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58例胫骨结节骨软骨炎临床误诊分析

2015-09-26 09:0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X线表现。方法:对58例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检查,总结其X线特征。结果:58例患者的X线主要表现为:胫骨结节碎裂56例;胫骨结节密度增高突起48例;胫骨结节软组织肿胀影58例;髌韧带钙化3例。结论:胫骨结节骨软骨炎在临床较为少见,误诊率较高,需要医生引起高度重视。X线是辅助诊断此疾病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胫骨结节;骨软骨炎;X线

 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是一种少见的骨缺血性坏死性疾病。复习文献尚未发现有专题报道。1995年~2003年发现58例,但临床均以“骨瘤”、“骨膜炎”、“骨质增生”等初诊而来作X线检查。经X线拍片显示符合胫骨结节骨软骨炎X线表现。文章旨在对临床对此病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X线对该病的诊断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37例,女21例。12~18岁36例,占60.3%,19~28岁22例,占39.7%。该病病程长短不一,发病至首诊时间最短为30 d,最长为2年半,其中发病时间1个月~2年者才来就诊的患者51例,占86.2%。单侧发病42例,占72.4%;双侧发病16例,占27.4%。本组病例绝大多数为青少年(36例)、农民(16例)、青年工人(6例),其中有外伤史53例,占91.3%,均为膝关节损伤后数月~1年后发病。
1.2  临床症状:本组病例临床表现亦尚典型。均符合该病的临床症状体片。见表1。
表1  58例胫骨结节骨软骨炎临床症状


2 讨论
2.1  病因及临床诊断标准:胫骨结节骨软骨炎好发于10~15岁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1]。目前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尚无统一认识,有人认为外伤造成胫骨结节部完全性或部分性缺血坏死经及髌韧带牵扯、撕掉胫骨结节,形成碎骨片,乃构成此病[2-3]。本组53例有外伤史,因此比较造成此种观点。由于该病程长短不一,并有软组织肿胀、压痛、行走困难等症状,临床往往误诊为“骨瘤”、“骨膜炎”等。而且目前对该病的诊断要点为:膝部前面局限性疼痛和X线片上在碎裂胫骨结节前方软组织局限性增厚突出。本组55例均有膝部前方局限性疼痛,56例胫骨结节碎裂、分离。本文认为只要注意询问病史,认真进行物理检查,掌握该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不难作出诊断。
2.2  误诊原因分析:本组58例中,误诊率为100%,临床无一例考虑到该病。究其原因:本文认为有以下几点:①没有掌握该病的发病牲和临床症状。本组53例有外伤史,且从发病至首诊时间最短30 d,最长2年半。如此典型症状体征,而没有考虑到该病;②对该病的认识受经验、责任心以及对疾病总体认识水平的影响。从本组的误诊类型来看,考虑骨质增生、急性骨膜炎、骨瘤较多。本组可均视为青少年期发病,而骨质增生几乎可以不考虑,特别是此种年龄组此种部位的骨质增生。急性骨膜炎,病史如此长的骨膜炎应有感染的症状体征,而本组均无发热,局部皮肤发红等,X线上亦不见骨膜炎相应之X线征象,而骨瘤好发颅骨及面骨,而发生在此种部位的骨瘤尚未见报道。可见,只有在熟练掌握该病的症状体征和提高对多种疾病总体认识水平前提下,才能避免误诊,提高确诊率。
2.3  鉴别诊断体会:正常胫骨结节变异很大,可有多个骨化中心,形状各异,如结节可为两至几个的分离小片,或在舌状骨骺的远端可多一个骨化中心,两侧骨骺出现也可有先有后,但这些正常变异均无临床症状体征出现。正常之胫骨结节密度不会增高,软组织影无肿胀改变。同时,还应与胫骨结节骨折相鉴别,胫骨结节骨折两折端锐利,且从发病至首诊时间较短(外伤后几小时或几天)。总之,诊断时只要注意结合临床情况认真分析不难鉴别。
3 参考文献
[1] 上海第一医学院《X线诊断学》编写组.X线诊断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93.
[2] 江尧彬.对X线临床诊断踝部损伤的分析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36):7767.
[3] 龚松林,刘南治,虞锁庚.特殊病征临床X线诊断学[M].西宁: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2008:180.
[收稿日期:2012-06-01   编校:徐强]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