(17例),腹部膨隆(11例),月经不规则(8例),另有12例无症状,7例患者为无意中触及包块,5例体检时发现。
1.2 CT检查:采用HITACHI W550 CT机,42例常规CT平扫与增强扫描,其中外院6例行MPR。扫描前患者清洁肠道,碘海醇6~8 ml加温生理盐水200~300 ml经肛门灌肠。扫描范围脐下至耻骨联合,对巨大病灶作扩大扫描范围。扫描条件:120 kV、320 mA,层厚、层距10.0 mm,兴趣区加用5.0 mm薄层扫描,窗宽240~450 HU,窗位20~45 HU。增强经肘静脉注入(注射速率为3 ml/s)碘海醇50~100 ml后30 s(动脉期)、70 s(静脉期)二期扫描。
2 结果
42例囊腺瘤患者,CT扫描发现19例瘤位于右侧,23例瘤位于左侧,瘤体最大径为5.5~
图1 厚壁伴壁结节
图2 单房
图3 多房
图4 囊套囊
图5 囊壁弧形钙化、囊壁及囊内斑点、斑片状钙化
3 讨论
3.1 临床表现:卵巢囊腺瘤属于生发上皮来源的肿瘤,是卵巢囊腺瘤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少数青少年及绝经后。平均发病年龄为41.8岁[1]。本组病例发病年龄为14~85岁,平均51.3岁,发病年龄明显大于上述。肿瘤小的时候一般无症状,往往只在妇科检查的时候发现,肿瘤长大以后,会出现腹胀或(及)肿块,腹部也会膨隆,如果肿瘤充满了盆腔和腹腔的,则会出现压迫症状,如尿频尿急症状及月经异常等。卵巢囊腺瘤分浆液性及两种,多见于生育期妇女,本组最大年龄89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39.4岁,浆液性囊腺瘤平均年龄31.3岁,囊腺瘤平均年龄42.9岁,与文献报道相符。浆液性囊腺瘤缺乏特征性表现,典型者为单房均匀薄壁囊肿样,体积较大,多房少见,有时可见细小均匀分隔,壁薄,囊液CT值近似水。本组浆液性囊腺瘤有细小分隔仅3例,CT值平均值为14.5 HU。囊腺瘤常为多房,囊壁薄但不均匀,体积巨大,一般>10 cm,为人体中最大肿瘤。本组14例中,仅1例为单房,病灶体积最大者上下径达35 cm。囊腺瘤内分隔粗细不均,部分边缘毛糙,不同分房间囊液密度可有很大差异,有的高达40~70 HU,并可见囊内出血和液平面,本组14例中,13例有粗细不均分隔,囊液CT值最高达85 HU,未见囊内出血。囊腺瘤易破裂,种植于腹膜,产生黏液,形成假性腹膜黏液瘤,术前误诊为大量腹水。典型卵巢囊腺瘤CT诊断较容易,但不典型病例也易误诊,囊腺瘤一般不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囊腺瘤易破裂,形成假性腹膜黏液瘤,这些CT均能很好的显示。并且能高度提示囊腺瘤有无恶变,对临床医师选择手术方式有非常大的价值。
3.2 病理:卵巢囊腺瘤一般为圆形的囊状物体,囊壁比较薄外壁光滑,内壁光滑或有乳头簇,多见多房,囊液稀薄或呈黏稠胶冻状,单房或是多房性囊壁均衬覆单层高柱状黏液细胞和宫颈管内膜样上皮,3.5%~12%病例囊壁破裂,内容物种植于腹膜产生大量黏液形成腹膜假黏液瘤,5%可伴发畸胎瘤[1]。
3.3 CT检查患者清洁肠道:碘海醇6~8 ml加200~300 ml温生理盐水肛门灌肠充盈肠道,使肿瘤与周围的关系容易显示。扫描范围脐下至耻骨联合,巨大病灶作扩大扫描范围。扫描方式平扫加增强扫描。MPR是将扫描结束后行冠状、矢状或任意角度的MPR、MPR能较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全貌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对巨大肿瘤的定位有帮助,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起到很好的作用。
3.4 典型CT表现:囊腺瘤病灶直径在10 cm以上,以薄壁多房囊性肿块多见,囊内分隔在5 mm以内,厚薄不一或光滑或毛糙,密度相同或是差异明显,平扫CT值在5~46 HU间时酷似实性;少数可见囊套囊特征;少数囊壁或(及)囊内可见点斑片状钙化,极少数会有边缘光滑,但囊壁局部加厚伴壁结节状;而且CT扫描增强后囊壁和囊内分隔会出现轻度或中度强化。病变多见于单侧卵巢,双侧卵巢发生率较低,约3%~5%,本组病例均为单侧[2]。
3.5 鉴别诊断: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都较为明显,但是还是有一些可能漏诊之处,比如与一些病症容易发生混淆,第一是有可能跟单纯卵巢囊肿发生混淆,卵巢囊肿的表现和卵巢囊腺瘤的情况比较相似,但是他相对体积会比较小,所以两者的区分有一定的难度,有一些都要经过术后的病理分析才能确诊,本组有一例发生了误诊,病理诊断后发现为卵巢囊腺瘤。
第二种是跟巧克力囊肿容易发生混淆,巧克力囊肿的囊液密度比较高,CT值20~30 HU,多伴有经期疼痛史[3]。第三是与多房性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发生混淆,主要表现是子囊多位于主囊外及呈花瓣样等为典型特征[4]。第四为畸胎瘤可能会与之发生混淆,囊腺瘤囊内发生钙化时与畸胎瘤易造成混淆,后者为多种成分的肿瘤,除钙化外,还有脂肪组织密度亦为特征表现,有助于鉴别。第五是卵巢癌,卵巢癌也会呈外形不规则的囊实性肿块,相对体积较小,增强后呈不规则强化,有远处转移有助诊断。
4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妇产病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857.
[2] Buy JN,ghossain MA,Sciot C,et al.Epithelial tumors of the ovary:CT findings and correlation with US[J].Radiology,1991,178(3):811.
[3] 周永生,谭世奇,许文德,等.螺旋CT扫描MPR重建在巨大卵巢囊腺瘤诊断中的作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8,29(4):311.
[4] Zissin R,Gayer G,Fishman A,et al.Syuehronous mucinous tumors of the ovary and appendix associated with pseudomyxoma peritonei:CT findings[J].Almaging,2000,25(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